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水(明朝舉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若水,廣東興寧人,明朝崇禎年間舉人,他生逢亂世,曾兩度救民於水火,使興寧免遭浩劫,得享“全城保境”之贊。死後,他的骸骨又被子孫遷入四川,被奉為“西蜀始祖”,成為客家對外開拓精神的象徵。

基本介紹

  • 全名:王若水
  • 出生地廣東興寧
人物生平,軼事典故,史料記載,親屬成員,王若水墓地,

人物生平

王若水出生於萬曆三十一年(1603)十月,王若水之父名王許,母為彭氏,王若水是王許的第三個兒子。因為敬仰廣東名儒湛甘泉,王許為其命名為若水,並取字岸生。王若水十六歲的時候,父親突然辭世,孤兒寡母度日艱難,但王若水生來“穎異過人”,讀書非常用功,從不令母擔憂。
天啟元年(1621),才十九歲的王若水便一舉通過了院試,以全縣第九名的成績進入了縣學。此後每次考核,他都名列前茅。
天啟六年(1626),更以優異的成績被張宗師補為廩生。當時的王若水年紀雖輕,但已“樹品方正,卓犖風流,非公不至,但聞墨莊之中有硯田焉(乾隆王氏族譜《岸生公行述》)”。
天啟之時,閹黨橫行,學人多以阿諛奉承為事,文不求實,學風浮躁,而年輕的王若水看不慣這樣的風氣,逆時而行,專寫救弊文章。其文“取法宏博,注秉諦程朱,為一時寧邑之楷模(《岸生公行述》)”,除了為學樸實,王若水也以孝行而聞名邑中。其母長期患病,他不計苦累,朝夕侍奉,衣不解帶,以致錯過了好幾次參加鄉試的機會。為了幫助母親恢復健康,王若水遍求名醫,甚至不惜向巫師求助,動用了一切可以用的方法。
崇禎十二年(1639),王母因病去世,王若水痛不欲生,哀毀盡禮,連續三年茹素,絕不動葷腥。鹹豐《興寧縣誌》評價他:“天性孝友,臨財一介不苟,居鄉里,悃朴謙退,若無所能及。”而當時的粵東名僧牧原和尚(何南鳳)更是讚嘆道:“吾邑有王生名若水者,德行文章不讓古人。倘遇知己,中原豪傑,不是過也(牧原和尚《贈王岸生鄉薦序》)。”如此可見王若水之學問德性,實足堪為邑中表率了。
崇禎十五年(1642),王若水終於如願赴廣州參加了鄉試,並中得第五十七名舉人。但官場的黑暗讓他深感厭惡,遂絕意仕途,回到家鄉以教書為生。因為學問高深,投入其門下的學子多不勝數,以至於當時的興寧“采芹香,掇巍科者多出門下(《岸生公行述》)。”
崇禎十七年甲申(1644),明廷顛覆,天下大亂。粵東逐漸變成了清廷和南明政權相互角逐之地,兵禍頻發。加之興寧本屬“盜鄉”,政治局面的混亂,又加劇了社會的混亂。一時民盜不分,從崇禎十七年到康熙二十年,短短四十年間,興寧“盜亂”之多就達十數起。官府無力防禦,百姓憂慮至極。在社會失序的危機下,王若水挺身而出,主動“請餉募兵,力拒大患,築寨防護鄉里,以身先之(王轔《斧頭山遷葬墓銘》)”,為保境安民築起了一道堅實的屏障。
順治四年(1647)春天,來自惠州的“山賊”搶劫篤陂嶺,鄉里人心惶惶,竟產生了畏戰的情緒。王若水見此,義正辭嚴地予以了批駁,並堅決主戰,他率領劉宏造等鄉勇,與山賊大戰於篤陂嶺,將盜賊擊退(鹹豐《興寧縣誌》卷十二《外志紀略》)。第一次大獲全勝,在興寧造成了轟動性的影響,王若水由此也成為興寧地方團練當仁不讓的領袖。
順治八年(1651),一場大難又突然而至。五月初三日,“流寇”突然攻入興寧北門,將清廷任命的興寧知縣石楚欽和一班幕僚殺害,並將府庫搶掠一空(鹹豐《興寧縣誌》卷十二《外志紀略》)。事變發生後,隔壁的長樂縣衙急忙向惠州府總兵黃應傑報告興寧“變起蕭牆”,希望他趕緊上報兩藩(即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派兵平亂。黃應傑聽聞大驚,通過了解,才知道事變乃是因知縣石楚欽“不體上意,賊民大過,公憤大起(黃應傑《黃總兵寄岸公書》)”,而致百姓激變,將其等誅殺。
黃應傑深知如果以“民變”上報,興寧百姓定當難免一場屠戮。過去他在興寧駐兵時,因得王若水“雅意惓惓,周旋不佞”,使其能夠得到民心,而獲得“倡率歸成首功”,故而非常敬重王若水(黃應傑《黃總兵寄岸公書》)。
於是他急忙修書給王若水,講明利害關係,希望他出面居中調停,平息禍端。他們商議,以“是濱海有賊三千,擁進城來,將石縣誅卻”的藉口,由王若水出面呈文,再由他轉告兩藩,將事情掩蓋過去(黃應傑《黃總兵寄岸公書》)。
最終,在二人的配合下,一場大禍得以避免。雖然歷代興寧縣誌或按官方說法,將此事記為“寇亂”;或明言其為“民變”,讚揚黃應傑的救民之功(鹹豐《興寧縣誌》之山志),但王若水在處理事件中的角色卻不應忽略,其為保民而周旋於各方勢力之間,言其有“全城”之功,實至名歸,理當彪炳史冊,流傳後世。
順治十八年(1661),又有“盜寇”侵掠興寧南廂,經過王若水居所附近時,“相戒不入其閭,曰:王岸生正士,慎勿驚擾。其見服於人如此。”(鹹豐《興寧縣誌》卷九《人物誌》)可見,在此亂世紛擾之中,王若水也儼然一面旗幟,成為興寧百姓心目中的“保民干城”。
王若水持事公正,淡泊功名,更不因私利而偏袒任何一方勢力,只以保民全城為至上,故其能得到各方力量的認同,從而深受百姓的愛戴。其行述云:“辛卯大變,建設全城,潛消無痕無禍,及老斂采蘊光,闇然如虛……三十餘年來仍如寒士之家,雖婦人小子皆知公之不愛錢(《岸生公行述》)。”其曾侄孫完縣知縣王轔也曾言其“有全城保境之功,而謙退不居(王轔《斧頭山遷葬墓銘》)。”在乾隆時,知縣王綸部為其題謚為“孝貞”,一“孝”,一“貞”,恰如其分地將王若水對家對民,品性如一的高潔反映了出來。
雍正元年(1723),經鄉人公推,朝廷批准,王若水的牌位被納入興寧鄉賢祠供奉,受到了興寧人民的萬世敬仰。
康熙十七年(1678),王若水在湯湖故宅中安詳去世,享年七十六歲。

軼事典故

王氏始祖王偁,字孟春,為宋欽宗朝進士,曾任福建永福知縣,後遷梅州擢左贊大夫。解組之時,他因為慕興寧山水之美,便偕弟王修遷居於興寧榮仙鄉和山里,和潘、謝二姓共修屋場共居,始開興寧和山王氏一派。和山王氏傳至第七世王鸑,其為人沉毅厚重能謀,見“邑南湯湖山水融結,土沃俗厚,淳出溫泉焉,嘆曰:斯乃吾之武陵源也。遂奉母徙家之。”(乾隆王氏族譜《紫峰公行略》),成為湯湖王氏的始遷之祖。王鸑之後,王氏後裔多以隱德崇義而聞名鄉里。如九世憲武,曾以行義而得“鄉黨春風”之譽。十二世王舉,“德器推重鄉評”,更以捐資創建興寧王氏宗祠和經營湖坑河泛渡會而得全縣敬重。到明末之時,湯湖王氏族望之隆,已享譽鄉邦了。

史料記載

《鹹豐興寧縣誌人物傳略》
王若水,字岸生,崇禎壬午舉於鄉。天性孝友,臨財一介不苟,居鄉里,悃朴謙退,若無所能及,臨大事則機牙四應。丙戌惠郡賊入寇,邑民洶洶不知所出。若水定謀決策,卒保全城。事在事略志,又至誠接物,見者肅然起敬。辛丑冬,賊劫南城,相戒不入其閭,曰:王岸生正士,慎勿驚擾。其見服於人如此。年七十六終。

親屬成員

王若水先後娶妻陳氏、彭氏、張氏,共生三子三女。長子為宏,字果夫、次子為安,字恭夫、三子為定,字就夫,三人名下又生有十子。康熙末年,天下安定,而四川因為戰亂人口劇減,故朝廷鼓勵各省人民入川開墾創業。在這些移民中,就有王若水的孫子王以給。王以給之後,其堂兄弟紛紛尾隨而至,定居在師家壩周圍,以至於到了乾隆年間,王若水後裔已“遷蜀計過半矣。”每逢春分祭祖之日,王氏族人都念及遠在千里之外的祖塋,便決定搬骸入川,於乾隆五十五年(1790)派人將湯湖的王若水骸骨送入四川,安葬在距離師家壩數十里外的蕨溪場斧頭山。每年春秋祭祀,王氏後裔都會宣講王若水的事跡,教育子弟要以湯湖家聲為重,忠孝報國。四川的王氏後人人才輩出,如乾隆舉人王轔,因孝義突出,事跡被寫入《四川通志》。歲貢王汝召以孝悌為重,為修建成都王氏宗祠而嘔心瀝血……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王若水墓地

二百年後,蕨溪場斧頭山早已改名為貓兒山,但一代客家先賢王若水的墓地依然保存完好。墓地結合了廣東墓葬和四川墓葬的風格,既修建了川式風格的抱鼓式墓碑,也修建了粵式風格的墓堂、擺手。只見墓碑正中寫道:“前清例贈文林郎旌表忠義十三世祖謚孝貞字岸生王府君之墓”的字樣,兩側的對聯則為“座抱崇崗朝石岸,堂迎曲水疊文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