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顧左右而言他

王顧左右而言他

《王顧左右而言他》是這一句出自文學作品《孟子·梁惠王下》,本意是指:齊宣王環顧左右的人,把話題扯到別的事情上了。如今成為了大家常用的成語。指扯開話題,迴避難以答覆的問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王顧左右而言他
  • 創作年代:東周-戰國時期
  • 作品出處:《孟子·梁惠王下》
  • 文學體裁:語錄體散文
  • 作者:孟子及其學生
  • 國家魯國
  • 治國思想:民本仁政 民貴君輕 尊王賤霸
作品原文,詞語注釋,作品譯文,主要內容和啟示,賞析,作品出處,人物簡介,創作背景,

作品原文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則凍餒(něi )其妻子,則如之何?”
王曰:“棄之。”
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
王顧左右而言他。

詞語注釋

  1. 謂:對……說。
  2. (王臣) 之:的。
  3. 托:託付。
  4. 妻子:妻子和兒女。
  5. (有托其妻子與其友而楚游者) 之:到……去。
  6. 比:等到。
  7. 反:同“返”,回來。
  8. 凍:使……凍,受凍。
  9. 餒[něi],使.......飢餓,挨餓。
  10. 如之何:對他怎么辦?
  11. 棄:拋棄,此指絕交。
  12. 士師: 古代的司法官。士師之下有鄉士遂士等屬官。後一個“士”當指士師的下屬。
  13. 治:管理。
  14. 已:止,這裡指罷免
  15. 四境:國家。
  16. 顧:回頭看,這裡指環顧。
  17. 左右:身邊的的人 此指近臣。

作品譯文

孟子對齊宣王說:“(假如)大王有一位臣子,將妻子兒女託付給朋友,自己到楚國去遊歷。到了他回來的時候,他的朋友卻使他的妻子兒女挨餓、受凍,那么對他怎么辦?”
齊宣王說:“和他絕交。”
孟子說:"(假如)司法官不能管理好他的下屬,那么對他怎么辦?”
齊宣王說:“罷免他。”
孟子說:“一個國家沒有治理好,那么對他(君王)怎么辦?”
齊宣王環顧周圍的大臣,把話題扯到別的事情上了。

主要內容和啟示

本文主要寫了孟子在與齊宣王的討論中巧妙的詰難對方,使齊宣王認識到把國家治理好是自己對百姓應付的責任的故事,顯示了孟子的機智勇敢,反映了他心懷天下的民本、仁政思想。
啟示:在進行批評教育的時候,既要觀點正確,又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時間接的批評比直接的批評要有效得多。

賞析

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文章。尤其是最後“王顧左右而言他”一句,真是生動傳神,成為了大家常用的成語。
孟子採用的是層層推進的論證法,從生活中的事情入手,推論到中層幹部的行為,再推論到高級領導人的身上。逼齊宣王毫無退路尷尬不已,也就只有“王顧左右而言他”的份了。從小到大,從遠到近,用類比的方法來寫。
孟子本身倒不一定非要出齊宣王的洋相,不過是因為他老東推西擋,東扯葫蘆西扯瓜,不肯表態實施仁政,所以激他一激,逼他一逼,迫使他思考如何抓綱治國,作出選擇罷了。
所以,孟子的言談和論辯術固然厲害,但我們如果要學習使用,也有一個運用的對象和場合問題需要注意。
故事精彩凝鍊,情趣盎然,雖無一字涉及形象,可是一段讀畢,人物性格便躍然紙上:一個是天真爛漫,毫無戒備,一個是老謀深算,巧設機關;一個是下好套子,步步誘進,一個是不知就裡,直奔陷阱。
替朋友照料家眷,卻凍餓朋友妻兒怎么辦?絕交!為官一任,卻不能管好下屬怎么辦?撤職!身為君王,卻使國家陷入混亂怎么辦——廢除……話到嘴邊,齊王一個激靈,明白了孟子的用心。他懸崖勒馬,東張西望,把話題引到別處——王顧左右而言他。
可是,那句潛台詞已昭然若揭,生動傳神地寫出齊宣王毫無退路的尷尬和胸無城府的可愛。齊王之呆,贊孟子之智,和他面對君王的勇氣,被後人所傳頌。
其實更可感嘆的,是在遙遠的古中國,“士”階層曾經有過的風光與尊嚴。“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離開特定時代,孟子推崇並可以自詡的“大丈夫”只能是不可企及的夢想。所以,我們不該小視了橫遭愚弄的齊王,是他的天真、寬容以及狼狽,成就了夫子的雄辯之名。

作品出處

本文選自《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週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本文表現出孟子在論辯時很講究策略,同時告訴我們: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人物簡介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漢族,戰國鄒(今山東省鄒城市)人,中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政治上,他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學說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
相傳他是魯國姬姓貴族公子慶父的後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是孔子孫子的學生。
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對儒術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較為偏激。加封為“亞聖公”,被後世尊稱為亞聖。其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遊歷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希望追隨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歷時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最後他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創作背景

孟子主張仁政,孟子說過:民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種民本思想。《孟子》七章多有論述事實上戰國時代各諸侯忙於稱霸,沒多少閒工夫來考慮百姓利益,反而加重對人民壓迫與剝削。今孟子要站齊王面前,推行(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