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黎族賽方言女子筒裙料是一件現代的藏品,現收藏於海南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現代黎族賽方言女子筒裙料
- 館藏地點:海南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現代
- 類別:織繡
質地 | 單一質地 有機質 棉麻纖維 |
外型尺寸(cm) | 長119 寬19 |
具體尺寸 | 長119 寬19 |
具體質量 | 0.100kg |
現代黎族賽方言女子筒裙料是一件現代的藏品,現收藏於海南省博物館。
質地 | 單一質地 有機質 棉麻纖維 |
外型尺寸(cm) | 長119 寬19 |
具體尺寸 | 長119 寬19 |
具體質量 | 0.100kg |
現代黎族賽方言女子筒裙料是一件現代的藏品,現收藏於海南省博物館。文物特徵質地單一質地 有機質 棉麻纖維外型尺寸(cm)長119 寬19具體尺寸長119 寬19具體質量0.100kg...
現代黎族杞方言女子筒裙料 現代黎族杞方言女子筒裙料是一件現代的藏品,館藏於海南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現代黎族潤方言筒裙料是一件現代的藏品,館藏於海南省博物館。 [1]中文名 現代黎族潤方言筒裙料 館藏地點 海南省博物館 所屬年代 現代 類別 織繡 文物特徵 外型尺寸(cm) 長38 寬10 具體尺寸 長38 寬10 質地 單一質地 有機質 棉麻纖維 具體質量 0.055kg [1] ...
現代黎族賽方言女子筒裙 現代黎族賽方言女子筒裙是一件現代藏品,館藏於海南省博物 館。文物特徵
現代黎族潤方言女子筒裙 現代黎族潤方言女子筒裙是一件現代的藏品,館藏於海南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現代黎族哈方言女子筒裙 現代黎族哈方言女子筒裙是一件現代的藏品,館藏於海南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現代黎族美孚方言女子筒裙 現代黎族美孚方言女子筒裙是一件現代的藏品,現收藏於海南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現代黎族潤方言女子筒裙半成品 現代黎族潤方言女子筒裙半成品是一件現代藏品,館藏於海南省博物館 。文物特徵
現代黎族杞方言女子筒裙 現代黎族杞方言女子筒裙是一件現代的藏品,館藏於海南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現代黎族哈方言女子筒裙半成品 現代黎族哈方言女子筒裙半成品是一件現代藏品,館藏於海南省博物 館。文物特徵
現代黎族杞方言女子筒裙半成品 現代黎族杞方言女子筒裙半成品是一件現代藏品,館藏於海南省博物館 。文物特徵
現代黎族哈方言抱懷女子筒裙 現代黎族哈方言抱懷女子筒裙是一件現代的藏品,館藏於海南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上衣開胸長袖,無領、無紐,前擺長、後擺短,有平時服與盛裝服之分。平時服飾花紋圖案較簡單,以黑色為主,盛裝服上衣邊沿、對襟、衣後下端織有圖案。下穿及膝、織有花紋圖案的筒裙,大耳環既是耳飾又是頭飾,由10個左右直徑14—20厘米的環製成,用銅環或銀環紮起來,穿在耳上。因佩戴耳環較重,人們行走、...
織機主要分為腳踏織機和踞腰織機兩種。踞腰織機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織機,與六七千年前半坡氏族使用的織機十分相似,黎族婦女用踞腰織機可以織出精美華麗的複雜圖案,其提花工藝令現代大型提花設備望塵莫及。不同圖案、色彩和風格的黎錦曾是區分具有不同血緣關係的部落群體的重要標誌,具有極其重要的人文價值。4、繡 黎族...
黎錦服飾異彩紛呈,包括筒裙、頭巾、花帶、包帶、床單、被子(古稱“崖州被”)等,用黎族織錦和單、雙面繡布料製作的黎錦筒裙絢麗多彩,黎族婦女還要在上面鑲嵌上諸如雲母片、貝殼片、銀片、琉璃珠,穿上鑲嵌珠寶的筒裙,行動或跳舞時,熠熠生輝。潤方言區(白沙一帶)黎錦的裙子是所有支系的筒裙中最短,可以說是...
舊時未婚女子也穿筒裙,現代僅限於已婚女。這種筒裙工藝複雜,織成一條筒裙,費時費力,還需要掌握高超的紡織技藝。因此,與之相關的禁忌甚多,如年幼女子不能吃雞爪,否則織裙時線亂;不能吃雞翅膀,否則織裙時線束編斜,難織好花紋;男子不能跨越等等,頗具神秘色彩。特點介紹 是黎族婦女最喜愛的服裝,民族特色...
黎族女筒裙 黎族女筒裙.以織花著稱。黎族婦女自古善於織繡,如今黎族婦女仍用古老的織機,織出絢麗多彩的筒裙料。黎族女 女筒裙 筒裙有長、中、短三種形式。黎族囡地區因方言不同,分為五個支系,各支系所用圖案有所差別。如悖黎的裙身有圖案,德透黎的裙頭有圖案,美孚黎女裙為纈染織花。幾何圖案,如正方形...
白沙縣潤方言黎族女子筒裙 美孚方言黎族女子上衣 東方市美孚方言黎族女子筒裙 哈方言黎族婦女上衣 哈方言黎族婦女及膝筒裙 杞方言黎族女子對襟銀扣上衣 昌江縣杞方言黎族女子對襟開衩上衣 美孚方言黎族男子上衣 哈方言黎族男子盛裝上衣 昌江縣美孚方言黎族男子下裝 樂東縣哈方言黎族男子犢鼻褲 杞方言黎族女子葵葉雨披 黎族...
婦女筒裙,由於織花的經緯密度高,大大加強了筒裙的牽度,因而經久耐穿,又具有特色。樣式 不同的支系和不同的地區的黎族服飾有比較明顯的差異。五大支系“侾”“杞”“潤”“美孚”“賽”在服飾上有共同點,但也有明顯的差別。“侾”系服飾 侾(或“哈”方言)分布於海南島南部沿海,西部和偏內陸山區、即三亞...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杞方言民眾舉行婚禮時,在洞房裡點1盞油燈,對著燈光放置2張椅子,意思是坐在前位者的身影遮著後位者,後者日後就會受欺負。因此,進洞房時,新娘害怕婚後受丈夫欺負,往往拚命搶坐前面的椅子。東方黎族自治縣美孚方言區的黎族婚禮,女家由1位婦女為新娘挑著象徵行李的“閣堆”(裝有2條筒裙的...
採集在黎族先民的生活中也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從出土陶片的數量之多,器形多樣而且很大,足見當時人們製造陶器的手工藝已相當發達。石制、陶製紡輪的出土,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掌握原始紡織技術。關於黎族母系氏族公社制的情況,在歷史文獻記載和近現代民族學調查中都可以找到一些遺蹟。宋代文獻記載,南宋時,瓊山縣黎族...
潤方言地區的圖案追求形似,色調和諧,對比鮮明,線條清楚,以人形紋、龍紋、鴿紋為主,其他動物紋、植物紋、花卉紋為輔。台方言地區的圖案以人形紋、青蛙紋居多,尤其是青蛙紋在筒裙上更為普遍,在黎族社會裡,青蛙表示母愛和避邪。美孚方言地區的圖案以人紋、鹿紋、蜜蜂紋、鳥紋、漢字花紋、水波紋、曲線紋居多。
在沒有文字的黎族文化中,黎錦紋樣猶如“無聲的語言”﹐每一條黎錦上都反映了黎族女性的藝術審美趣味和生活智慧,猶如歷史畫卷,講述著黎族先民的信仰和對自然的熱愛。黎錦藝術的材料、紋樣、織繡技法和色彩搭配是設計師可以參考的設計元素,它們給現代藝術設計的創新帶來了極其重要的啟發,是豐富創意設計的靈感和源泉。...
《符號與記憶》是2012年上海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海蘭、焦勇勤。內容簡介 《符號與記憶:黎族織錦文化研究》作者孫海蘭、焦勇勤走訪了海南省黎族五大支系23個村寨,在此基礎上系統甄別挑選除最具有代表性的黎族傳統筒裙163條,繪製完成539種形態各異的紋樣,完整涵蓋了動物紋樣、人物紋樣、植物紋樣、字元紋樣、...
舞蹈開始,一群身穿筒裙的黎族少女手拿著草笠勞、勞動後歸來,她們走田埂,越漫坡,繞山崖,來到小河邊。她們拂去沾在衣衫上的沙土,掃去草笠上的塵埃,照著“水鏡”梳發,姐妹們互相為對方整理著髮髻和衣服,然後,戴上心愛的草笠,歡快地回家去。一幅幅的舞蹈畫面,洋溢著黎族少女特有的一種自豪感。充滿詩情畫...
旅遊寨由黎族民辦,現建有黎族特色的竹樓等建築,陳列著黎族各種勞動工具、生活用具和娛樂器具。還可以觀看黎族舞蹈表演,買到特色鮮明的民族工藝品。海南旅遊黎寨風情濃郁,值得一游。黎族文化 黎族是海南島原著民族,在海南島的歷史有三千多年,有著特有的原生態文化。但是在現代文明衝擊之下,黎族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
黎族服飾製作技藝堪稱一絕,單面織、雙面織和雙面繡技藝最具代表性。黎族服飾從大的範圍來劃分可分黎族男子服飾、黎族婦女服飾和黎族特殊服飾,再進行細分,黎族男子服飾又分為黎族哈方言、杞方言、潤方言、賽方言和美孚方言男子服飾;黎族婦女服飾同樣分為黎族哈方言、杞方言、潤方言、賽方言和美孚方言婦女服飾;黎族...
將其提煉、歸納、系統化、藝術化,並為我們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填補了空白,寫下了絢麗輝煌的一幕;她是中國民族舞蹈的始踴者,她將最遙遠、最古老的民間舞蹈採集並傳授給一代又一代的舞蹈者,現在中國舞蹈界流傳、教學所用的傣族、景頗族、佤族、彝族、布依族、土族、黎族、白族等等西南民間舞到基礎動作均是...
摸螺,女子群舞。廣東民族歌舞團於1982年首演。編導陳翹。表現一群黎家小姑娘身穿小筒裙,腰挎小竹簍,穿著大木屐到小河邊摸螺的情景,塑造出她們純潔、美麗的形象,展示了黎族人民嶄新的生活和精神面貌。1982年獲廣東省少年兒童文藝作品一等獎。1983年獲廣東省首屆魯迅文藝舞蹈創作一等獎。1986年獲第二屆全國舞蹈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