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陸之辨

朱熹陸九淵(象山)兩學派的區別或異同問題。朱陸兩派雖然同尊孔孟,共倡儒學,但在以理為本還是以心為本,是格物致知還是發明本心等問題上有原則區別。二人在世時已開始爭論,朱批評陸學為“禪學”,陸批評朱學為“支離”。二人去世後,朱陸異同的爭論仍在進行,從宋末一直延續到元明兩代。朱子門人陳淳固守師說,認為陸九淵把形氣之虛靈知覺當做了天理,主張直認心體而不要格物窮理,與禪學無二致。陸九淵門人楊簡則反唇相譏,認為程朱“不求諸己而求諸書”,“不自信己之心,故亦不信學者之心”,“賊天下萬世之良心,迷惑天下萬事至靈至明之心,其罪為大”(《絕四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陸之辨
  • 定義:朱熹、陸九淵(象山)兩學派的區別或異同問題
但是,由於朱學和陸學在傳播中暴露了各自的弱點、流弊,越來越多的學者拋棄門戶之見,採取“和會朱陸”的立場,他們對朱陸後學乃至朱陸本身都持一定的批評態度。元代理學家吳澄認為朱陸本來是一致的,朱陸異同主要由於“二家庸劣之門人,各立標榜,互相詆訾,以至於今,學者猶惑”。他的學生虞集進一步認為,朱子晚年已經明白自己道問學的功夫多,應該兼取陸氏尊德性之功。鄭玉看得更為透闢,認為朱陸在維護三綱五常仁義道德上是一致的,但他們各有特點:“陸子之質高明,故好簡明;朱子之質篤實,故好邃密”,由此形成不同學派。然而當這些特點發揮過頭時便產生流弊。“陸氏之學,其流弊也如釋子之談空說妙,至於鹵莽滅裂,而不能盡夫致知之功。朱氏之學,其流弊也如俗儒之尋行數墨,至於頹墮萎靡,而無以收其力行之功”(《師山文集》卷三)。在這些觀點影響下,當時儒者有的由朱入陸,有的由陸入朱,“兼綜”“和會”之風甚盛。
明王朝提倡朱子學,陸學晦暗不明,但這並未阻擋和會朱陸之風的進一步發展。王守仁本來學朱子學,後來發現歧心與理為二的問題無法解決,於是在肯定朱子篤實的下學功夫的基礎上,取陸氏心即理這個“大頭腦”,形成新的體系。守仁高度評價陸學,說“濂溪、明道之後還是象山”,“於學問頭腦處見得直截分明”,“真有以接孟子之傳”。陸氏之缺點是缺少細密功夫,但絕不是禪。他認為朱子與陸子一樣,也是聖人之徒,但朱“析心理為二”,不求理於心,而求理於外物,“是少頭腦”,是支離。
羅欽順站在朱學立場,對陸王均持嚴厲批評的態度。他認為朱子說象山是禪,這個論斷非常精確。象山言論“大抵皆明心之說”,把心當做性,把靈覺當做至道,失去準則便無所不至。羅氏反對和會朱陸,主張在他們中間一定要分辨出聖和禪來,說“辨之弗明而弗措為,必有時而明矣”(《困知記》)。
朱陸之辨是宋明理學的一大課題,許多人參與了論辯,多數人主張分清特點,採取取長補短的態度。也有部分人要分出儒釋,欲將陸學定為禪學,但他們也難逃“和會朱陸”的大趨勢,如羅欽順在理氣關係上即與朱子不同,而與陸王大體一致。見心性之辨、理氣之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