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莢果蕨,植株高達1米。根狀莖短而直立,黑褐色,木質,堅硬,先端密被鱗片;鱗片闊披針形,長達1.5厘米,寬約4毫米,先端漸尖,全緣,厚膜質,褐棕色,有時中部顏色較深。葉多數簇生國內分布於河北、山西、山、甘肅、湖北、四川、雲南等,錫金也有分布。生山谷林下,海拔1500至320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中華莢果蕨
- 拉丁學名:Matteuccia intermedia C. Chr.
- 界:植物界
- 門:蕨類植物門
- 科:球子蕨科
- 屬:莢果蕨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球子蕨科,根狀莖短而直立,黑褐色,木質,堅硬,先端密被鱗片;鱗片闊披針形,長達1.5厘米,寬約4毫米,先端漸尖,全緣,厚膜質,褐棕色,有時中部顏色較深。葉多數簇生,二形:不育葉葉柄長20-30厘米,粗達5毫米,基部黑褐色,向上為深禾稈色,堅硬,疏被披針形鱗片,葉片橢圓形,長40-60厘米,寬15-25厘米,基部略變狹,二回深羽裂,羽片20-25對,互生,彼此密接或略疏離,相距約1.5厘米,下部2-3對略縮短,平展或向下反折,中部的較長,長達15厘米,寬不及2厘米,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截形並緊靠葉軸,無柄,斜展,羽狀半裂,裂片多數,長方形,圓頭或近截頭並具小突尖,全緣,葉脈明顯,在裂片為羽狀,小脈單一,偶有二叉,斜向上,伸達葉邊,葉紙質,無毛,沿葉軸及羽軸下面被棕色線狀披針形小鱗片,尤以葉軸較密;能育葉比不育葉小,柄長20-25厘米,粗5-8毫米,葉片橢圓形或橢圓披針形,長30-45厘米,寬8-15厘米,一回羽狀,羽片多數,斜展,彼此接近,線形,略呈鐮刀狀,通常長3.5-6厘米,寬2-3毫米,兩側強度反捲成莢果狀,深紫色,平直,由羽軸伸出的側脈二至三叉,在羽軸與葉邊之間形成囊托,孢子囊群圓形,著生於囊托上,成熟時匯合成線形,無囊群蓋,為變質的葉緣所包被。
生長環境
生山谷林下,海拔1 500-3 200米。
分布範圍
產河北、山西(靈空山)、陝西(華山、太白山、大巴山、寶雞、寧陝、略陽)、甘肅(康縣、文縣、西固)、湖北(興山)、四川(寶興、大金、理縣、洪溪、天全、蘆山、雷波、城口、黑水、小金、甘洛、峨眉山)及雲南(麗江、中甸、德欽、大關)。也分布於錫金。
主要價值
莖可入葤,具有清熱解毒,殺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