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華中科技大學藝術團《理想青年》專輯的隆重首發式,於2004年5月20日晚在華中科大露天電影場舉行。現場燈光、音響、演唱等效果均很出眾,氣氛熱烈。。
首發式視頻中,除了專輯中的12首歌曲的熱情演出外,還穿插了對創作人員的訪談、專輯創作技術的演示、專家評論等額外的精彩內容。
發展歷程
發展早期
2001年秋,《理想青年》的夢開始發酵。為了滿足校內文藝活動的需要,
華中科技大學藝術團著力打造了一個不到30平方米的簡單錄音棚——這是夢的起點。剛入
華中科技大學的陳世哲來到這裡後,“通過學生的力量,獨立完成一張專輯”的想法便浮出了水面。2002年春,陳世哲先後認識了鄧江和程曉輝,三個人一拍即合。從《不只是記憶》開始,他們被原創的魅力陶醉著,一發不可收拾。
為著共同的音樂理想,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2003年初,“理想青年音樂村”開埠,藝術團團長吳濤老師成了他們的“村長”。犧牲了一個暑假,“村民”們製作了第一版“專輯”,並在小範圍里徵集了意見。結果,“沒有校園特色”、“張力不夠”等評論飛至。對於這些曲子,“吳村長”的評價為:“音質質量不高,配樂紛雜無序。”
“校園音樂到底該怎樣定位?”“村民”們都為此困撓不已。一把吉他彈到底?或是讓貝斯唱主角?迷茫中,“村民”們沒有消沉,而是積極地尋找答案。陳世哲聽說湖北省音樂協會的戴慧明老師在武當山,就特意帶上樂譜及歌曲的半成品前去請教,與他一聊就是好幾個小時。從武漢搭火車去武當山,光路上就要花去15個小時,但為了音樂,一連三個星期,每個周末陳世哲都這樣堅持著。
梅花香自苦寒來!歷經磨難的“村民”們一改樂曲單一的表現形式,融弦樂、民樂、電子音,甚至交響樂與合唱團於其中。一曲《班會》,生動地再現了一個班的同學吵吵嚷嚷開班會的情景,頗富情趣。一曲《傳說》,更創造性地將琵琶與電吉他“對話”,講述了一段琴與劍的悽美愛情。2003年寒假,吳濤再度聆聽“村民”的音樂時大為驚嘆:“變化太大了!就這樣做,一定能出專輯!”
發展中上期
《理想青年》之所以為“第一”,是因為從專輯的詞曲創作、音樂錄製、歌曲演唱到後期的美術設計、行銷、宣傳,所有工作都由“村民”包攬。這一切,對一群在校大學生來說,難度可想而知!
徐開笑說:“我們只是因為學會了放棄。為音樂放棄、放棄再放棄。”兩年中,“村民”們放棄了許多,但沒有一人因為承受不了壓力而退出。
去年的一個冬夜,小提琴手靳瑾正在自習室里自習,突然接到陳世哲的電話,要她立即趕到錄音棚錄音。掛了電話,她就騎上腳踏車飛一般趕到錄音棚。2個多小時的錄音,靳瑾已經累得快散架了,一看手錶,快12點了,宿舍早關門了!於是,她又不得不在午夜的寒風中可憐巴巴地叫門。這樣的經歷對每個團員來說都是家常便飯。因此,靳瑾笑著說:“那時,我們簡直怕極了接陳世哲的電話。”
因為空調運作的聲音會影響到錄音效果,“村民”們在錄音的時候便絕對禁止使用空調。2003年的暑假,正值武漢火爐發威之時,“村民”們卻必須呆在蒸籠一樣的錄音棚里堅持錄音。常常是短短几分鐘內,“村民”們的衣褲就濕透了。大提琴手宋劍說:“實在熱得受不了的時候,我們就到外面涼快涼快。能離開錄音棚,那怕是一秒鐘,也成了莫大的享受。”
“正是因為無數‘村民’無數次地默默地放棄,才成就了今天的第一!” 程曉輝動情地說。
發展中下期
“村長”吳濤說:“我一直都被他們感動著。”雖然不是專業人士,但“村民”們對每個音符的要求同樣幾近苛刻。據統計,平均每一個樂句,“村民”都重複50遍以上,最多甚至達到了176次。為了加強音樂的感染力,幾乎每首歌都添加了交響樂和弦樂,所以每首歌曲的樂譜摞起來至少都有3到4厘米高。
因為痴迷音樂,所以傾情投入。大提琴手宋建在為《童年的山崗》伴奏的時候,由於樂器的原因,總對一個“咪”的發音不滿意,加之樂譜本身就有一定的難度,把位不好換,他錄了整整一晚都沒找到感覺。第二天晚上,為了尋找感覺,他要求關掉所有燈光,只在房間一角開了盞小檯燈。他說:“那時我想像著那盞燈就是一輪明月,恍惚間自己仿佛真的回到了童年的山崗。”
2004年4月7日,專輯的錄製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多日不歸的歌手楊含很久沒能好好陪家人了,因此她等歌曲一錄完,便回重慶去了。剛回家不久,她就接到程曉輝的電話,原來是她的一句歌詞需要重錄。沒有任何推脫和埋怨,楊含立即買了車票,趕回武漢。這件事,在村子裡傳為佳話,也激勵著“村民”們的執著付出。
發展後期
“做自己的音樂。”這是“村民”們快樂的理由。每一套新設備的添加,每一個樂句的確定,都可以讓“村民”們興奮好幾天。“我們的專輯就像是我們的孩子。從它孕育到誕生的過程中,我們痛並快樂著。”這是“村民”的心聲。
2003年10月,“村民”們應邀前往武漢電視台表演節目。當時,樂手劉金健帶著兩米高的大提琴一進入後台,就吸引了當場所有樂隊的目光。僅僅是一個試音,高揚的樂符便四處飄揚,其他樂隊乾脆停止準備,紛紛涌到門口傾聽。
在為《理想青年》奮鬥的過程中,“村民”們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建立了極融洽的合作關係。據說,在村子裡最流行的一個詞是“迭”。作曲、歌詞、演唱中的林林總總,“村民”們總愛互相挑毛病,即為“迭”也。
“村民”們的所有創作都是這樣在“迭”中產生的。在為《路口》譜曲的過程中,陳世哲本來想用幾個大幅度的音樂跨度表現,但由於音高過高,人聲難以達到,唱出來的聲音就顯得相當刺耳。經過不斷的“迭”,最終採納了歌手侶慄慄的降低音高的建議,曲子自然顯得動聽多了。陳世哲說:“這樣的‘二度創造’始終貫穿於整張專輯的創作過程中。”
在“理想青年音樂村”的宣言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我們只是想儘自己最大努力對待自己的音樂,以最好的音符,送給我們的同學。無論什麼樣的結果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一種成功了,因為,為夢想而奮鬥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成就。”有著這樣的執著與信念,相信理想的“村民”,終能在希望的田野上,享受音樂的果實。
歌詞
1·小梅的獨白
大家好,我叫小梅。剛剛進入大學,一切對於我來說都是新的。這裡的生活挺好的,番茄炒蛋只要一塊錢一勺。校園很大,上課也要騎腳踏車去。住得也不錯,每個寢室都有廁所。
學習和以前很不一樣了,很自由,就連上自習也是一樣。但是自習教室每天都被人擠得滿滿的,要想有座,就得很早就去占位子。我覺得我挺努力的,因為我知道,如果不好好學習,會很容易掛科的。
這裡有很多挺好的女孩子,上次選修課就碰到一個,還是長頭髮的!我很想認識。但是我長相平凡,身材一般,打籃球也不帥。唉,什麼時候我身邊也能有一個漂亮的女孩呢?
雖然到現在我都還沒有作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來,但是我想我將來一定會不平凡的,一定會買得起很多正版CD,一定會找到我心愛的女孩子。因為,嗨,我對我自己有信心.
別忘了,我身邊還有好多好多的人在幫助我、支持我,我的理想一定會實現的。
——嗯,一定會的!我相信!
作者:劉新策 梅冠華 陳世哲
作曲:陳世哲
道白:梅冠華
錄音/混音:程曉輝
第一小提琴:靳瑾
第二小提琴:張溯源
中提琴:吳曉軒
大提琴:宋劍
倍大提琴:劉金健
2·走過
我們曾在窗前眺望著風景
隨著清脆的笑聲尋找美麗
現實生活卻讓我們去忘記
夢境中的背影
我們曾在深夜爬上了山頂
伴著年輕的歌聲期待天明
現實生活卻讓我們去忘記
幻想中的奇蹟
如果時光能夠再回到過去
我的日記不會寫滿嘆息
如果回憶青春仍感覺甜蜜
我一定相信我不會老去
也許是時間讓我變得冷靜
也許是歲月讓我有所顧忌
感覺過去純真的無憂無慮
青春留的痕跡
詞:鄧江
曲/編曲/鍵盤:陳世哲
演唱:鄧江 郝帥
錄音/混音:程曉輝
第一小提琴:靳瑾
第二小提琴:張溯源
中提琴:吳曉軒
大提琴:宋劍
倍大提琴:劉金健
伴唱:佀慄慄
3·童年的山崗
(風兒風兒吹啊吹
蝴蝶蝴蝶追啊追
穿過花叢和草地
蝴蝶蝴蝶你找誰)
我夢到童年的那座山崗
藍色的小花兒遍地開放
風兒一次次吹過我的臉龐
空氣里瀰漫著一陣陣稻花兒香
我夢到童年的那座山崗
美麗的蝴蝶隨風飛揚
風兒一次次吹過我的臉龐
我只想把這一朵朵花兒來收藏
鄰家男孩有那靦腆的模樣
小巷盡頭那羞澀姑娘
外婆唱的還是那古老的歌謠
還有爺爺珍藏的軍裝
還有一個慈祥的老人對我講
迷路的時候看看天上
順著最亮的星星指引的方向
穿過森林就回家了
穿過森林就回家了
回家了
詞:李苑青 鄧江
曲/編曲/MIDI:陳世哲
演唱:張歡
錄音/混音:程曉輝
小提琴:靳瑾 張溯源
大提琴:宋劍
倍大提琴:劉金健
伴唱:高英 張溯源
4·班會
今今天開的班會
沒沒有重要的內容
無非是傳達命令
要求大家以學習為重
從從從今天以後
少少碰星際反恐
空閒時多看英語
一同形成良好的學風
這這周末
西五樓階梯教室有考研講座
下下周末
東一樓晚上八點別忘了來補課
不能遲到 不能翹課 不能遲到 不能翹課
別遲到 別翹課 別遲到 別翹課
誰要是沒來就罰誰掃廁所
今今天開的班會
沒沒有重要的內容
無非是傳達命令
要求大家以學習為重
從從從今天以後
少少去網咖當蟲
空閒時多看新聞
一同形成良好的班風
這這周末
校門口新修草坪的義務勞動
下下周末
電影場優等生的匯報講座
不能偷懶 不能不克 不能偷懶 不能不克
別偷懶 別不克 別偷懶 別不克
誰要是不克評優就沒門了
我也知道兄弟們
追求著自由快活
但是為了生活
邊喊鬱悶邊上課
今今天開的班會
沒沒有重要的內容
無非是傳達命令
要求大家以學習為重
從從從今天以後
繼續的努力奮鬥
為了美好的理想
而不懈努力開拓
不懈努力開拓
(註:克-去,武漢話)
詞/曲/編曲/MIDI:陳世哲
演唱:單碩
錄音/混音:程曉輝
竹笛:李媛媛
二胡:尹笑寒
打擊樂:王小月
5·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
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
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
相期邈雲漢
詞:李白(唐)
曲/編曲/MIDI:陳世哲
演唱:佀慄慄
錄音/混音:程曉輝
小提琴:靳瑾 張溯源
倍大提琴:劉金健
伴唱:高英 張溯源
6·不只是記憶
靜靜的夜裡
孤獨的身影
想找到一刻安寧
發現是多么不容易
耳旁又響起
熟悉的聲音
能融化冰冷的心
在你真摯的話語
霓紅下 看著你
我的眼眶中已晶瑩
感覺在我心中
淡忘的過去不只是記憶
如今又回到
夢中的天地
想看當時的風景
是不曾褪色的往昔
耳旁又響起
熟悉的聲音
像母親臨行的叮嚀
在你慈祥的話語
燭光下 映著你
我的眼眶中又晶瑩
感覺在我夢裡
模糊的背影不只是記憶
詞:鄧江
曲/編曲/MIDI製作:陳世哲
演唱:鄧江
錄音/混音:程曉輝
長笛:高英
7·傳說
作曲/MIDI:陳世哲
錄音/混音:程曉輝
琵琶:徐開笑
電吉他:劉鵬飛
伴奏:華中科技大學交響樂團
8·帥哥為啥沒人理
在我天真爛漫可愛純情善良的大一
英俊瀟灑風流的我計畫成為萬人迷(喔?)
但是擺酷裝帥放電辛苦整整一學期
花兒謝了還是沒有女生理(唉!)
時間又以三十萬米每秒過了幾學期
英俊瀟灑風流的我依然是垂頭喪氣(哎!)
只是偶爾有些女生在背後竊竊私語
這個青蛙神經好像有問題
為什麼真的超級帥哥玉樹臨風無限魅力
乘風破浪披荊斬棘還得不到愛情
為什麼真的超級青蛙笨嘴笨舌傻裡傻氣
羞羞答答孤言寡語卻過得很甜蜜
啦啦 這種實驗現象不符合定理
啦啦 這種推導過程估計有問題
詞:陳世哲 程曉輝
曲/編曲/MIDI:陳世哲
混音/錄音:程曉輝
演唱:郝帥
9·故鄉的炊煙
肩上背著那思念
路已走到故鄉邊
揮去異鄉的疲憊
再繞過熟悉的稻田
燕子流連在雲間
蜻蜓徘徊在水面
踏上記憶中的路
仿佛又回到那童年
調皮的孩子
放學去山邊
母親又等候在村前
晚歸的漁夫
滿載著喜悅
夕陽映照黝黑的臉
我看見那故鄉的炊煙
如今就在眼前
我看見那故鄉的炊煙
依然飄在天邊
詞:鄧江 程曉輝 陳世哲
曲/編曲/MIDI:陳世哲
演唱:何君輝
竹笛:王鑫
小提琴:靳瑾 張溯源
大提琴:宋劍
倍大提琴:劉金健
伴唱:張歡 張溯源 高英
10·雨轉晴
雨滴滴答答不停不停下
讓我困在家中不能夠說話
好想能和朋友一起出去玩耍
可又怕沾上滿腳的泥巴
無奈獨自坐在房間望著天
手中彈著吉他卻沒有感覺
隨便翻翻自己不喜歡的漫畫
看著看著眼睛合上了
雨啊
什麼時候你能停下
雨啊
什麼時候你才捨得回你的家
雨啊
請你讓條路給陽光
雨啊
你累了你也回家
好好的睡個覺
好不容易等到太陽出來了
我激動得已經睡不著覺了
馬上想約朋友一起出去燒烤
(喂,請問sam在嗎?)
可她們一個個都不在家
哎呀
你們都到哪兒去了
哎呀
剩我一個怎么辦啊
我不想孤單呀
哎呀
難道然我自己閒逛
哎呀
難道真的沒有人陪我
(沒有人陪我嗎)
背上包包正要準備出門了
叮咚叮咚門鈴響了有客到
不知是找爸爸還是找媽媽
可他們全部都去上班了
真想假裝屋裡沒人不出聲
等人走了之後偷偷溜出門
可是門鈴門鈴一直響個不停
沒有辦法只好開了門
(唉)
詞/曲:楊含
編曲/MIDI:陳世哲
演唱:楊含
錄音/混音:程曉輝
木琴:韓梅
伴唱:高英
11·路口
月色輾轉的路口
你依然坐在我身後
穿過熟悉的草叢
蒲公英開始散落
它飄到燈光的盡頭
飄到不會再有
腳踏車上的我
怎樣開口
不能和你一起走
我們都有分手的理由
只能緊握著雙手
計算著短暫的相逢
不能和你一起走
沒有任何挽留的藉口
最後的一聲愛你
無法開口
詞:鄧江
曲/編曲/鍵盤:陳世哲
錄音/混音:程曉輝
薩克斯:郝帥
第一小提琴:靳瑾
第二小提琴:張溯源
中提琴:吳曉軒
大提琴:宋劍
倍大提琴:劉金健
伴唱:佀慄慄
12·一直等你
親愛的兄弟
揮手你就要遠行
你說還沒能來得及
把行囊都收齊
親愛的兄弟
揮手你就要遠行
你說要像一隻雄鷹
在天地間飛行
疲憊時回來,和我們好好聚聚
受傷時回來,在校園靜靜小憩
親愛的兄弟
四年匆匆就過去
你說永遠不會忘記
曾經的愛情話題
過去的事情
總在心裡閃個不停
將來的妻子
帶她來看這風景
親愛的兄弟
我會一直一直等你
相信明天會因為你而更加絢爛美麗
親愛的兄弟
我會一直一直等你
期待有朝一日和你再一次真心相聚
再一次
真心相聚
詞:吳濤
曲/編曲/MIDI:陳世哲
演唱:陳瓊 鄧江
錄音/混音:程曉輝
伴奏:華中科技大學交響樂團
合唱:華中科技大學大學生藝術團合唱團
伴唱:張溯源 高英
創作名單
總策劃:吳濤
統 籌:韓蔚 孫剛
製作組:
陳世哲(計算機01)
程曉輝(城市規劃00)
創作組:
陳世哲
鄧 江(工商管理00)
吳 濤(藝術團)
楊 含(法學00)
劉新策(光電02)
梅冠華(計算機03)
李苑青(武漢理工)
演唱組:
郝 帥 (電信00)
佀慄慄 (新聞00)
單 碩 (法學01)
張 歡 (新聞00)
熊 恆 (電子01)
何君輝 (計算機研01)
陳 瓊 (成教新聞02)
華中科技大學大學生藝術團合唱團
演奏組:
華中科技大學大學生藝術團交響樂隊 華中科技大學大學生藝術團民樂隊
小 提 琴: 靳 瑾 (新聞01) 張溯源 (電氣03)
中 提 琴: 吳曉軒 (環境03)
大 提 琴: 宋 劍 (通信02)
倍大提琴: 劉金健 (金融03)
電 吉 它: 劉鵬飛 (自控03)
琵 琶: 徐開笑 (測控02)
竹 笛: 李媛媛 (社會02) 王 鑫 (公共管理03)
二 胡: 尹笑寒 (數學03)
長 笛: 高 英 (社會02)
民族打擊樂: 王小月(新聞00)
圓 號: 孟 宇 (工商管理03) 高 健 (英語03)
薩 克 斯: 郝 帥
木 琴: 韓 梅 (社會03)
其他小提琴: 鄭霄霄(信管01) 劉明禮(新聞01) 吳康偉(電氣03)
王 硯(信管03) 屈 璐(環境02) 周琳潔(對外漢語03)
張媛媛(法學01)
其他大提琴: 梅冠華 王紫荊(信管02) 余 冰(光電03)
伴唱組: 張 歡 張溯源 高 英 佀慄慄
藝術總監: 陳世哲
技術總監: 程曉輝
平面設計: 付芳娟(城市規劃00)
出品:華中科技大學大學生藝術團理想青年音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