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公錯-怒江縫合帶

班公錯-怒江縫合帶。該縫合帶延伸很長,西起日土班公錯,向西延出國境後大體沿喀喇崑崙南翼延展,與巴基斯坦科希斯坦主喀喇崑崙斷層帶相連;向東經改則、東巧、安多、丁青、八宿,大體沿怒江河谷延伸,直至中緬邊境,我國境內長達2500公里以上。但是蛇綠岩的分布比較零散,且呈面狀分布,即在很寬的範圍內均有零星的蛇綠岩分布,或許有幾條帶,反映了原來洋盆為一系列菱形小盆地的特點。由於洋盆發育時間短,大洋岩石圈發育不成熟,蛇綠岩組合往往不完整,保存也差。根據各種岩石地球化學的分析,所判別出的蛇綠岩的生成環境為上板塊上從弧前到弧後的小洋盆地環境;從地質環境分析,它位於岡底斯島弧的北側,應該屬弧後盆地的性質。

因此,它不是一個獨立的大洋盆地,它是與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的向北消減作用相伴生的;類似於今天的日本海與太平洋的關係。因此,該縫合帶不是大陸對大陸的縫合帶,而是島弧對大陸的縫合帶。在拉薩地體北部至少可分辨出三條蛇綠岩亞帶,即東巧-安多帶、江錯-蓬錯帶和申扎-納木錯帶;對這種分布格局的解釋目前還很不一致,一部分人認為所有的蛇綠岩帶都是由北部的東巧-安多的根帶向南沖斷推覆的結果;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除了一些沖斷推覆外,洋盆形成時本來可能就存在弧間、弧後等不同位置,申扎-納木錯帶蛇綠岩可能代表弧間裂谷盆地,蛇綠岩的組合及化學成分與東巧帶有著明顯的區別。由於洋盆小,發育不成熟,消亡掉的海洋岩石圈物質也少,因此,伴生島弧也不發育。為此,該縫合帶某些地段上找不到很好的標誌,但是,斷裂及伴生的剪下變形帶仍然是清楚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