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秀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太原西南郊25公里處,晉祠鎮王郭村西北部,距晉源新城3公里,其南鄰北齊婁睿墓、隋代虞弘墓,與正在開發的張氏祖祠台駘廟近在咫尺,西鄰舊晉祠公路,東與大運高速公路接壤,交通十分便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王郭村明秀寺
- 地理位置:山西太原
- 開放時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著名景點:北齊婁睿墓
隋代虞弘墓
概括,附圖,
概括
明秀寺旁原有晉水支渠流經,寺中古樹參天,殿宇參差,景致幽雅。寺院中殿廊前右側的《重建明秀寺記》所載:……引以晉水、植以宜木,高恬浪靜、光月樹影、參差蕩漾,所謂秋月寒潭者邊。“明秀”寺名取義於此。
明秀寺院建築多以綠琉璃瓦蓋頂,俗稱“琉璃寺”。寺廟創建於漢朝,距今至少上千年歷史,是中國最早的佛教寺廟之一。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毀於兵火,後重建。整個寺院占地1144平方米,現存正殿內塑金妝三世佛(即前世佛、釋迦牟尼佛和彌勒佛),旁邊塑有四脅侍和二力士,都為明代泥塑作品,距今約有500年歷史。泥塑背襯金龍盤繞五彩佛光,其雕塑手法細膩、色彩鮮艷,壁畫精美絕倫,這些都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文革”以前明秀寺規模宏大,據明嘉靖三十八年《重修明秀寺記》碑文記載,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邊將失守,北狄入寇,經兵火,而寺為煨燼矣。”後經一庵和尚"舍錢帛獨立復修。復修後的明秀寺,坐西朝東,三進院落,中軸線上有山門殿、天王殿、中殿和大殿,兩側是配殿和禪堂。另外還有鐘鼓樓。
山門殿,佛寺的大門稱為山門。一般寺院有三個門,此寺也不例外,這三個門象徵“三解脫門”,即空門(佛教各詞。佛教宣揚“諸法皆空”,以悟空為進入涅槃之門,故稱佛教為“空門”)、無相門、無願門。把中間這座門蓋成殿堂式,俗稱山門殿。殿內塑有兩個金剛力士,左稱密跡金剛,右稱那羅延金剛,是手舉金鋼杵(杵為古印度兵器)守護佛法的二天神。《封神演義》中想使這二位金剛漢化,就說他倆是鄭倫、陳奇死後封神而成哼哈二將。因此,人們稱這兩位金剛為哼哈二將。山門殿兩側是鐘鼓樓。其中鐘樓於明嘉靖三十八年重修,據重修碑文記載:“鐘樓一座,高三丈許,上懸鳴鐘。”
天王殿五間,殿堂是我國寺院中重要屋宇的總稱。一般地說,殿是供奉佛像以供瞻仰禮拜的處所,堂是僧眾說法行道和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其名稱按其用途而定,或按其所供奉的主要佛像而定。拿這座大殿來說吧,由於內供四像,肥頭大耳,袒胸露腹,咧嘴而笑,誰看了都難免捧腹大笑。他就是有名的彌勒佛,俗稱大肚子彌勒佛。
在天王殿兩邊貼牆那四個高大塑像,是四大天王,也叫四大金剛,本是古印度神話中的"神"。那白臉的叫“東方持國天王”,青臉的叫“南方增長天王”,紅臉的叫“西方廣目天王”,綠臉的叫“北方多聞天王”。在彌勒佛背後,還有一尊身穿盔甲,手執“金剛杵”的塑像,叫韋馱天神。正中為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左側為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側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兩旁是十八羅漢。這些像在文革中已毀。現今殿內的彌勒佛,原在天王殿,由於天王殿毀才移置於此。殿中的善財和龍女,是從觀音殿移來。除此外,殿內尚保留一尊一庵和尚的肖像,算是珍貴文物。
大殿五間,琉璃瓦蓋頂,內供五方佛,佛教則稱做"密教五大,即:東方阿(門+眾)佛,南方寶生佛,西方彌陀佛,北方成就佛,中央毗盧佛。
原第一進院落,北面的配殿叫觀音殿,殿中供三大士,從左到右是:文殊菩薩、觀音菩薩和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前面的脅侍,一個是善財,一個是龍女。兩側是十八羅漢。佛家管這種布局叫做十八羅漢朝觀音。南面的配殿叫地藏殿,正面供地藏菩薩,左右兩側是十殿閻君。地藏兩邊站著一老一少,比丘裝束的脅侍,傳說是閔公父子(關於閔公父子的來歷,請閱陽曲大安寺)。佛家管這種布局叫做十殿閻君朝地藏。
原第二進院落,北面配殿是關公殿,南面配殿叫七郎爺(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少明在皇覺寺當和尚時經常和這們七郎打掃廟堂,據說七郎對朱元璋有過救命之恩)殿。
原第三進院落的配殿是禪堂,位於北面的叫北禪堂,位於南面的稱南禪堂。北禪堂有尊尺余的木雕釋迦牟尼佛像,體態豐腴,神情肅穆。南禪堂有尊高不盈尺的木刻白衣觀音,典雅秀麗,表情豐富。這兩尊塑像是明代木雕藝術中的精品,可說是不分軒輊,都是出類拔萃的寶貴文物,可惜在文革中遺失。
該寺目前正在規劃整修。其濃縮古晉陽發展史,在佛教發展史上有一席之地,其深厚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底蘊,歷史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