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長春觀始建於元朝,俗稱上廳觀,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乃是丘處機之第五個徒弟,著名道長宋德芳號披雲子所建,曾重建龍山昊天觀,以及增鑿龍山道教石窟。太原市長春觀屬於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太原市長春觀
- 地理位置: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南城角村
- 氣候類型:四季皆宜
- 占地面積:700平方米
- 開放時間:戊日除外
- 景點級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門票價格:0
- 著名景點:千年松柏
歷代修繕碑銘
山西麵食種類繁多,一般家庭主婦就能用小麥粉、高粱面、豆面、蕎面、莜麵做成數十種的麵食,如刀削麵、拉麵、圪培面、推窩窩、灌腸等。到了廚師手裡,更被舞弄得花樣翻新,讓人目不暇接。有據可查的麵食在山西就有280種之多。
山西人的日常麵食可分為以下幾類:
蒸製麵食:玉米面窩窩是過去最普通的主食。晉南晉中一帶產麥區則多吃饅頭。饅頭分為花捲、刀切饃、圓饅、石榴饃、棗饃、麥芽饃、硬面饃等。雜糧蒸食有晉北晉中呂梁的莜麵烤佬佬;忻州五台原平的高粱面魚魚,另外還有包子、稍梅等。
煮製麵食:山西的煮製食品極為豐富,因其製作方便,又可湯菜結合,方便實惠,因此流傳甚廣。麵條類有扯麵、龍鬚麵、刀削麵、轉盤剔尖、刀撥面,包皮皮等。山西老百姓哪一天沒吃頓面,似乎這一天就沒吃飽。在煮製麵食中,山西的刀削麵名揚海內外,被譽為我國著名的五大麵食之一。家庭主婦們托起揉好的麵團,站好優美的姿勢,飛刀之下麵條如流星落地,魚跳龍門,削出的麵條又細、又薄、又長。山西刀削麵內虛、外筋、柔軟、光滑,深受人們喜愛。在今天北京,匯集大江南北的風味菜系,但山西刀削麵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大街小巷不時地可以看到山西刀削麵館。
烹製食品中,還有很多各具特色、別有風味的手工煮食,如貓耳雜、小撅片、捻魚、豆面流尖、煮花塔。
山西人對面真是情深意切。當然這種偏愛中也融入了面的可塑性和山西人的睿智。過生日吃拉麵,取長壽之意;過年吃“接年面”,取歲月延綿之意;孩子到學校上學第一天要吃“記心火燒”,希望孩子多一個長學問的心眼,這些麵食已不再是僅僅作為充飢的食物,而已成為一種飽含情感和哲學意蘊的“精神食糧”。
刀削麵: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麵食,因其風味獨特,馳名中外。刀削麵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棱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麵食者歡迎。它同北京的打滷面、山東的伊府麵、河南的魚焙面、四川的擔擔麵,同稱為五大麵食名品,享有盛譽。
拉麵:又叫抻面,是山西城鄉獨具地方風味的麵食名吃。相傳,拉麵源於山東省膠東半島的福山一帶,因有“福山拉麵”之稱。拉麵傳入京都,受到皇帝的讚賞,賜名“龍鬚麵”,於是拉麵又成為御膳房的常備食品。至於拉麵何時傳入山西或本來就由山西土生土長,無從考究。但山西人善於製作拉麵和普遍愛吃拉麵的習慣,卻是外地人不能相比的。至今晉中、晉北一帶,仍然保留著婚嫁用拉麵待客、生辰用拉麵祝壽的傳統習慣。
孟封餅:孟封餅是清徐縣孟封村獨特的傳統名食,以香、酥、軟、甜、涼的特點久負盛名。凡品嘗過它的人,無不稱其為餅中佳品。孟封餅創製於清光緒十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