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中文摘要,外文摘要,
內容簡介
《現代與後現代之間的文明批判——博托·施特勞斯作品研究》一書,繫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博士生導師謝建文教授多年研究工作的結晶。博托·施特勞斯在左派啟蒙的語境中開始其文學生涯。直至八十年代早期,其劇評、隨筆和敘事文本思想上仍明顯受到阿多諾等哲學家的影響。
全書共分7章,探討德國作家博托·施特勞斯作品中的社會文化批判性、文學藝術觀、浪漫主義淵源、神話因素和後現代視角等。就目前國內的施特勞斯研究而言,該論著的解析詳盡而深入。
圖書目錄
引論
第一節 作家生平與創作
第二節 姿態與認識
第三節 批評概述
第四節 論綱索引
第一章 批判的鋒芒
第一節 歷史、社會與個體面前的沉思
第二節 大眾媒體與技術批判
第三節 語言批判的力量
第二章 美學之維
第一節 戲劇批評與戲劇實踐
第二節 敘事與隨筆作品中的時間構形
第三節 文學觀與藝術觀
第四節 美學之態
第三章 浪漫主義文學源流
第一節 直接呈現
第二節 技法借鑑
第三節 詩學觀變奏
第四節 主題承續關聯
第四章 神話之思
第一節 片羽與鱗爪
第二節 《伊塔刻淨作為個案
第五章 後現代主義因子
第一節 關係略引
第二節 德國文學中的後現代主義
第三節 施特勞斯——後現代作家?
第六章 思想基質
第一節 “68抗議運動”
第二節 阿多諾的遠與近
第三節 福柯的啟引
第四節 邁向肯定
第五節 保守主義傳統的意義
第六節 “右的想像力”
第七章 結論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後記
中文摘要
摘要
博托·施特勞斯在左派啟蒙的語境中開始其文學生涯。直至八十年代早期,其劇評、隨筆和敘事文本思想上仍明顯受到阿多諾等哲學家的影響。正是基於批判理論的立場,作家主要對電視媒體和技術的“全面統治”提出了尖銳的批判。但在《伴侶,路人》中,他即已明確表示要告別而且也似乎在一步步告別辯證法。他追尋社會中心性思想之外的秩序,謀求“重又與那長長的不變的時間”相接,並向始源、往昔和記憶回溯。精英性的文學和藝術其時被視為對現時的超越或被當作抵禦當代性滲透和反抗“電視統制的公共性暴政”的手段。...>> 詳細
博托·施特勞斯在左派啟蒙的語境中開始其文學生涯。直至八十年代早期,其劇評、隨筆和敘事文本思想上仍明顯受到阿多諾等哲學家的影響。正是基於批判理論的立場,作家主要對電視媒體和技術的“全面統治”提出了尖銳的批判。但在《伴侶,路人》中,他即已明確表示要告別而且也似乎在一步步告別辯證法。他追尋社會中心性思想之外的秩序,謀求“重又與那長長的不變的時間”相接,並向始源、往昔和記憶回溯。精英性的文學和藝術其時被視為對現時的超越或被當作抵禦當代性滲透和反抗“電視統制的公共性暴政”的手段。...>> 詳細
然而,有意識地趨近辨證法之外的精神道路,並不意味著對批判精神的離棄。施特勞斯依然處於審美現代派的傳統中。其晚近的隨筆同樣可覺出理性和文明批判的脈動。作家在以美學方式抵抗啟蒙話語的過程中,欲憑藉文學藝術復振現代精神生活中為工具理性所遮蔽的人文理性。 後現代於施氏思想的影響亦值得關注。最初的那些劇評文字里便有自福柯處習得的理論和方法的嘗試性運用。非連續性和多樣性的後現代思維已化入施特勞斯的美學反思和敘述方案。作家仍其引證的理論觀點相互辯駁,不以一統性的元語言為務,追求復調性或自家文本的矛盾性。但是,儘管與後現代間存在親合性,他仍試圖“逃避”那些欲借啟蒙或理性批判而“與現代派傳統徹底決裂的理論的誘引”。
施特勞斯與浪漫派的關聯,主要見之於《年輕人》。它們體現為對浪漫主義靈感之源的變異處理、對某些表現技法的繼承和對弗·施萊格爾與諾瓦利斯之 “進步的無限詩”的轉化。
批判理論、後現代思維和早期浪漫主義詩學觀的影響,交集於施氏散文類作品中拒絕的、失落的美學方案。後者一方面企圖阻抗文學和藝術的消費性以及現代消費、媒體和信息社會中大眾媒體和技術的“全面統治”,另一方面關涉文化記憶的失落、被擊敗的個體或分離與挫敗的經驗。反思性可視作施氏創作的本質性結構原則,互文性於作家的文本、尤其是於八十年代中期以後的隨筆作品具有重要的意義,而片段化的寫作方式,也同樣是引人矚目的技法。施特勞斯形式意識強烈,但與先鋒派的新形式試驗間自劃了界限。
收起
施特勞斯與浪漫派的關聯,主要見之於《年輕人》。它們體現為對浪漫主義靈感之源的變異處理、對某些表現技法的繼承和對弗·施萊格爾與諾瓦利斯之 “進步的無限詩”的轉化。
批判理論、後現代思維和早期浪漫主義詩學觀的影響,交集於施氏散文類作品中拒絕的、失落的美學方案。後者一方面企圖阻抗文學和藝術的消費性以及現代消費、媒體和信息社會中大眾媒體和技術的“全面統治”,另一方面關涉文化記憶的失落、被擊敗的個體或分離與挫敗的經驗。反思性可視作施氏創作的本質性結構原則,互文性於作家的文本、尤其是於八十年代中期以後的隨筆作品具有重要的意義,而片段化的寫作方式,也同樣是引人矚目的技法。施特勞斯形式意識強烈,但與先鋒派的新形式試驗間自劃了界限。
收起
外文摘要
AbstraktDie literarische Laufbahn von Botho Strau〓 hat im Kontext einer 〓 vonLinks angefangen. Bis in die frühen achtziger Jahre hinein sind seine Kritiken,Essays und 〓 Prosa deutlich durch das Denken von Philosophen wieAdorno usw. gepr〓gt. Gerade von der Kritischen Theorie ausgehend, übt er scharfeKritik vorwiegend an der "Totalherrschaft" des Fernsehens und der Technik.Gleichzeitig bekundet er jedoch schon in "Paare, Passanten" den Abschied von der"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