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土生,中型草本。植株高30-70厘米。
根狀莖長而橫走,黑褐色,疏被鱗片;鱗片闊卵形,長約5毫米,漸尖頭,邊緣全緣或為微波狀,棕色,薄膜質。葉疏生,二形:不育葉柄長20-50厘米,基部棕褐色,略呈三角形,向上深禾稈色,圓柱形,粗2-3毫米,上面有淺縱溝,疏被棕色鱗片,葉片闊卵狀三角形或闊卵形,長寬相等或長略過於寬,長13-30厘米,寬12-22厘米,先端羽狀半裂,向下為一回羽狀,羽片5-8對,相距1.5-3厘米,披針形,基部一對或下部1-2對較大,長8-12厘米,寬1.5-3厘米,有短柄,邊緣波狀淺裂,向上的無柄,基部與葉軸合生,邊緣波狀或近全緣,
葉軸兩側具狹翅,葉脈明顯,網狀,網眼無內藏小脈,近葉邊的小脈分離,葉草質,乾後暗綠色或淺棕綠色,幼時略被小鱗片,成長後光滑無毛;能育葉低於不育葉,葉柄長18-45厘米,較不育葉柄粗壯,葉片強度狹縮,長15-25厘米,寬2-4厘米,二回羽狀,羽片狹線形,與葉軸成銳角而極斜向上,小羽片緊縮成小球形,包被
孢子囊群,彼此分離,排列於羽軸兩側,孢子囊群圓形,著生於由小脈先端形成的囊托上,囊群蓋膜質,緊包著孢子囊群。
生長環境
球子蕨生長在海拔250-901米的生潮濕
草甸或林區河谷濕地上。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
黑龍江(小興安嶺、尚志、寧安、虎林、伊蘭、密山)、吉林(長白山、通化、安圖、和龍、白河、延邊、蛟河、臨江)、遼寧(鳳城、桓仁、岫巖、彰武)、內蒙古(哲盟)、
河北(東陵)、河南(盧氏)。也分布於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及
日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和北美。
繁殖方法
材料:球子蕨孢子採集於紅葉谷內,收集於
硫酸紙袋內並放置於4℃冰櫃保存。
孢子消毒:將孢子置於1.5毫升離心管中,蒸餾水浸泡1小時,4000轉/分,離心5分鐘,去上清液;加入3%的
次氯酸鈉溶液進行消毒,4000轉/分,離心5分鐘,去上清液,用無菌水沖洗4-5次後,加無菌水稀釋,充分振盪得到無菌孢子懸濁液溶液中孢子密度約為6000個/毫升備用。
孢子的萌發培養:孢子滅菌後裝至直徑為9厘米的
培養皿中。培養皿中接0.5毫升孢子懸浮液每處理重複3次。培養室溫度為(23±2)℃光照周期為12小時/天。在播種20天后。孢子在培養基1/2MS+20克/升蔗糖中萌發率最高為(55.7±2.1)%顯著高於其它培養基的孢子萌發率高濃度的無機鹽與蔗糖明顯抑制了孢子的萌發。
原葉體愈傷組織的誘導:pH值為6.1,以MS+30克/升蔗糖+7克/升瓊脂為基本培養基加入MS+0.5毫克/升KT+0.5毫克/升24-D對愈傷組織的誘導效果最好 愈傷組織呈正常的顆粒狀 誘導率達到36% 且後期的生長良好。隨著激素濃度增高 愈傷組織誘導率變低 並出現後期生長不良甚至褐化死亡的現象。
叢生芽的誘導及增殖:pH值為6.1,將之前誘導出的愈傷組織切割成大小一致(約3毫米×3毫米)的團塊接種,以MS+30克/升蔗糖+7克/升瓊脂為基本培養基 不添加任何激素的MS培養基對愈傷組織分化出芽具有較大的優勢叢生芽誘導率可以達到49.3%。隨著激素濃度升高 叢生芽的誘導率逐漸降低。在愈傷組織分化成芽過程中 出現部分愈傷組織褐化、新生成的孢子體苗葉片褐化的現象 此時要及時將愈傷組織顆粒進一步分散 去掉褐化部分 將長勢良好的孢子體苗置於新MS培養基中 同時分散的顆粒狀愈傷組織也有利於新叢生芽的出現。
生根培養:以之前誘導出的叢生芽為基本材料繼代到添加了激素的培養基MS+0.2毫克/升NAA和MS+0.2毫克/升IAA上30天后有根生成,NAA與IAA對幼苗的生根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兩種激素對促進生根的作用差異不顯著。
主要價值
本種可作觀賞蕨類栽培,栽植比較容易。
球子蕨在園林中常用作假山石的配景植物也可配置於建築物之背陰角隅還可盆栽用作室內觀葉植物觀賞價值較高。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 含量參考 | 能量 | 蛋白質 | 脂肪 | 水分 | 碳水化合物 | 膳食纖維 | 灰分 | 磷 | 鈣 | 鐵 | 維生素A | 維生素B1(硫胺素) | 維生素B2(核黃素) | 煙酸(煙醯胺) | 維生素C(抗壞血酸) | 維生素E |
---|
球子蕨 |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25 千卡 | 1.7 g | 0.4 g | 94 g | 3.6 g | 1.4 g | 0.6 g | 35 mg | 5 mg | 36.3 mg | 113 μg | 0.34 mg | 0.08 mg | 0.5 mg | 15 mg | 2.05 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