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教授)

王竹(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教授)

王竹,男,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建築學系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竹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信仰:無神論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研究項目,個人作品,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1)1978年8月—1982年7月:在同濟大學建築學專業學習,獲學士學位(2)1986年—1990年:在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城市規劃專業學習,獲碩士學位。
(3)1991年2月—1991年11月:在法國波爾多建築學院訪問、進修。
工作經歷:
(1)1982年8月—1988年8月:在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任助教。
(2)1987年8月—1993年8月:在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任講師。
(3)1993年8月—1997年12月:在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任副教授。
(4)1997年12月—2000年6月:在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任教授。
(5)2000年3月獲博士研究生導師資格。
(6)1998年10月—11月:赴日本國日本大學訪問、講學。
(7)2000年7月至今:在浙江大學任教授、博導。
社會兼職:
(1)中國建築學會理事。
(2)全國高校建築學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委員。
(3)中國建築學會綠色建築專業委員會委員。
(4)世界華人建築師協會創會會員。
(5)《國際低平地技術》雜誌(EI全文收錄)顧問編委。
(6)《中外建築》雜誌編委。
(7)《建築細部》雜誌編委。

主講課程

(1)承擔本科生專業課程2門。
(2)承擔碩士研究生學位課程2門。
(3)承擔博士研究生學位課程2門。
(4)已培養博士2名,在讀博士研究生15名;畢業碩士28名,在讀碩士研究生12名。

研究方向

人居環境、地域建築、城市景觀。

主要貢獻

研究項目

(1)1997年—2000年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九五”重點項目“綠色建築體系與住區可持續發展途徑研究”,項目負責人之一
(2)2002年—2004年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長江三角洲城鎮基本住居單元可持續發展模式研究”,項目負責人
(3)2002年—2004年完成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長江三角洲綠色建築機理與適宜性途徑研究”,項目負責人
(4)2005年—2006年承擔浙江省重大委託項目“推動建築節能與新材料套用”,項目負責人
(5)2006年—2008年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長江三角洲濕地類型基本人居生態單元適宜性模式及其評價體系研究”,主要參加人
(6)2004年—2006年承擔杭州市政府研究項目“杭州城市形象與景觀設計研究”,項目負責人
(7)2005年—2006年承擔餘姚市政府研究項目“餘姚城市景觀設計研究”,項目負責人
(8)2005年—2007年承擔“四川九洲集團國際軟體園”規劃與設計,項目負責人 。

個人作品

出版專著2部,發表論文70餘篇。
(1)《綠色建築》(專著),王竹,副主編,1999年,中國計畫出版社
(2)Research framework on the suitable development model and mechanism of green settle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Z.Wang、Y.He、J,Ge,Lowl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2004(6),p75-80,(EI收錄)
(3)地域綠色住居可持續發展評價體系—神經元網路的理論構建,裘曉蓮、王竹,華中建築,2003(3),p7-8,(EI收錄)
(4)綠色住居地域基因理論研究概論,劉瑩、王竹,新建築,2003(2),p21-23,(EI收錄)
(5)綠色建築體系的導衡機制,王竹、王玲,建築學報,2001(5),p58-59
(6)黃土高原綠色窯居住區研究的科學基礎與方法論,王竹、魏秦、賀勇、李立敏,建築學報,2002(4),p45-47
(7)從原生走向可持續發展——黃土高原綠色窯居的地區建築學解析與建構,王竹、魏秦、賀勇、王玲,建築學報,2004(3),p32-35
(8)柔性下墊麵塑造的基本原理與方法,賀勇、王竹,建築學報,2005(1),p56-58
(9)城市景觀敏感區的歷史建築保護修繕技術,趙秀敏、王竹、丁承朴,建築學報,2005(7),p15-18
(10)居住下墊面在高層住宅中的套用,王子平、王竹,建築學報,2005(10),p34-36
(11)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水體護岸景觀方法初探,賀勇、王竹,建築學報,2006(3),p 20-21
(12)以縱向科研為核心的研究生培養,王竹,香港建築師學報,2001(4),p58-59
(13)面向21世紀的建築學教育體系架構與人才培養實踐,王竹,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11)
(14)關於綠色建築評價的思考,王竹、賀勇、魏秦、王玲,浙江大學學報,2002(12),p659-663
(15)研究型大學專業教育評估促進學科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浙江大學建築學專業教育評估為例,葛盈輝、王竹,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9),p44-47
(16)綠色住居界面機理研究初探,徐淑寧、王竹,華中建築,2004(2),p26-28
(17)封閉與開敞——夏熱冬冷地區的住宅陽台設計思考,李波、李文駒、王竹,華中建築,2004(2),p57-58
(18)杭州清河坊歷史建築的保護與修繕,趙秀敏、丁承朴、王竹,華中建築,2004(5),p133-136
(19)“深綠色”理念與住區建設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於文波、王竹,華中建築,2004(5),p123-124
(20)“之內”與“之外”—兩種空間基本狀態的解讀,陳斌鑫、王竹,華中建築,2004(6),p57-60
(21)高層住居適宜性空間環境淺析,黃堅、王竹,華中建築,2004(6)
(22)杭州湖濱街區城市環境意象與空間景觀的詮釋,張海燕、王竹,華中建築,2004(6),p95-97
(23)山水城市空間形態特色的探索,王竹、朱曉青、王佶,華中建築,2005(2),p95-98
(24)城市住居綠化選單系統構想,王佶、王竹,華中建築,2005(4),p94-95
(25)“後溫州模式”的江南小城鎮底商住居探究,王竹、朱曉青、趙秀敏,華中建築,2005(6),p97-99
(26)觸及建築的深層結構——基於印度建築師柯立亞建築作品的類型學分析,郭牧、王竹,華中建築,2005(6),p97-99
(27)“館驛後三號”的尷尬處境:再讀對歷史建築的保護,王杉、王竹,華中建築2005(12)
(28)人性化建築設計的多維解析,黃昱、王竹,華中建築,2006(2),p107-110
(29)杭州城市廣場景觀的變遷和發展思考,何叢芊、王竹,華中建築,2006(2),p118-120
(30)濱水住區“柔性界面”探討——以京杭大運河(杭州城區段)為例,賀勇、王竹、徐淑寧,華中建築,2006(3),p118-120
(31)地區建築原型之解析,魏秦、王竹,華中建築,2006(6),p42-43
(32)大學校園人性化場所的創造-——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戶外空間評析,楊歡、王竹,華中建築,2006(6),p 16-20
(33)混合社區適宜模式及實現途徑研究,於文波、王竹,建築師,2005(12),p70-73
(34)地區建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與架構,魏秦、王竹,新建築2000(5),p16-18
(35)從原生走向可持續發展—地區建築學解析與建構,王竹,新建築,2004(1),p46-48
(36)豎向組織居住空間形態的多義解析,倪新鋒、王竹,新建築,2006(2),p66-70
(37)城市開放空間公眾意象的影響因素研究,石堅韌、趙秀敏、王竹、外尾一則,新建築,2006(2),p71-74
(38)社區公園的聲景觀研究,趙秀敏、王竹、石堅韌,新建築,2006(4),p118-122
(39)江浙地區中小城鎮城市化模式初探,賀勇、王竹、朱曉青,規劃師,2004(6)
(40)美國城市蔓延之後的規劃運動及其啟示,於文波、劉曉霞、王竹,人文地理,2004(4),p55-58
(41)城鎮居民心理變遷與社會環境變遷的關係,郭牧,王竹、郭凌雲,城市問題,2005(3)
(42)長江三角洲地域綠色住居評價體系研究,王竹、王杉、裘曉蓮,第二屆國際智慧型、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大會
(43)建成環境評價在多方參與型城市規劃中的套用,趙秀敏、王竹、石堅韌,江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p287-291
(44)杭州西湖風景區街道改造研究,范婕、王 竹,山西建築,2006(5),p24-25

獲獎記錄

(1)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2)教育部、霍英東優秀青年教師獎
(3)冶金工業部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4)陝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5)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
(6)建設部“華夏建築科學技術一等獎”
(7)建設部“綠色建築創新三等獎”
(8)國際建協“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第三名”(指導教師)
(9)省級優秀科技論文獎多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