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導論(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全書以精煉、流暢的形式介紹醫學基礎知識。概述了人體正常與疾病狀態下的形態結構和病理生理過程、免疫反應、藥物與機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基本介紹
主要內容,圖書目錄,
主要內容
本書將人體每一系統的正常解剖生理特點與臨床症狀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從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原則等不同方面.簡明扼要地闡述了80餘種常見病、多發病。描述了常用化驗指標的臨床意義和影像診斷方法的適應證,簡述了預防醫學、中醫中藥的基本特點和徒手急救的基本技能等醫學知識。通過閱讀學習《現代醫學導論(第2版)》,讀者可以對疾病的發生、發展、預防和治療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現代醫學導論(第2版)》適合高等院校素質教育教學使用,也可供生命科學、醫學相關專業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序言
前言
緒論
一、中、西醫學發展史
二、醫學的基本範疇
三、醫學模式和觀念
四、現代醫學科學的分類
第一篇 基礎醫學
第一章 人體胚胎髮生
一、胚胎第1周的發育變化(從受精到植入)
二、胚胎第2周到第3周的發育變化(胚盤時期)
三、胚胎第4周到第8周的發育變化(三胚層的分化)
四、第3.個月到第10個月(胎兒期)
五、胎膜
六、胎兒與母體的關係
七、雙胎、多胎和聯胎
八、胚胎髮育中的某些機理
第二章 人體的四大基本組織
第一節 上皮組織
一、被覆上皮
二、腺上皮和腺
三、上皮組織的更新和再生
第二節 結締組織
一、緻密結締組織
二、疏鬆結締組織
三、脂肪組織
四、網狀組織
第三節 肌組織
一、心肌
二、骨骼肌
三、平滑肌
第四節 神經組織
一、神經元
二、突觸
三、神經膠質細胞
四、神經緯維和神經
五、神經末梢
六、大腦皮質
七、腦脊膜和血一腦屏障
八、神經幹細胞
第三章 正常人體形態結構
第一節 人體的骨骼
一、骨的化學成分和物理特徵
二、全身骨的名稱及數目
三、骨與骨之間的連結
第二節 頭部
一、顱部
二、面部
第三節 脊柱和四肢
一、脊柱
二、四肢
第四節 頸部
第五節 胸部
第六節 腹部
一、腹部的分區
二、腹壁的結構
三、腹膜和腹膜腔
四、腹腔器官
第七節 盆腔和會陰部
一、泌尿系統器官
二、生殖器官
三、盆腔內消化器官
第四章 人體正常生理功能
第一節 細胞的基本功能
一、細胞膜的化學組成和基本分子結構
二、細胞膜的跨膜物質轉運功能
三、細胞膜的生物電現象
四、肌細胞的收縮功能
第二節 機體的內環境
一、機體的內環境
二、血液與內環境穩態
第三節 生理功能的調節
第四節 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
一、基礎代謝
二、體溫
第五節 血型與輸血
第五章 人體常見的病理形態改變
第一節 細胞和組織的適應性反應
第二節 細胞和組織的損傷及修復
一、細胞、組織損傷的原因
二、細胞和組織損傷的形態學改變
三、細胞老化
四、損傷的修復
第三節 炎症
一、炎症的原因
二、炎症的基本病理變化
三、炎症的局部表現和全身反應
四、炎症的類型
五、炎症的經過和結局
第四節 局部血液循環障礙
一、充血
二、出血
三、血栓形成
四、栓塞
五、梗塞
六、水腫
第六章 人體病理生理的基本過程
第一節 水、電解質代謝紊亂
一、水、電解質平衡的調節
二、水、鈉代謝紊亂
三、鉀代謝紊亂
第二節 酸鹼平衡和代謝性酸中毒
一、正常平衡的調節
二、代謝性酸中毒
第三節 缺氧
一、常用的血氧指標及其意義
二、缺氧的原因和類型
三、缺氧時機體的功能代謝變化
第四節 發熱
一、發熱的原因和機制
二、發熱時機體的主要機能和代謝改變
三、發熱的利弊
四、發熱的處理原則
第五節 應激
一、應激時激素和神經遞質的變化
二、應激時的物質代謝變化
三、應激時機體的機能變化
第六節 休克
一、休克的分類
二、休克的分期與發病機制
三、休克的防治原則
第七章 常見的醫學病原生物
一、常見的致病細茵
二、常見的致病病毒
三、常見的真菌性疾病
四、衣原體、支原體、螺旋體、立克次體
五、常見的人體寄生蟲
第八章 人體的免疫反應
第一節 免疫系統的組成
一、免疫器官
二、免疫細胞
三、免疫系統的功能
第二節 免疫分子
第三節 免疫應答
一、免疫應答的過程
二、B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應答
三、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應答
四、免疫應答的調節
第四節 特異性免疫防治
第五節 超敏反應
一、I型超敏反應(速髮型變態反應)
二、Ⅱ型超敏反應(細胞毒型)
三、Ⅲ型超敏反應(免疫複合物型)
四、Ⅳ型超敏反應(遲髮型超敏反應)
第六節 腫瘤免疫
一、腫瘤抗原
二、機體抗腫瘤免疫的機制
三、腫瘤的免疫學檢測
第七節 移植免疫
一、移植排斥反應的機制
二、移植排斥反應的預防
第九章 藥物與機體間的相互作用
第一節 藥物的基本作用
第二節 藥物作用機制
第三節 藥物在體內_的過程
第四節 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
一、藥物方面的因素
二、機體方面的因素
三、合理用藥的原則
第二篇 臨床醫學
第十章 呼吸系統常見疾病
第一節 呼吸系統結構與功能特點
一、呼吸系統的基本結構
二、呼吸系統的主要功能
第二節 呼吸系統疾病常見的症狀
第三節 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查
第四節 呼吸系統疾病的防治
第五節 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
一、普通感冒
二、慢性支氣管炎
三、肺炎
四、支氣管哮喘
五、呼吸衰竭
第十一章 循環系統疾病
第一節 循環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一、心臟的解剖結構
二、心肌的電生理特性
三、心臟的泵血功能
四、心臟的神經體液調節]
第二節 循環系統疾病的診查
一、心血管系統疾病常見症狀
三、輔助檢查
第三節 心血管疾病的分類
第四節 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基本原則
第五節 常見的心血管疾病
一、心律失常
二、高血壓病
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四、風濕性心瓣膜病1
五、感染性心內膜炎
六、心肌炎
第十二章 消化系統常見疾病1
第一節 消化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特點
一、食管
二、胃腸道
三、肝臟與膽囊
四、胰腺
五、消化系統的生理特點
第二節 消化系統疾病的症狀與
檢查
一、常見的症狀
二、實驗室檢查
三、其他輔助檢查
第三節 消化系統常見疾病的防治原則
一、消化系統的常見疾病
二、消化系統疾病的治療j
第四節 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
一、胃炎
二、消化性潰瘍
三、膽囊炎和膽結石
四、闌尾炎
五、胰腺炎
六、腸炎
七、痔
八、肝硬化
第十三章 泌尿系統常見疾病
第一節 腎臟的結構與功能特點
一、腎臟的基本結構
二、腎臟主要生理功能
第二節 常見症狀與體徵
第三節 泌尿系統疾病的輔助檢查和防治原則
一、泌尿系統疾病的輔助檢查
二、腎臟疾病的防治原則
第四節 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
一、腎小球腎炎
二、尿路感染
三、尿石症
四、腎功能衰竭
第十四章 血液與造血系統疾病
第一節 血液系統結構與功能特點
一、造血組織與造血功能
二、血細胞生成及發育
三、血細胞及其功能
第二節 血液病的特點及臨床表現
一、血液病的特點
二、血液病常見的臨床表現
第三節 血液系統疾病的範圍及分類
第四節 血液病的實驗室檢查
一、一般血液檢查
二、骨髓檢查
……
第十五章 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
第十六章 風濕性疾病
第十七章 神經系統疾病
第十八章 精神疾病
第十九章 五官科疾病
第二十章 皮膚保健與常見的皮膚性病
第二十一章 生殖系統疾病
第二十二章 常見的傳染性疾病
第二十三章 腫瘤
第二十四章 中醫中藥基本概念
第二十五章 常用的影像診斷方法及適應證
第二十六章 徒手急救醫學
第三篇 預防醫學
第二十七章 預防醫學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臨床常用的化驗指標及其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