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類型分析法

理想類型分析法

理想類型分析法是韋伯創立並運用的研究方法。理想類型是一種分析概念或邏輯工具,是高度抽象出來的、反映事物本質特徵的分類概念。如“資本主義精神”、“新教倫理”、“天職觀”、“科層制”等等。

對理想類型的分析,主要包括比較不同理想類型的本質特徵,分析不同類型之間的結構關係,並根據機構一致性的原則,來解釋事物或現象的原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理想類型分析法
  • 外文名:Ideal type analysis
  • 所屬領域:數學術語
  • 創立人:韋伯
  • 類型:分析概念或邏輯工具
  • 用途:解釋事物或現象的原因
發展歷史,相關理論,步驟,相關運用,

發展歷史

“理想類型”(ideal type)的社會學研究,也具有方法論意義。它是研究者研究社會和解釋現實的一種概念工具。任何科學系統都有可能把現實中的所有個別現象都包括進去。因為科學本身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一種抽象。理想類型分析的方法來源於社會學人文主義範式的影響,它是結合研究者的理論基礎,對經驗事實的提煉,得出現實的某種變異形式,與現實本身保持一定的距離,能夠最大程度上包含經驗事實特性的分類體系。
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使用的理想類型分析方法,受到了歷史主義流派的影響,因此注重對社會現象的具體意義的理解與解釋。他的社會學研究方法被稱為方法論的個人主義。他認為社會學研究人的行動。是因為每個人都賦予它一定的“意義”。
在韋伯看來,每個人的具體主觀意識不同。對於社會行動意義的理解也不同。這裡所說的“意義”,是指行動者主觀的認識:雖然深受歷史學派的影響,他還是在方法論上避免當時流行的歷史學派個別化和特殊化的研究方法的缺陷他認為人的行為及其意義複雜.慣常使用的概念常常面臨兩種困境,即或是由於概念過於寬泛,使其失掉現象的某種具體特徵,或是由於概念過於狹窄,無法包容相關的現象,理想類型分析方法有利於解決這個困境。
理想類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因而不同於經驗事實;在對繁多的經驗進行整理後,突出了,經驗事實中具有共性的或規律性的東西,使之成為典型的形式。理想類型在現實中並不存在.它只是各種經驗事物的典型。
韋伯根據社會行動的不同意義,把社會行動區分為四種不同的理想類型,所謂合理性行動,是把行動指向的人和物看做達成更長遠目標的手段,這種行動更多考慮到行動的效率:所謂價值合理性行動,即行為本身就是目的,本身即體現一種終極價值。

相關理論

在歷史比較法中,較為常用的分析比較方法主要有:對比分析法和理想類型分析法。對比分析法是指在分類的基礎上對某類現象或事件在不同階段的表現和特徵進行對比,並由此推論得出現象產生的原因和變化規律。
對比分析法有兩個基本要素:一是比較,也就是將兩個以上的對象放置於時間序列之上進行對比和分析;二是推論,就是根據連續性或結構一致性原則,將比較出的特徵或模式推及更廣的範圍。
理想類型分析(ideal type analysis)是韋伯創立並運用的研究方法。理想類型是一種分析概念或邏輯工具,是經過高度抽象出來的、反映事物本質特徵的分類概念。如“資本主義精神”、“新教倫理”、“天職觀”、“科層制”、“理性”等。
對理想類型的分析,主要包括比較不同理想類型的本質特徵,分析不同類型之間的結構關係,並根據結構一致性的原則,來理解和解釋事物或現象的原因。
韋伯就曾運用了理想類型的比較分析法探討和解釋資本主義形成的原因。在這種理想型分析的基礎上,韋伯提出了與馬克思不同的論點,認為資本主義的形成不是經濟因素決定的,而是由與加爾文教派所倡導的倫理精神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合理化運動密切相關。理想類型的分析與比較是結合在一起的,韋伯把新教倫理解釋為資本主義產生的原因,是在將新教與東方宗教進行比較後提出的。
此外,韋伯還在理想型的框架里,對東西方文明進行了歷史比較分析,以此來說明東西方社會的不同發展與人們的觀念及組織方式之間的緊密關係。如他指出:在中國,有高度發達的史學,卻不曾有過修昔底德的方法;
在印度,固然有馬基雅維里的前驅,但所有的印度政治思想都缺乏一種可與亞里士多德的方法相比擬的系統的方法,並且不具有各種理性的概念。
從韋伯的理想型比較分析範例中,我們可以看出這種分析的關鍵就在於建立起有效的理想型概念和範疇。創建理想型分析工具,主要通過對不同歷史現象的比較,從中概括出能反映這些現象共同的、本質的特徵。其次,分析不同理想類型的結構特徵。最後,根據結構一致性原則,在相關的理想類型之間建立起歷史因果鏈。

步驟

第一步,提出理論假設。歷史比較分析常常會用來檢驗某個理論假設,因此,在開展比較分析之前,研究者首先需要提出某種理論假設。理論假設雖是實證研究的基本構成,但在歷史比較研究中,也可效仿實證範式提出理論假設,以便確立比較分析的目的和主題。
研究者在提出理論假設時,需要考慮到理論假設所包含的研究問題適合於歷史比較。也就是說,理論假設應儘量滿足兩個條件:一是驗證理論假設的經驗事實應具有時間序列性,即要涉及不同的歷史時期。二是驗證理論假設的經驗事實應具有類屬特徵,也就是需要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事實。
第二步,明確比較的對象和範圍。有了理論假設後,接著就要明確比較分析的對象及範圍。比較對象和範圍的確立,主要根據理論假設所包含的問題而定,對象和範圍不同,解釋和說明問題的有效性也會有差別。
此外,確立比較對象和範圍,也是為具體的研究工作作好準備。只有劃定一定的對象和範圍,比較分析才具有可操作性。
第三步,收集歷史材料。歷史資料是進行歷史比較分析的基礎,也是確保研究信度和效度的重要條件。在確立比較分析的對象和範圍之後,就需要收集與比較對象相關的歷史資料。一般情況下,歷史比較分析所涉及的對象可能是國家、歷史階段等範圍較廣的單位,因而相關歷史資料也就非常複雜多樣。研究者收集用於比較分析的歷史資料,通常只能是選擇性地收集,即根據資料對假設問題的解釋力來加以篩選。
對收集起來的歷史資料,研究者要根據比較分析的需要以及資料的可信度重新加以組織和整理。篩選和重新組織起來的資料,與所要分析比較的主題應該具有較高的關聯性。
第四步,分析比較對象的特徵及關係。在歷史比較分析中,具體的內容主要是對對象在某些方面加以剖析和比較,以揭示它們之間相似性及差異性,分析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的關係以及變化的模式。

相關運用

韋伯曾運用歷史比較法揭示了資本主義形成的原因,他提出了與馬克思不同的論點,認為資本主義的形成不是經濟因素決定的,而是與加爾文教派所倡導的倫理精神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合理化運動密切相關。理想類型的分析與比較是結合在一起的,韋伯把新教倫理解釋為資本主義產生的原因,是在將新教與東方宗教進行比較後提出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