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

王紅梅教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學院副院長,從事地質微生物學方向的教學和科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紅梅
  • 職業: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學院副院長
  • 主要成就:2001年獲得地層學與古生物學博士學位
  • 性別:女
  • 研究方向:地質微生物學方向的教學和科研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88-1992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系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學士。
1994-1997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礦產系 礦床學(流體包裹體方向)碩士。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古生物(微生物找礦方向)地球博士。
2001年獲得地層學與古生物學博士學位。
2001-2002,2006-2008先後兩次受國家留學基金委及學校211的資助,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和美國南加州大學進行合作研究。
工作經歷
2006.12-2008.4,訪問學者,美國南加州大學生物系。
2001.10-2002.10,訪問學者,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微生物系。
2007.12-至今教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2003-2007.12,副教授,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1999-2003講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1997-1999助教,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1992-1994助理工程師,中原石油勘探局
美國地球物理協會。

主講課程

海洋生物與環境、普通地質學、生命科學概論、微生物生物學、普通地質學野外實習、海洋生物野外實習 。

研究方向

地球微生物學,微生物地球化學過程,極端環境生命現象和過程。

主要貢獻

她的研究工作分別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973項目子課題(2項)、中石化前瞻性基礎研究項目、湖北省傑出青年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經費優秀青年教師特色學科團隊項目等的聯合資助。自參加工作以來,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論文20篇,EI收錄論文13篇,ISTP收錄5篇,出版專著1部。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先後在Nature(自然)和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地球化學與宇宙化學學報)等高影響因子的期刊上發表了研究成果。
微生物功能群參與下的鐵、硫循環及其對環境治理的意義。中國硫化物礦床發育,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更是中國礦產資源的集中地。然而在開發礦產資源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系列環境問題。如水體酸化、多種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對礦區附近的農田、河流、湖泊等造成了嚴重威脅。王紅梅教授的研究針對微生物參與下硫化物礦物的氧化以及含有高價鐵的硫酸鹽礦物的微生物還原入手,重點考察微生物成因的礦物各種參數特徵與化學成因礦物的區別,以及有害重金屬在礦物相互轉化過程中的行為,在此基礎上探討微生物成因礦物與重金屬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環境治理中的套用潛力,從而為金屬硫化物礦區的環境治理提供科學和實踐依據。
微生物與礦物的相互作用。礦物和岩石是微生物參與地質作用的直接載體,許多礦物因為含有變價元素,從而為微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可能。許多微生物能夠從岩石和礦物中汲取營養,通過自身的新陳代謝,改變元素的價態,導致礦物晶體結構的轉變。而在礦物轉變的同時,會影響與礦物共沉澱的一些稀土元素或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學行為,從而在礦物學特徵上烙下微生物活動的印記。因此開展微生物與礦物的相互作用一方面能幫助人們理解正在進行的一些地球化學過程,另一方面也為我們探索地球歷史時期微生物的活動開闢了新的途徑。
微生物與氣候變化。微生物對氣候變化回響靈敏,但它們生活周期短,能否成為反映古氣候變化的一個指標,是我們近年來探索的一個新方向。王紅梅教授依託現代微生物的監測,著重微生物群落的周期變化與氣候因子之間的關係。對洞穴現代滴水微生物的初步研究證實,洞穴可培養微生物以革蘭氏陰性菌為主,滴水中微生物計數呈現出季節性變化,有的滴水微生物計數則主要與滴速密切相關;季節性變化主要與溫度相關,而滴速與降雨量直接相關,因此滴水中微生物的變化可以反映氣候的變化趨勢。這將開創古氣候研究中的一個新的方法,從而將來自生物界的信息與石筍這一無機氣候載體有機結合起來,更好地放映和重建古氣候的變化,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