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璣巷(珠璣巷(原名敬宗巷))

珠璣巷(國家AAAA級景區)

珠璣巷(原名敬宗巷)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珠璣巷,原稱敬宗巷,位於廣東省南雄市北部偏東,地處梅嶺與南雄市之間。唐開元四年(716年),張九齡奉詔開鑿大庾嶺路,梅關古道成為古代中原江南通往嶺南最重要的道路。而珠璣巷就在古驛道上,是古代中原人翻越梅嶺後到達嶺南的第一個商業重鎮。

珠璣巷是廣東僅有的宋代古巷古道,有“廣東第一巷”之稱,是中華民族拓展南疆的中轉地。從珠璣巷遷播出去的姓氏至今已達180多個,其後裔繁衍達7000多萬人,遍布海內外。珠璣巷被稱為廣府人的祖居之地,是中國三大尋根地之一,是廣府文化的發祥地,被譽為“中華文化驛站,天下廣府根源”。

珠璣巷人南遷後裔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清遠、三水、佛岡、新興、高要、高明、佛山南海番禺順德廣州、花都、從化、中山珠海、新會、江門、台山、開平、鶴山、恩平、東莞、增城、龍門、寶安、深圳、博羅、惠陽等28個市、縣,668個鄉(鎮)、村。

在粵北匯合多元文化中,南雄客家文化中的珠璣文化也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珠璣巷的鼎盛期是時期。古巷南起駟馬橋,北至鳳凰橋,全長1500多米,巷道寬4米多,用鵝卵石鋪砌而成。巷內有古樓、古塔、古榕、古橋、古建築遺址、湖水、池塘、小河等文物古蹟。珠璣古巷是國家AAAA級景區,1982年,珠璣巷被列為南雄市文物保護單位。

珠璣巷對於了解、學習我國民族遷徙、客家文化、宗祠文化及尋根文化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珠璣巷
  • 占地面積:約 3 km
  • 建築年代:唐、宋
  • 保護級別:南雄市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南雄縣人民政府
  • 景點級別:AAAA級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文物遺存,駟馬橋,南門樓,貴妃塔,沙水古寺,胡妃像,中門樓,張昌故居,北門樓,研究價值,歷史文化,珠璣得名,珠璣移民,傳說軼事,保護措施,旅遊信息,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秦統一嶺南後,當時廣東地區人口稀少,秦朝從中原遷來了數十萬移民,到公元2年,廣東人口有37.52萬人。秦漢時期,番禺城(今廣州)已成為我國南方重要的外貿口岸,但廣東經濟和人口分布的重心仍在粵北西江流域。人口分布的這種特徵與中原移民南遷廣東兩條路線有關:一是由湘桂走廊下西江,在高要、羅定等地定居,有的更南達雷州半島;二是經摺嶺的隘口順連江而下到達連縣、陽山等粵北一帶,形成漢代廣東的人口分布以粵北山地人口最多,西江流域次之。而珠三角地區一直到唐代都是人煙稀少、還沒有被開發的地區。秦漢時期,珠三角地區仍然是一片大海,今珠三角洲中部、廣州部分地區(包括廣州市中山四路秦漢造船工場遺址)當時仍然處於被海水淹沒的河口灣。到唐宋時期,珠三角經過長期的泥沙堆積,洲灘漸露,河網初具雛形。
珠璣巷的鼎盛期是唐、宋時期。唐開元四年(716年),張九齡奉詔開鑿大庾嶺路,拓寬路面,梅關驛道成為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嶺南的大道,凡人口遷移、軍隊調動、商旅往來、使節訪問等大都經過此道。珠璣巷是中原南遷氏族的駐足地和發祥地,在嶺南人文史上有重大影響。據史料記述,珠璣巷人向南遷移的史事從唐朝開始,但重要的遷移事件主要發生在北宋末期至元代初期的二百多年間,大規模的有三次,陸續個別南遷的有一百多次。
唐代末年,中原內地戰亂頻繁,不少氏族為避戰禍和自然災害,紛紛經江西南安(大余)越梅嶺南來,來到南雄珠璣巷居住數年或數十年,他們逐漸適應了嶺南地區氣候和生活習慣之後,才逐步南遷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其大片的荒灘並不斷增生的沼澤地成為南雄珠璣巷農業遷民的目的地。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舉南侵,戰禍遍及幾乎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史稱“靖康之難”。宋朝被迫南遷臨安(今浙江杭州),由此引發了中原族人的又一次大規模南遷,其中一部分南遷南雄珠璣巷。南宋末年,元軍大舉入侵,臨安陷落,南遷江南的中原族人又不得不再次南遷,擁進廣東、福建等地。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軍揮戈南下攻陷南雄、韶州,為避兵燹,那些於北宋末年及以後移居南雄的北方士民又於宋末元初繼續順北江南遷珠江三角洲。
這些南遷的漢人要先到政府設在珠璣巷的一個機構報到,領取憑照分赴珠江三角洲各縣安置,他們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建立起新的家園,並逐漸建立起聚族而居的村莊和圩鎮,今天被稱為廣東省聚寶盆的珠江三角洲,便是由他們開拓的。所以現今世代居住在珠江三角洲上的氏族,他們根據族譜和先代流傳下來的傳說,都承認自己的始祖是宋代時來自南雄珠璣巷的。
明代,梅嶺道上仍然一片繁忙,“庾嶺,兩廣往來襟喉,諸夷朝貢,亦於焉取道。商賈如雲,貨物如雨,萬足踐履,冬無寒土。南安人有驢背輦載絡繹,米、鹽、器用,多貨之所由出也”。除大量外國商品和嶺南物品北運外,江浙商人亦“竊買絲綿、水銀、生銅、藥材等一切通番之貨”,亦由贛越大庾嶺“抵廣變賣”。清代,梅嶺道仍“為江廣襟喉,南北之官軺,商賈之貨物,與夫諸夷朝貢皆取道於斯”。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實行海禁,廣州成為唯一通商口岸,全國各地商品都要集中在廣州出口,梅嶺道更趨繁榮。江西的粗布、苧麻、瓷器、藥材;浙江的絲織品、紙、扇子、筆、酒、棗子、皮貨、鹿肉、藥材、菸草以及福建的部分貨物都經梅嶺道而南運廣州。而域外各國進口商品更多150種之多,這些貨物與佛山鐵器、石灣陶瓷、蔗糖、廣紗、水果、魚花等其他“廣貨”運銷內地。民國時期,梅嶺道仍是粵贛省際貿易往來的中樞,贛米每年輸入粵省7500噸至1萬噸,粵鹽則行銷江西27縣,江西的香菇、紅瓜子、板鴨、桐油、中藥材、瓷器、木材、生豬、鎢砂等貨物,都經梅嶺道運銷廣州及港澳等地。
廣府人稱珠璣巷為“七百年前桑梓鄉”,明代嘉靖《廣東省志》引《南雄府圖經》說:“嶺上古有珠璣巷……今南海衣冠多其子孫。”據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載:“吾廣故家望旅其鄉從南雄珠璣巷而來”。清《廣東通志》云:“珠璣在南雄府保昌縣沙水寺前,相傳廣州梁儲霍韜諸望族,俱發源於此”。乾隆《南雄府志》說:“廣州故家巨族,多由此遷居。”明清纂修的廣州府各家譜記其祖先宋代輾轉來自珠璣巷的比比皆是。據對家譜、方誌等有關資料的統計和實地調查結果顯示,珠璣巷南遷的姓氏150多個,移民家族有797支之多。在珠江三角洲,名喚珠璣的街巷很多,江門新會城區有珠璣里,廣州有珠璣路,東莞有珠璣街,南海九江有珠璣岡,都是為紀念故鄉南雄珠璣巷而得名。

建築格局

珠璣巷南起駟馬橋,北至鳳凰橋,有三街四巷,即珠璣街、棋盤街、馬仔街;洙泗巷、黃茅巷、鐵爐巷、臘巷。巷道用鵝卵石和花崗石砌成,路面寬4至5米。巷內的古樓、古塔、古橋、古祠、古榕、古建築遺址猶存。巷內曾經是五戶一樓,十戶一閣,兩旁的酒肆飯館、店鋪客棧鱗次櫛比。

文物遺存

駟馬橋

駟馬橋,又稱沙水橋,坐落在珠璣古巷南門樓約百餘米處,該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歷史。

南門樓

南門樓位於珠璣古巷南端入口處,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民國十六年(1927年),縣人重新修葺南門樓時,在樓門上方嵌鑲兩塊石刻,一日“珠璣古巷”,二日“祖宗故居”。南門樓基為麻石所砌,紅朱柱,雙層古建築樓頂,上蓋綠色琉璃瓦。通高9.5米,門寬3.25米,門進深3.26米,拱門高4.85米。

貴妃塔

珠璣巷石塔,又稱貴妃塔,位於古巷鐘氏宗祠大門南側。據清代簡朝亮編纂的《粵東簡氏大同譜》載:“珠璣巷在今南雄府北三十里沙水村,路旁有鐵舍利一座。”該塔始建於宋末,被兵毀。元代至正十年(1350年)重建,置放在一古井之上。

沙水古寺

沙水古寺位於古巷中段,前身為沙水院,建於宋德祐元年(1275年),其後改院為寺。古寺坐東朝西,建築物由南向北橫臥,為磚木結構。大殿堂前南北兩側建置鐘樓、鼓樓各一座,接著是第二座殿,兩旁為藏經閣、方丈和眾僧寢室,後面就是廚房和齋堂。整座寺院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清代前沙水古寺在南雄百餘間寺、庵、觀、廟、壇中頗有盛名。

胡妃像

珠璣巷人為懷念宋度宗胡氏嬪妃,在古巷裡豎有一座漢白玉胡妃雕塑像。像高2.2米,基座高1米許。在基座內鑲嵌一碑刻,文日“胡妃像”,為原中共廣州市委書記、珠璣巷人南遷後裔歐初先生所題。

中門樓

中門樓原稱翔鳳坊樓。久圮。樓由東向西橫臥,全長6.55米,其中巷門寬2.8米,拱門高3.3米,門進深2.9米,通高7.6米。樓為磚石結構,上蓋草綠色琉璃瓦,白牆,二牆襯朱紅柱,整座門樓古樸雅潔,頗有古建築藝術風韻。

張昌故居

張昌故居始建於唐,宋初重建,歷代均修葺。故居建築面積675平方米,為四合院仿唐、宋建築,由前門、中堂、後廳、南北迴廊所組成。在大院後兩則置假山景觀。張昌故居南北迴廊牆上鑲嵌著98塊碑刻,形成一個書法石刻文化長廊。

北門樓

北門樓坐落在古巷北面連線埠。該樓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樓為麻石砌基,火磚牆到棟,朱紅柱,綠瓦。在樓頂中心處置一寶葫蘆,兩側為龍頭。通高8.6米,拱門寬3.23米,門高4.1米,門進深3.05米。整座樓閣顯得古樸雅致,頗有明末清初建築特色,與沙水河上的鳳凰橋遙遙相望。

研究價值

珠璣巷是中國三大尋根地之一,被譽為“中華文化驛站,天下廣府根源”,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嶺南古驛道上的一個商業重鎮,是中華民族拓展南疆的一個中轉地,也是當今數千萬廣府人及海外華僑的發祥地和祖居地,在嶺南人文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影響。當年,珠璣巷的住戶又再南遷到珠三角地區乃至港澳及海外,從珠璣巷遷播出去的姓氏至今已達一百八十三個,其後裔繁衍約八千多萬人,形成了以粵語為語言體系的廣府民系,同時也開創了燦爛的廣府文化,是廣府人的發祥地、廣東僅有的宋代古巷古道,有“廣東第一巷”之美譽。
珠璣巷(珠璣巷(原名敬宗巷))
中原文化經珠璣巷南下,遭遇了戰亂、流離、洗劫,已經不再是那種高堂講經、學在官府的文化。中原文化到嶺南之後,與廣大人民求安寧、求生存、開拓家園、安居樂業的社會心理融會在一起,更加講究「經世致用」,是一種「行動哲學」。嶺南的一大批哲學家、思想家、學問家,都崇奉「經世致用」。余靖容閎鄭觀應康有為梁啓超孫中山朱執信等傑出人物成了珠璣巷的驕傲。
孫中山的先祖在元末明初時期,由浙江杭州舉家徙居南雄珠璣巷,後遷居到東莞市長安鎮上沙村,再遷到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

歷史文化

珠璣得名

珠璣巷本叫敬宗巷。據《直隸南雄州志》、明代屈大均《廣東新語》和中山黃慈博《珠璣巷民族南遷記》的記載所述,珠璣巷得名,始於唐張昌。張昌家族七世同居,唐敬宗寶曆元年(825年),朝廷為表彰其孝義,賜珠璣絛環以旌之。為避敬宗廟謚,敬宗巷便改稱“珠璣巷”。珠璣巷得名有近千年歷史,因此人們稱之“珠璣古巷”。
珠璣巷(珠璣巷(原名敬宗巷))
也有認為南雄珠璣巷由北宋都城開封府的一條巷名移植而來。建炎三年(1129年),隆祐太后率部分官吏士民進入江西,曾在嶺北的虔州停留一年。隆祐太后返回臨安時,跟隨她逃亡的官員既不能同去臨安又不能回到已被金兵占領的中原地方去,只好越過大庾嶺尋找安身之地。嶺南是金兵鐵蹄未曾到過的地區,但是前路茫茫,他們又不敢貿然深入“南蠻煙瘴之地”,故而從梅關下來之後,就在南雄境內古驛道旁的沙水村暫住下來。這些人因戰亂被迫離鄉背井,對中原故土眷戀不忘,有人就把老家開封府祥符縣珠璣巷的名稱用來稱呼新居留地,於是便有了南雄珠璣巷。

珠璣移民

唐、宋末年,中原(河南一帶)內地戰亂頻仍,不少氏族為避戰禍和自然災害,紛紛經江西南安(大余)越梅嶺南來。在古時,嶺南地區為煙瘴之地和官宦貶謫之所。這些先民在兵荒馬亂中,扶老攜幼,歷盡艱險,來到南雄珠璣巷。他們不熟悉嶺南各種情況,不敢貿然再南下,只好在此安頓下來,重新創業。居住數年或數十年,他們逐漸適應了嶺南地區氣候和生活習慣之後,才逐步南遷珠江三角洲。故那裡的許多名人望族,都把珠璣巷稱為“七百年前桑梓鄉”。
珠璣巷人向南遷移的史事從唐朝開始,但重要的遷移事件主要發生在北宋末期至元代初期的二百多年間,大規模的有三次,陸續個別南遷的有一百多次。根據眾多的嶺南姓氏族譜記載,從珠璣古巷南遷到珠江三角洲,然後又遷徙到港澳和海外。從珠璣巷遷播出去的姓氏至今已達180多個,其後裔繁衍達7000多萬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清遠、三水、佛岡、新興、高要、高明、佛山南海番禺順德廣州、花都、從化、中山珠海、新會、江門、台山、開平、鶴山、恩平、東莞、增城、龍門、寶安、深圳、博羅、惠陽等28個市、縣,668個鄉(鎮)、村。

傳說軼事

風凰橋的由來
民間傳說,古時里仁田心村有位聰明伶俐的少女,姓鐘,名鳳妹。她父母早年病亡,與長兄相依為命,跟著長兄在橋頭古榕下賣茶和小食。有次見一人家娶親路過這裡,看到鼓樂隊吹吹打打,熱鬧非常。她從花轎紅布簾縫隙中,看見俊俏的新人戴上漂亮的鳳冠,象美麗的鳳凰十分羨慕。她心底里想,自己名為鳳,如果能成為鳳凰該多好啊。從此以後,她不顧家人反對,決心終身不嫁,省吃儉用,把節省的錢存起來。在柏歲那年,她請來石匠,在鳳凰橋頭豎一牌坊,囑咐石匠精雕細鑿一隻石鳳凰,置放在牌坊頂端上。牌坊石和鳳凰都雕鑿好了,鐘鳳妹請人擇日落成。這天,黃道吉日來臨,鳳妹為豎牌坊心切,很早起床,盛裝打扮,親到現場主持豎牌坊儀式。碑坊剛豎起來,突然倒塌,鐘鳳妹被壓死在牌坊之下。在牌坊倒塌之時,只見一道閃光,石鳳凰騰空而起,往南方飛去。鄉人認為,鐘鳳妹已變成鳳凰,實現了她多年的夙願,故把這座橋稱為鳳凰橋。距橋邊較近那個村莊,人們稱為“鳳凰橋村”。
胡妃避難傳說
相傳南宋度宗鹹淳年間,因奸臣賈似道陷害胡妃,胡妃逃出宮殿,流落江湖,行至臨安(杭州)錢塘江畔,恰遇從南雄珠璣巷到臨安經商的黃貯萬。“萬見女貌美,稍以意挑之,女即下船,與萬言娓娓不已,願托以終身之事,因載而歸。”事隔多年,家僕劉壯對黃貯萬不滿,跑到官府告發,官府啟奏朝廷,詔令血洗珠璣巷,緝胡妃問罪。眾人為避胡妃之禍,大批南遷珠江三角洲各地。胡妃見狀,為不牽連四鄉居民,即投井自盡,以免朝廷追究。後人為懷念胡妃,故在珠璣巷古井上置放石塔,以為紀念。

保護措施

1982年,珠璣巷被列為南雄縣文物保護單位。
2012年,南雄市珠璣古巷·梅關古道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旅遊信息

珠璣巷位於廣東省南雄市城北部偏東。
珠璣古巷

榮譽稱號

珠璣古巷先後獲得中華文化傳承基地、省統一戰線基地、廣東僑界交流基地、廣東省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廣東遊學旅遊示範基地、廣東省電影拍攝基地、廣東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廣東省歷史文化街區、韶關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榮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