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氣說(關於文章所體現的作者思想感情和氣質風格的學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關於文章所體現的作者思想感情和氣質風格的學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氣說
  • 定義:關於文章所體現的作者思想感情和氣質風格的學說
基本釋義,沿革,文氣之詮釋,天地之元氣,人自身之氣,作品之氣,其他內容,

基本釋義

中國古代關於文學的本原、本質的重要理論。

沿革

“文氣”概念來自“氣”。“氣”本是中國哲學中的基本範疇,具有多重含義:①構成宇宙萬物的質料或始基;②宇宙萬物的本體;③人和生物的生命本源;④心理狀態或道德精神等。在先秦典籍中已廣泛地運用“氣”的概念,“氣”的幾種基本含義幾乎都已出現。如《左傳》中說:“天有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昭公元年)“民有好惡喜怒哀樂,生於六氣。”(昭公二十五年)《老子》中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四十二章)《莊子》中說:“人之生,氣之聚也。”“通天下一氣耳。”(《知北游》)《孟子》中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公孫丑上》)《易傳》中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繫辭上》)到了漢代,氣論有了更大的發展。董仲舒首先提出“元氣”的概念。王充則確立了氣一元論的理論體系,他所說的氣涵蓋了物質和精神、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認為人所稟受元氣的精粗厚薄決定了人的強弱、壽天、智愚、善惡、貧富、貴賤。元氣論當時極度盛行,以致各派哲學都一致接受了以元氣為造分天地、構成萬物的始基的宇宙生成論觀點,雖然並不一定承認氣一元論。
最早將氣論引入文學理論的是魏曹丕,他提出了“文以氣為主”的著名論斷。《典論·論文》中說:“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氣是先天的稟賦,因而是無法改變的。他所說的“氣”兼指“體氣”和“文氣”,認為二者有必然的聯繫,實際上揭示了作者個性和作品風格的關係。曹丕的文氣說顯然脫胎於漢代的元氣論。
南北朝時期,劉勰的《文心雕龍》中的《體性》篇修正了曹丕的結論,把作品風格的成因歸結為才、氣、學、習四個要素,做出了更為合理的解釋。但他指出:“才力居中,肇自血氣”,並未低估氣的作用。劉勰又作《養氣》篇專門論述“氣”的保養,即在創作時保持最佳的精神狀態。在《風骨》篇中也強調“綴慮裁篇,務盈守氣”,風與氣相關,都涉及作品的力度。他把“重氣”作為建安文學的特徵。在《物色》篇中則從另一個角度講氣,說“陽氣萌而玄駒步”,“英華秀其清氣”,“天高氣清,陰沈之志遠”等。這是指的天地自然之氣。“物色之動,心亦搖焉”,物色的變化會影響人的情感、情緒,從而引發創作衝動,就是由於氣的感應。鐘嶸在《詩品》序文中也表述了同樣的觀點:“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盪性情,形諸舞詠。”物感說的依據就是人與物同稟天地自然之氣,因而可以相通互感。鐘嶸評論詩人也多言氣,如稱曹植“骨氣奇高”,劉楨“仗氣愛奇”,張華“兒女情多,風雲氣少”,劉琨“自有清拔之氣”,這是指人的氣質、情感。
在唐代,古文運動中文氣說也很突出。柳冕在《答衢州鄭使君論文書》中說:“夫善為文者,發而為聲,鼓而為氣。直則氣雄,精則氣生,使五采並用,而氣行於其中。”韓愈提出了氣盛言宜說(《答李詡書》)。柳宗元論文則戒“昏氣”、“矜氣”(《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唐以後,宋明理學中理氣之辨也推動了文氣說的深化。文氣說在文學史上歷久而不衰,成為內容豐富並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學理論。

文氣之詮釋

作為文學範疇的“文氣”,如同作為哲學範疇的“氣”其含義是複雜的,大略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

天地之元氣

 如上所述,文氣說源自哲學元氣論,但文氣說的演進,由於結合文學的具體實踐,與元氣論的關係逐漸疏遠。但仍有許多文論家將文章與天地之元氣相聯繫。如唐李商隱謂元結的文章“其綿遠長大,以自然為祖,元氣為根”(《唐容州經略使元結文集序》)。金王若虛讚美白居易的詩“情致曲盡,入人肝脾,隨物賦形,所在充滿,殆與元氣相伴”(《滹南詩話》卷一)。明歸有光說:“文章,天地之元氣。得之者,其氣直與天地同流。”(《項思堯文集序》)他們認為傑出的詩文包孕著“元氣”,或植根於“元氣”。有些文論家則用“元氣”來說明時代環境對文學的深刻影響。如明清之際思想家黃宗羲極其稱頌宋末文人謝翱的作品,並以“元氣”來闡釋“至文”生於危時亂代的原因:“夫文章,天地之元氣也。元氣之在平時,崑崙旁礴,和聲順氣,發自廊廟而暢浹於幽遐,無所見奇。逮夫厄運危時,天地閉塞,元氣鼓盪而出,擁勇遏郁,坌憤激訐,而後至文生焉。”(《謝翱年譜游錄注序》)渾沌的元氣分化之後,而有清濁、精粗之別。文論家認為騷人墨客要採取的是乾坤之“清氣”。唐貫休詩云:“乾坤有清氣,散入詩人脾。”金元好問詩云:“萬古騷人嘔肺肝,乾坤清氣得來難。”與清氣同樣可貴的是“精氣”。宋趙湘說:“詩者,文之精氣,古聖人持之以攝天下之心,非細故也。由是天惜其氣,不與常人,雖在聖門中,猶有偏者,故文人未必皆詩。”(《王彖支使甬上詩集序》)“精氣”與“清氣”略有不同,不是從天地之中攝取而是先天地賦予詩人,所以文人也未必都能作詩。但二者實質上是同一的。清氣表示其清明,而精氣則表示其純粹。古人認為文章是內外交感的產物,詩人稟受了天地之精氣,又加以養護充實,使之蓄積深厚,一旦與外界的天地之精氣相遇,交相激發,便孕育出“天地之至文”。

人自身之氣

 文學作品畢竟是人的創造物,所以文論家更注重的是人身之氣。這又有幾種不同的理解。①指人的生命力。如宋劉克莊說:“文以氣為主,少銳老惰,人莫不然。世謂鮑照、江淹晚年才盡,予獨以氣為有惰而才無盡。”(《劉坼父詩序》)他以為所謂“才盡”實際上是“氣惰”,因為人到晚年,生命力衰退,所以即使像鮑照、江淹那樣的大詩人也會文思枯竭。②指人的情感。如宋蘇舜欽說:“詩之作,與人生偕者也。人函愉樂悲鬱之氣,必舒於言。能者財之傳於律,故其流行無窮,可以播而交鬼神也。”(《石曼卿詩集序》)由於元氣論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現象都看成“氣化”的結果,因而情感也是氣,文學創作之宣洩情感,就是氣的釋放,詩的神奇魅力正是來源於情感之氣的作用。③指人的精神力量。如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侯方域說:“文之所貴者,氣也。然必以神朴而思潔者御之,斯無浮漫鹵莽之失,此非多讀書未易見也,即讀書而矜且負,亦不能見。倘識者所謂道力者耶?惟道為有力。”(《答孫生書》)他把氣看做一種精神力量,因此要由“神朴而思潔者”(即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來駕馭它,“氣”實際上是“道”的力量的體現,故稱為“道力”。

作品之氣

無論是天地之氣還是人身之氣在文學領域中都要顯現為作品之氣。文論家在分析詩文的構成時大都把“氣”列為不可缺少的要素,如唐殷璠有“神來、氣來、情來”之說(《河嶽英靈集序》)、宋張戒有“意、味、韻、氣”之說(《歲寒堂詩話》卷上)、清歸莊論詩以為“氣、格、聲、華”四者缺一不可(《玉山詩集序》),姚鼐論文提出“所以為文者八,曰神、理、氣、味、格、律、聲、色”(《古文辭類纂序》)。但對氣在作品中的位置,各家有不同的看法。自曹丕提出“文以氣為主”之後,頗得後世文論家的回響。然而也出現不少異議,或稱“文以意為主”,或稱“文以理為主”,或稱“文以神為主”,氣被降至輔佐的地位。對於作品之氣的理解,也並非一致,綜合各種說法,大體可解釋為作品的藝術力量,包括感染力和邏輯力,所以由氣又衍化出“氣力”、“氣勢”。因此,氣不單純決定於思想內容,也和表達形式密切相關。桐城派古文家遂將氣落實到音節字句,神和氣都要具體表現於音節字句。(見劉大櫆:《論文偶記》)

其他內容

文氣說中還討論了氣與道、氣與理、氣與識、氣與才的關係,並展開了論爭。又辨析了氣的各種類型,倡導有益於文的氣,而排斥有害於文的氣,其中反映出不同的審美意識。還有“養氣說”,應是文氣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涉及作家慘養、創作心理的研究。
總之,古代的文氣說包含了極為龐雜的內容,探討的核心是文學的本原、本質,實際上接觸到很多文學的根本問題,其中凝聚了無數文學家創作經驗的結晶,是值得去蕪存菁加以整理的寶貴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