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戈湖群沼澤是國家重要濕地,鹽湖蘊藏著豐富的石鹽礦產資源,同時也有豐富的生物資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班戈湖群沼澤
- 北緯:31°13′—32°01′
- 東經:89°40′—90°40′
- 面積:111 600hm
濕地位置,濕地描述,氣候狀況,濕地生態,
濕地位置
濕地描述
為以藏北嵩草為主的沼澤類型。海拔高程4 600—4 700m。所在地綜合自然區劃屬青藏高原荒漠、半荒漠地帶(乾旱)羌塘高原區,本區位於班公錯—怒江構造帶,區域構造線方向為東西向或北西西向,受構造線控制形成許多斷陷盆地,發源於四周山地的河流匯入盆地低洼處,形成眾多閉流湖泊。湖盆為第四紀形成的,其沉積物在靠山麓地帶多為沖積砂礫,近湖由湖積物和部分沖積物構成。
湖群區由於強烈蒸發,湖水鹽分濃縮,含鹽量增加,一些湖泊演變成鹽湖,如東恰錯、徐果錯、茲格塘錯等,有些為鹹水湖,如巴木錯、蓬錯等。湖群區的河流進入盆地後,因地勢低平,流速驟減,水流漫散或排水不暢,加之潛水溢出帶的影響,在近山麓和沿河岸帶多形成沼澤濕地。
氣候狀況
本區屬羌塘高原亞寒帶半乾旱氣候區,氣候寒冷、乾旱,根據班戈縣氣象資料,年平均氣溫-1.2℃,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11.2℃,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8.6℃,極端最低溫-35.8℃,極端最高溫21.7℃;≥10℃積溫108℃,無霜期只有9天;多年平均降水量301.2mm,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7.3%;蒸發強烈,年平均蒸發量為2 006.2mm;光能資源豐富,全年日照時數為2 966.2小時,日照率73%;≥17.0m/s的大風日數達70.5天,極端最大風速可達34m/s。
濕地生態
盆地地形複雜,制約了地表水的分配,不僅在低洼地形成較大的湖泊,而且小湖泊更是星羅棋布。在地貌和水分狀況的影響下,發育的沼澤植被類型也較多。以藏北嵩草為主的沼澤植物群落多分布在地表濕潤的低平地或季節性積水的淺窪地;在湖濱或已沼澤化的較深窪地,則發育了杉葉藻、眼子菜等沼澤植被類型。這些沼澤植物群落的種屬組成、結構特徵、外貌形態與那曲沼澤區的植被類型基本一致。動物種類,特別是鳥類也與那曲沼澤區相似。
在土地利用方面,目前沼澤濕地主要作為放牧場。鹽湖蘊藏著豐富的石鹽礦產資源,可供開採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