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瓏打眼器

玲瓏打眼器

玲瓏瓷為用透雕技法裝飾的瓷器。坯體花紋透雕後,通體施薄釉,洞眼亦得以抹平,稱為“玲瓏”。光照下如花紋呈米粒狀拼綴而成,則稱“米花”或“米通”,俗稱“玲瓏眼”或“芝麻漏”。玲瓏打眼器為打造玲瓏眼的器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玲瓏打眼器
  • 定義:打造玲瓏眼的器械
  • 學科:陶瓷
雕玲瓏眼,玲瓏打眼器的發明過程,

雕玲瓏眼

傳統製作玲瓏眼的方法,是在乾坯上用金屬刀逐步將坯體鏤空,形成各種形狀的玲我眼,然後用筆讀玲瓏釉,填進眼中。逐步填滿,填時不宜過快,否則易起氣泡。
在雕填玲瓏眼的坯體上,進行著青花紋樣裝飾。陳設瓷一般採用手工描繪,其方法同青花裝飾,日用瓷則以機械代替手工,如盤、碗等類產品,已有打箍機,滾邊機,其方法同印花裝飾中的戳印花,轉印花。另外,根據產品用途要求,有的需要進行內外裝飾的。

玲瓏打眼器的發明過程

紅星廠研究決定,由余柏德、張水貴、秦風生、周雍濱等人成立玲瓏攻關小組。開始採用毛筆筒作試驗工具,在坯體上一隻一隻地用手工鑽出玲瓏眼。由於沒有掌握坯體乾濕的規律,鑽乾坯,坯開裂,鈷濕坯,坯又拿不出模。經過反覆思考,終於掌握了一個規律:鑽眼要在模型內面鑽,這樣,待坯體乾燥後,自會形成一隻完整的玲瓏坯體。接著又研究,既然用手工在模型內鑽眼可以成功,也可以採用機械鑽眼。大家又想到,採用機械鑽眼就需要做成一隻完整的銅質模型打眼具。由於當時參加攻關的人員都是搞成型出身的工人,對作銅質的打眼具沒有一點基礎,因此就在街上請來了一位銅匠黃祿壽幫助配合。但黃祿壽只懂打銅技術對焊接管子又一竅不通,後來又請來了既懂打銅又懂焊接的詹開保來配合,於是,一個負責打銅質模型外套,另一個負責把銅管子一根一根焊接上去,經過試驗與修改,可以一次打出幾十隻玲瓏眼來。這項重大的革新,於1958年8月獲得成功。經市科委組織鑑定,玲瓏打眼器是陶瓷行業中最新的創造發明,比手工提高工效30倍以上。此項目,曾獲得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頌發的《發明證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