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察·賽倫

理察·賽倫(Richard Syron),房地美CEO。美國政府接管“兩房”後將被美國銀行公司前主席、凱雷投資集團顧問大衛·莫菲(David Moffet)。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理察·賽倫
  • 外文名:Richard Syron
  • 國籍:美國
  • 職業:房地美CEO
華爾街落馬CEO,落馬原因,落馬後處境,世人評說,理論概述,相關事例,“顛簸著陸”,“戲劇效果”,“憂慮·貪婪”,“遠非完美”,“實質損害”,

華爾街落馬CEO

《華盛頓郵報》記者埃里克·達什盤點政府機構介入“兩房”後出現的輸家和贏家。查德·賽倫被達什列為贏家之首。2008年7月一項契約補充條款規定,賽倫至少能拿到1410萬美元“遣散費”。而自2003年入主房地美以來,賽倫歸入自己名下的報酬高達1710萬美元。
理察·賽倫

落馬原因

在次貸危機持續、房貸市場低迷、拍賣住房大幅增加的背景下,美國財政部宣布了對陷入困境的抵押貸款商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正式拯救方案。根據拯救方案,聯邦住房金融局將接管兩大抵押貸款巨頭,而財政部將斥資購買兩家公司部分優先股。“兩房”目前的管理層將離職。

落馬後處境

理察·賽倫2007年包括年薪、股票以及獎金等在內的總收入達到1830萬美元,比05年增長24%,房地美還為賽倫提供其他形式的補償措施,包括為其配備專車及司機、一套住宅安保系統及為其妻子報銷旅行開支。更讓人驚奇的是,公司還為賽倫報銷10萬美元律師費,而賽倫將其用來雇用律師與公司談判薪酬問題。

世人評說

諾貝爾獎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斯蒂格利茨說:“我們可以保護我們的住房市場的完整性,而不是保護那些拿走了上百萬、上億美元的傢伙,給他們重獎。你看看他們的工資水平,這也是為什麼他們能有那么多說客,他們就是在保護自己的利益!”

理論概述

理察·賽倫分析美國爆發金融危機的幕後原因,次貸危機的形成及解決的展望。

相關事例

即使將近兩年前和一年前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就已預見到住房抵押貸款市場將面臨震盪,賽倫還是難以接受房地美成為震盪源之一。
應循“房利美”的軌跡,“房地美”股票價格從2008年7月上旬開始連日暴跌,跌幅累計過半,繼而又逐步回升。中旬最後一個交易日,即18日,股價上揚10.2%,收於每股9.18美元。
“我們大家都(感到)吃驚,至少是在最初階段,”賽倫2007年9月底向兩名英國《金融時報》記者談及當時爆發不久的美國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危機時說。這一表述適用於當時,或許也適用於現在。

“顛簸著陸”

賽倫2007年9月所稱“吃驚”之處,特指“次貸危機(影響)擴散至整個金融市場的範圍之廣”。
更早以前,賽倫2006年10月底接受美國《聖弗朗西斯科紀事報》記者專訪時,似乎已經感覺到住房市場萎縮的前景。
記者的問題是:“你認為住房市場的走向會是怎樣?”
以飛機著陸作比喻,他的答覆是:“我不認為在全國層面上會有一次平穩著陸。我也不認為會有一次災難性著陸,但我認為……將會有一次顛簸著陸。”
與次貸危機由投資銀行財務報表引爆不同,這一輪金融動盪由雷曼兄弟公司分析師布魯斯·哈廷7日發布的一份報告觸發,其中涉及房地美的內容認定,這家美國第二大住房抵押貸款機構需融資290億美元,以避免破產。
哈廷同時推測,美國第一大住房抵押貸款機構房利美面臨同樣問題。
房地美和房利美當天沒有予以否認或確認。繼而,今年年初以來一路走低之餘,房地美股價10日單日下跌大約22%;11日股市開盤幾分鐘內暴跌將近50%,收盤時跌幅依然達到將近30%。
房地美和房利美股票遭恐慌性拋售,牽動紐約股市連鎖反應,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11日一度跌至1.1萬點以下、創最近2年新低。
促成這種情形改觀的舉措,由美國政府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13日晚採取,除了聲明這兩家機構準備“必要時”分別向房地美和房利美增加信用額度和直接提供優惠貸款以外,還承諾國會批准後“必要時”由財政部購買房地美和房利美的股票。
另外,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15日宣布,限制投資者“賣空”多家上市金融機構的股票,包括房地美和房利美的股票。三家機構聯手,為“顛簸著陸”創造了條件。

“戲劇效果”

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啟動新一輪市場干預措施,首先是因為房地美和房利美合計承擔或擔保著5.3萬億美元抵押房貸,接近於全美國抵押房貸總額的半數。
以房地美和房利美的分量,如果任兩者失去清償能力,將會使金融業全局以及美國整體經濟和世界經濟形勢更趨惡化。
再則,在一些媒體記者看來,保爾森和美聯儲13日、即星期天晚宣布“救市”舉措,多少與房地美原定次日發行20億美元三個月期債券和10億美元六個月期債券相關。
但是,或許為維護“顏面”,或許為避免政府“救市”之後可能採取的更嚴格監管行動,或者兩者兼而有之,賽倫13日發表聲明,除“感謝”政府援手,還堅稱房地美現階段資金充足,流動性“無恙”。
房地美儘管14日成功發行30億美元短期債券,它的股價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繼續呈現降勢,當天下跌8.3%,收於每股7.11美元。
不過,事後披露的細節顯示,美國政府“救市”姿態支撐之下,對房地美新發行債券的需求頗為旺盛,尤其是以機構身份投資於美元債券的外國中央銀行。
房地美財務官蒂莫西·彼茲伯格告訴一名路透社記者,外國央行認購了57%的債券,比之以往略多一些。而這名記者評介說,外國央行認購是否踴躍,是衡量房地美融資能力的尺度。
以這一輪成功融資為基礎,據美聯社18日報導,房地美當天向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備案檔案,準備著手融資至少55億美元。
檔案寫道:房地美將“分單次或多次,為包含優先股和普通股在內的新增核心資本融資55億美元……時機、金額和組合方式將視各種因素而定……”
從觸發動盪,經歷動盪,到暫時渡過難關,賽倫去年作為次貸危機的旁觀者,曾經向《金融時報》記者感慨:“這已經對住房市場產生了非常、非常戲劇化的效果。”

“憂慮·貪婪”

依照賽倫的觀點,誘發次貸危機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憂慮與貪婪之間原本存在的緊張關係”。
賽倫邁入商界以前,先後獲得美國波士頓學院經濟學學士學位和塔夫茨大學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隨後在美國東北大學和波士頓學院講授經濟學課程,一度擔任波士頓學院董事會主席。
他曾經牽頭研究一系列經濟問題。
作為一名有著學術背景的商界人士,賽倫認定,“憂慮”和“貪婪”可以是某些行為方式的動因。他認為,一段時期內,“貪婪”占上風,促使一些抵押貸款經紀人給低收入或信用欠佳的購房者設下次貸陷阱。
“我非常、非常強烈地贊成施行某種類型的全國註冊制度,為抵押貸款經紀人設定(行為)標準,”他說。
從學界轉入商界之間,現年64歲的賽倫有過一個過渡期:加入美國財政部,任副部長助理,參與國內經濟政策制定。1981年至1982年,他出任前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的助手。
脫離政界後,他在美聯儲駐波士頓分支機構和聯邦住宅貸款銀行駐波士頓分支機構擔任高級管理人員;1994年任美國證券交易所執行長;1999年6月任美國熱電子公司執行長,2000年1月任董事長。
2003年12月,他加入總部位於維吉尼亞州麥克萊恩、相距首都華盛頓不遠的房地美,成為這家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掌門人。
房地美全稱“聯邦住宅貸款抵押公司”,由美國國會立法創立於1970年,旨在打破二級住房抵押貸款市場上房利美“一家獨大”的壟斷狀況。
房地美與房利美不同,創立之初就定性為企業,1989年成為上市企業。
房地美與房利美作為相互競爭的姐妹機構,同屬“政府資助機構”(GSE),業務內容、範圍和模式大致相同,截至2006年底有雇員5000人,運營收入440億美元。

“遠非完美”

憑藉“政府資助機構”地位,又屬無需與借貸人發生直接關聯的二級房貸機構,房地美和房利美原本不會承擔太大風險。
然而,據英國《經濟學家》雜誌報導,房地美和房利美並沒有把自己局限在傳統業務領域內,而從二十世紀90年代開始收購由其他類型機構發行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用以獲得更高收益。
美國聯邦住宅建造商監督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房地美1998年持有第三方抵押貸款支持證券250億美元,2007年底增持為2670億美元;房利美1997年持有這類證券185億美元,2007年底增持為1278億美元。
這類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雖然與次貸無染,且附有評級機構的鑑定,標註信用等級為AAA,但實際並不可靠。
美國經濟低迷影響住房市場,首先暴露次貸風險,漸次暴露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風險。
與這類證券相關的抵押貸款項目失敗,房地美和房利美須承擔損失。
正因為如此,聯邦住宅建造商監督局認定,房地美與這類業務相關的稅前收入截至2007年底虧損大約150億美元。總體而言,房地美去年虧損35億美元。
美國穆迪氏投資服務公司近期調低房地美的信用評級,其中優先股的等級從Aa3降為至A1,財務質量等級從B+下調至B-。
美國彭博新聞社預測,房地美本季度可能不再發放每股25美分股息。穆迪氏投資服務公司推測,房地美可能被迫停止發放優先股股息。房地美自1990年以來年年增加股東分紅,直至去年11月把每股50美分股息減半。
美國標準普爾評級公司高級分析師霍華德·希爾福布拉特認定,如果一家機構過去連續十多年持續增加分紅,如今卻停止發放紅利,這意味著“流動性(確實)出現了問題”。
對外界非議,賽倫向媒體記者坦誠,房地美與其他“政府資助機構”一樣,運行和管理機制“遠非完美”。

“實質損害”

賽倫承認,房地美規模日益擴大,內部管理相對落後,就像“夫妻便利店一躍成為巨型超市”。
對機構內部管理與規模擴張脫節,他還有另一種比喻,那就是:“一艘巨型油輪安在‘福特’牌小轎車的底盤上。”
與管理問題相關,房地美2003年因先前幾年瞞報大約50億美元收入而被聯邦住宅建造商監督局處以1.25億美元罰款。對餘波至今猶在的次貸危機,賽倫去年9月底發表看法,認為它對美國整體經濟構成了“實質性損害”,大幅度增加了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對由自己掌管的機構誘發新一輪動盪,賽倫至今沒有公開發表評論。
房地美宣布,它已調撥12億美元,以備不時之需。穆迪氏投資服務公司則預測,房地美今後兩年內可能還將因為第三方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項目失敗而承受75億美元損失。
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於2008年7月15日在國會聽證會上說,房地美和房利美時下“資金充足,沒有破產危險”。
但一些經濟分析師告訴媒體,房地美和房利美維持運營即便不成問題,它們的作用和前景也將接受更多審視。更何況,金融行業暴露更多問題,意味著美國經濟還有更多不確定因素,復甦進程或許需要更長時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