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毒鮋

玫瑰毒鮋

玫瑰毒鮋,學名:Synanceia verrucosa (Bloch et J. G. Schneider, 1801),又稱腫瘤毒鮋,毒鮋科毒鮋屬的一種魚類。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台灣海域。繁殖方式為卵生。背鰭棘基部之毒腺有神經毒,足以使人致命,潛水時要特別小心。其貌不凡,偽裝、擬態功夫好,不易被發現。毒鮋外觀與鮋相似,但體裸出,只有少許鱗片。以小魚、甲殼類等為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玫瑰毒鮋
  • 拉丁學名:Synanceia verrucosa (Bloch et J. G. Schneider, 1801)
  • 別稱:腫瘤毒鮋、虎魚、石頭魚、拗豬頭、合笑、沙姜鱠仔、石頭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鮋形目
  • 亞目:鮋亞目
  • :毒鮋科
  • 亞科:毒鮋亞科
  • :毒鮋屬
  • :玫瑰毒鮋
  • 英文名:Stonefish, Reef Stonefish
形態特徵,生態習性,分布情況,經濟價值,

形態特徵

本魚體平扁,前部寬約等於體高。頭大,形狀不規則。口大斜裂近垂直。
玫瑰毒鮋
體無鱗,皮粗厚,身上有許多大小形狀不一之皮質突起。體色多變化,體側有3條寬橫帶,胸鰭前後各有一條弧狀寬紋,中間及外端則色淡。
背鰭連續,背鰭棘12~14,基部有毒腺,能分泌神經毒,足令人致命。體長可達40厘米。
體中長,體寬大於體高,尾部向後狹小。
頭寬大,扁平。眼小,上位,眼球稍突出頭背部;口中大,上位,嘴裂垂直,下頷上包覆上頷前方。上下頷具細齒,鋤骨及齶骨無齒。無鼻棘。
淚骨下緣具2叉形棘,外側具4稜,後上方具2短小叉狀稜。眶下稜中部具1較大骨突。第二眶下骨寬大,向後延伸至前鰓蓋骨前緣。前鰓蓋骨3棘,隱沒於皮膚下方。
玫瑰毒鮋
鰓蓋骨具2叉向稜,後端各具1棘,隱沒於皮膚下方。下鰓蓋骨及間鰓蓋骨無棘。顱骨棘與稜粗糙。側篩骨光滑,具1大眼前棘。額骨光滑,眶上稜高突,眼上無骨嵴,具眼上棘及眼後棘各1個。無鼓棘。眼間距無明顯額稜,無額棘,眼間距後方具1橫稜。頂骨光滑,頂稜外斜,具頂棘。
眼後至側線前端具蝶耳棘1個,微小;翼耳棘1個,高凸;後顳顬棘突明顯;肩胛棘1個,低平; 脈棘1個。前頷骨高凸,吻背後方橫凹;眼間距深凹;眼前下方具U形凹窩,眼後方各具1深窩,左右頂稜間微凹。
口緣具穗狀皮瓣;前鼻孔具管狀皮突;吻部、頭部腹側、頰部與鰓蓋散布肉瘤與皮瓣;眼上方具小皮突,下方皮突粗大;體及鰭上散布肉瘤與皮瓣。體無鱗,皮厚。側線不明顯。
背鰭起始於鰓蓋骨上棘前方上,硬棘與鰭條有鰭膜相連,硬棘部的基底長於軟條部的基底,硬棘大多被皮膜覆蓋,尖端露出,具硬棘 XII-XIV,軟條 5-7;臀鰭起始於背鰭軟條部前下方,鰭長度較背鰭軟條短,具硬棘 III,軟條5-6;胸鰭寬大,下側位,無鰭條分離,未達臀鰭第一硬棘,軟條17-19;腹鰭胸位,具硬棘 I,軟條4-5;尾鰭圓截尾。體色多變,通常與周遭環境顏色相似。

生態習性

本魚常停棲於礁區平台或碎石區,偽裝自己融入四周環境,伺機獵食魚類甲殼類
玫瑰毒鮋
海岸潮間帶至水下40米。
護理水溫:24~27;pH:8.1~8.4 比重:1.020~1.025
最大體長:40厘米
棲息深度:3 - 40米
棲息環境:礁區
棲所生態:
棲息於近海底層潮間帶水域,常潛伏於洞穴、礁隙、海藻叢或埋於砂中,水深1-20m。通常獨居或以小群體出現。體帶和色彩與周圍環境相似,適於隱蔽,很少活動。為毒性最強的刺毒魚類之一。
玫瑰毒鮋玫瑰毒鮋
被刺傷後產生嚴重症狀,急性劇烈陣痛,創口局部發白,繼而青紫、紅腫、灼熱,持續數天,痛狀有如燒灼和鞭抽感,難以忍受,以致失去知覺。患處麻痹,一定距離外有觸痛,或整個肢體麻痹腫脹,創口腐爛。
全身症狀有心律衰弱、精神錯亂、痙攣、神經絮亂、噁心、嘔吐、淋巴結炎腫、關節痛、呼吸困難、驚厥以至死亡。刺傷事故一般發生魚礁隙洞穴中誤觸摸魚蝦,踩到或處理魚貨時被刺。
毒器由鰭棘、鰭棘膜、頭棘和毒腺組織構成。鰭棘每側各具1前側溝,前側溝自鰭棘基部通至端部,溝內毒腺組織肥大,囊狀,擴突於溝外,毒腺組織長約為溝長2/5。毒液為外毒素,能被加熱或胃液破壞。
頻危狀態:不在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頻危名單中。

分布情況

世界分布: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
地理分布:紅海東非法屬玻里尼西亞,北至琉球小笠原群島,南至澳洲昆士蘭省。
其他分布:日本奄美大島以南。

經濟價值

漁業利用:
均作下雜魚或製成魚粉。
除學術研究外,經濟價值不大。
烹飪:
在日本為食用魚對象,由於毒性過猛不作為大眾食用魚,可在沖繩縣少部分飲食店見到。
垂釣:
多隱藏在淺珊瑚礁區及泥沙底,可用普通餌釣,也可使用仕掛式釣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