理氣之辨

關於理與氣的聯繫和區別的討論。這是理學理本論、氣本論、心本論三派相互爭論的一個重要問題。這個爭論始自理學奠基之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理氣之辨
  • 定義:關於理與氣的聯繫和區別的討論
背景介紹,歷史意義,

背景介紹

北宋理學氣本論學派代表人物張載認為,氣是萬事萬物的本原,氣的本來狀態是虛而無形的“太虛”,它凝聚而成為萬物,萬物消散復歸於太虛。理不是與氣對立的另一個實在,理是氣運動變化的規律。他說:“天地之氣,雖聚散攻取百途,然其為理也,順而不妄。”(《正蒙·太和》)所謂理就是氣化的順而不妄,即是運動變化的規律性與必然性。
與張載理氣觀相對立的是二程,特別是程頤的理氣之辨的觀點。他們堅持理本論,認為道(理)是氣的根據,氣運動變化的所以然。應該把形而上的道與形而下的氣區分開來,張載以氣化為道,則是把器看成了道。此外,他們還批評張載關於氣不生不滅的看法,認為物散之後,形成該物的氣便消滅了,造化又造出新的氣構成事物,因而氣不斷生滅,而理卻永遠存在。
朱熹繼承並發展二程觀點,認為宇宙萬物由形而上的理和形而下的氣結合而成,理氣之間從形上形下的道理來看,“理是本”,“此氣是依傍這理行”,從實際情況來看則是“理在先,氣在後”,“未有天地之先,畢竟是先有此理”。而且如果“萬一山河大地都陷了,畢竟理卻只在這裡”(《朱子語類》卷一)。他還常用人乘馬來說明理駕馭氣的道理,明顯地把理氣看做兩個實在。
明代各派學者對於程朱歧理氣為二的做法都深致不滿。羅欽順認為,理並不是獨立於氣之外的另一個實體,它只是氣的運動規律。他說,從天到地,從古至今,無非是一氣而已。這個氣一刻也不停地動靜、往來、闔辟、升降,循環無已,這便造成了四時的溫涼寒暑,萬物的生長收藏,形成人的日常生活、倫理規範以及成敗得失等等。氣的整個運動,“千條萬緒,紛紜轇轕而卒不可亂,有莫知其所以然而然,是即所謂理也。初非別有一物依於氣而立,附於氣以行也”(《困知記》卷上)。他對程頤的所以陰陽者是道,朱熹的“理氣決是二物”、“氣強理弱”等都進行了批評。
明代另一位哲學家王廷相也對分割理氣的程朱派不滿。他反對理先於天地的觀點,認為“天地未生,只有元氣。元氣具則造化人物之道理即此而在。故“元氣之上無物,無道,無理”(《雅述》上)。他批評朱熹性(理)與氣相結合而產生人的觀點,認為這樣談性辟頭便差。人是有形氣之後才有所謂性的,照朱子看來性似乎是另一個東西,不從氣生,是人有生之後來跟氣相附合的,完全不合情理。
陸王派主張心本論,反對將理氣分裂,認為理氣實際上是一回事。不過他們並不像張載、羅欽順、王廷相等氣本論哲學家那樣把氣看做理的基礎,而斷言理氣都屬於心。王守仁說:“理者氣之條理,氣者理之運用。無條理則不能運用,無運用則亦無以見其條理者矣。”(《傳習錄》中)對於人來說,“氣即是性,性即是氣。原無性氣之可分也”(《傳習錄》中)。
黃宗羲在理氣問題上盛讚羅欽順的觀點,認為羅“論理氣最為精確”。他自己也說:“天地之間只有氣,更無理。所謂理者,以氣自有條理,故立此名耳。”(《明儒學案》卷五十)不過他與王守仁的基本立場一致,即主張心本論,所以雖然不同意程朱的理氣之辨,但也不像張載、羅欽順那樣在理氣之間區分何者為實體,何者為屬性。在他看來,理氣都屬於心,本原在心。

歷史意義

理氣之辨是理學三派之間所爭論的重大問題,關乎各派學術大旨,在理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