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場村位於大方縣城北部15公里,大方至珠場公路15里處,大方至珠場油路通全村7個組,交通極為方便。
珠場村位於大方縣城北部15公里,大方至珠場公路15里處,大方至珠場油路通全村7個組,交通極為方便。
珠場村位於大方縣城北部15公里,大方至珠場公路15里處,大方至珠場油路通全村7個組,交通極為方便。村莊介紹資源優勢:小屯鄉有灌木林草地1357公頃,是牛羊的主要放牧地,有毒有害植物少,利用價值大,放牧時間長,從早春至初冬...
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2023年1月,入選《廣州市地名保護名錄(第一批)》。珠村的由來 珠村的始祖,最先落腳在蒼莽的大靈山一帶,這裡本有三個圓圓的、像珠子一樣的山岡,所以珠村最早叫“三珠崗”。隨著人口的增多和珠江的不斷變窄,村民往南遷居,開闢灘涂,在肥沃的沖積平原上,建起了新村莊。從中國傳統的...
朱坑村,位於廣東省豐順縣,屬小勝鎮,距小勝鎮中心7公里,距潭江鎮和梅州潭江大橋僅約8公里。距離溜隍鎮10公里(並為朱坑管理區轄7個自然村,珠坑塘、加東坑、朱氏坑、中渡、箭崗塘、深坑、竹溜。)於新中國成立初期置朱坑鄉,轄朱坑、小溪、荷坪、小勝、中社、大南、等村莊(現已全歸小勝鎮管轄)。現在...
1952年,建楊家灣區放珠場村。1954年,改楊家灣區放珠場鄉。1958年,改楊家灣區放珠公社。1959年,成立楊家灣公社放珠管理區。1962年,放珠公社劃歸撒拉溪區。1965年,恢復楊家灣區建制,播樂公社併入放珠公社。1984年,放珠公社改鄉,屬楊家灣區。1992年,楊家灣區撤併為2鎮、1鄉。1994年,畢節縣撤縣設市...
珠塘村地處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更合鎮東南面,東與大幕村委會毗鄰,南與平塘交界,西與省道高銅線接壤,北與更樓居委鄰接,下轄8條自然村,7個經濟社,總面積21平方公里,人口2760人,總戶數757戶,山地總面積19925畝,其中綠色自然生態山林面積占11000 畝,耕地面積4834畝,魚塘1283畝,村級集體經濟年均總收入17...
珠嶺村 珠嶺村,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縣閘口鎮下轄 村。
《永樂大典》卷一萬一千九百載:“珠,來自舶上,土產不多。劉漢時置媚川都以采之,至宋而廢……東莞縣地面生產鴉螺珍珠。又張珪續言:本縣地名後海、龍岐及青螺角、荔枝莊共二十三處,亦有珠母螺出產。”該村旁的龍岐即其中之一,舊時曾經作為采珠場。東山珍珠島出產的海水珍珠珠材大、圓度好、瑕庇少、...
畜牧廠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廣南縣五珠鄉五珠行政村,屬於山區。該村距離村委會2.10 公里,距離鄉政府2.10公里,國土面積1.74平方公里。人口 該村適宜種植玉米稻穀等農作物。有耕地102.00畝,其中人均耕地3.00畝;有林地640.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戶,有鄉村人口36人,其中男性15人,女性21人。其中...
珠沖村位於廣東省北部韶關與郴州交界處,行政區域隸屬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三溪鎮仕坑大隊珠沖村,村民約約有300人,主要以農民為主,姓氏上基本為何姓。外出務工人員集中於珠江三角洲地帶,村民素質良好,受教育程度較高,其村民畢業院校包括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藥學院、廣東中醫...
2011年末,珠珊鎮有農業技術推廣站1個、科協1個、老年科協1個。文化體育 2011年末,珠珊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6個,各類圖書室(含農家書屋)29個,藏書6萬餘冊。2011年末,珠珊鎮有中學運動場1個,政府駐地、學校有籃球場、桌球室和健身器材等體育設施;58%的行政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
珠六坪 珠六坪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地名,因該村地坪原長滿豬肚木,人們習慣用此樹木蓋豬圈養豬,當地叫豬六[碌音]木,建村時取名豬六坪,後雅化為珠六坪,故名。歷史沿革 歷史地名,不再使用。地名含義 珠六:即方言豬碌,圈養豬的豬欄。坪:平坦的場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