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和(海口市供電局基層變電站安全監測員)

王福和(海口市供電局基層變電站安全監測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福和,男,海口市供電局基層變電站安全監測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福和
  • 職業:海口市供電局基層變電站安全監測員
  • 主要成就:入選2020年8月-9月“中國好人榜”
  • 性別:男
人物事跡,所獲榮譽,

人物事跡

全數捐出半生的收藏品,只為傳承歷史文化。
從海南第一盞電燈亮起,王福和和他的家族,持續著將近一個世紀的燈具收藏工作。留下每一盞燈,照亮歷史的來路,是王福和心裡不滅的執念。
亮起的第一盞電燈 與捐獻的近千盞燈
這一天,63歲的王福和又來到了海口市供電局4樓的燈博物館。明亮的日光燈,照耀著幾十盞不同時期的燈具,歷史最久的一盞燈,來自漢代。然而,這幾十盞燈具僅僅只是冰山一角。燈博物館裡一共存放著近千盞燈具,全部來自王福和的捐贈。再次走進這裡,王福和就像看到了“老朋友”,隔著玻璃展台仔細端詳,直到展覽台的盡頭,他停下了腳步——這裡擺放著這一切的開端。
這是一盞琉璃罩銅製電燈,燈罩上刻著“MADE IN ENGLAND”。“如果把線路接通,把燈修好,它應該還可以再亮。”可王福和沒試過。畢竟,距離這盞燈第一次亮起,已過去整整106年。“還是讓它好好待在這。”在王福和眼中,這裡的每盞燈都會“說話”,這盞琉璃罩銅製電燈也在靜靜講述著一段過往。
1914年夏天,海南第一家電力企業——海口華商有限公司在海甸島成立。那年夏末,海南亮起了第一盞電燈,這盞琉璃罩銅製電燈在在海甸島發出了螢螢之光。王福和的父親王書林是海南第一代電力工人,上世紀30年代,他進入華商公司,維護著海口當時為數不多的電燈。1939年,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入侵海南,進入海口之後,矛頭指向了當時的華商公司。
“不僅要全面接管華商公司,還要另建發電廠。”王福和還記得父親對他講過的故事,為了抗擊侵略者,華商公司的工人們努力作出反抗。有工人拆除了設備,王書林則拆下了這盞琉璃罩銅製電燈,悄悄藏了起來。面對被拆得七零八落的電廠,侵略者們不得不重新開始配備設備。
在戰火中,這盞燈幾經輾轉,下落不明。新中國成立後,王福和順著父親留下的線索,花了幾十年時間尋找這盞燈,“可線索斷了,不知道它在哪。”當年的電廠,如今已變了模樣;當年的硝煙,也早已散去,“如果沒有這盞燈,電力工人們的故事也就沒了證據。”正當王福和一籌莫展之際,一位年邁的收藏家主動找到了他,“這盞燈是你父親取下的,現在送給你。”2018年,包括這盞燈在內,王福和把家族成員們收藏的近千盞燈無償捐贈給了博物館,只為在歷史的長河裡,始終有一束光,把一切照亮。
從喜愛到責任 守護歷史的“根”
生在電力工人家庭,王福和從小就和電燈打交道。“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對電還是有些害怕,有些家庭甚至連換燈泡都要找電力工人。”童年時,王福和住在海口市中山路22號,這裡也是當時的海口供電所宿舍。
記不清多少次晚飯時間,接到維修通知,父親王書林總是匆匆放下碗筷,披著衣服出門。回來時,王書林拎著換下來的舊燈具,有時,也會帶回來別人家不要的舊煤油燈。見到王福和,王書林笑著用海口話說道:“恭喜發財,幸福添丁。”在海口話里,“丁”和“燈”同音,“添燈”自然也就成了“添丁”。這些燈具,在當時只是尋常之物,有些甚至已落後被淘汰。王書林卻還是常常收集舊燈具,王福和也在父親的帶動下,從同學處收集了許多廢棄的煤油燈。
“最初只是覺得,燈是吉祥的物件。”抱著這個念頭,王福和收集了許多帶有花紋圖案的彩瓷煤油燈。工作後,王福和也成為一名電力工人。那時他最喜愛的,是一盞盞銅製蛙形海棠子燈。青蛙造型的燈座,舉著一根鐵絲,上面串著幾顆飽含油脂的海棠子,“用火點燃,能發出微弱的亮光,可以持續一個晚上。”
1979年,58歲的王書林因病去世,留下了囑託,讓孩子們照看好這些燈,“做個有心人,以後會有用。”有什麼用呢?那時的王福和還不清楚,他只有22歲,剛結束五年的知青生涯,回到海口,再次成為一名電力工人。他只記得父親的囑咐,“照看這些舊燈具”,在工作之餘,收集那些屬於過去的燈。
最初,王福和收藏的舊燈具來自於每一次更新換代,從很多家庭里撿回來;到了後來,這些舊燈具只出現在廢品收購站,以廢銅舊鐵的價格被出售,“大約只過去20年,舊燈具就徹底從很多家庭里消失了。”這是時代發展不可避免的結果,可王福和卻發現,這些過去的燈仿佛和那些過去的事一樣,漸漸被人遺忘了。隨之消失的,是許多人對民俗歷史文化的認識。“幾乎沒人知道,為什麼海南的海棠子燈總是青蛙造型?也很少有人記得,這些舊燈具所涉及的歷史。”王福和記得一句話:歷史是民族的根,總得有人護著根,才能換來枝繁葉茂。王福和覺得,自己應該做那個“護著根”的人。
見證歷史的“南海明燈”曾照亮過那片祖宗海
退休前,王福和長期在基層變電站擔任安全監測員。有時值大班,整整24個小時,小小的變電站里只有他一個人。看著頭上的白熾燈,王福和期待下一次外出檢修的日子,他可以出去走走,維修之餘也許能夠找到一些舊燈具。
一天上午,王福和接到了前往海口市永興鎮一座沿海村子維修的任務。上世紀90年代的沿海村落,時常出現線路跳閘停電的情況,王福和一個人搭車前往,很快修好了線路。休息時,王福和與村民們聊起了天。
“你們這有什麼舊物嗎?”王福和問完,村民們搖了搖頭。村子歷史上曾以燒制木炭為業,給往來南海的漁船提供補給,可現在漁船用不上木炭,村民們大多都搬了出去,村里已不剩多少人家。“村旁有個廢棄港口,不知是哪年修建的,早已荒廢了。”村民說完,王福和馬上來了興趣,循著手指的方向摸索過去。這是一個被泥沙掩蓋的廢棄港口,依稀可見幾艘舊漁船的殘骸,周圍布滿了鋒利的木片和陶片。“平時沒人來這,連收廢品的也不來。”王福和卻挽起袖子,在一片殘骸間翻找起來。
“這裡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也許能找到一些什麼。”翻到手指被劃破,王福和也不以為然,直到看見一個形似陶罐的東西在泥沙中露出了頭。挖出來一看,這是個幾乎全封閉的陶製品,僅在一側開了一個拳頭大的洞。
這是什麼?王福和帶著這個陶製品問了許多人。有人說是餐具,也有人說是燈具。查閱了無數史籍,經過權威專家論證,王福和終於有了答案。這是一盞宋代的元寶形防風油燈,燈芯放在陶罐中心,雖然一側開口影響了照明,但放置在航行南海的漁船上,起到防風防水的作用。“就像一支手電筒,指向哪裡,就能照亮哪裡。”醬色釉陶的製作工藝,曾在近千年前裹挾著漁火,照亮那片祖宗海。有人曾出高價想要購買,王福和拒絕了。對方提出用車來換,“多豪華的車都行。”王福和還是拒絕了,“它是無價的,海南曾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補給站,這盞燈就是證據。”
海南以南,中國人民在南海的活動已有2000多年歷史。在這盞陶製防風油燈出現的宋代,中國為加強南海海防,設立巡海水師,巡視南海。如今這盞燈被保存在燈文化博物館,雖未點亮,卻依然照耀著那段歷史。
他幾十年尋遍瓊島 只因歷史“活”在燈里
王福和的家不大,就在海口市供電局附近的職工小區里,將近千盞燈曾堆放在這裡。愛人陳繼新曾是一名圖書館管理員,上班時管理著數不清的圖書,下班後還得幫王福和照看這些燈。這些燈,有些是父親王書林留下的,有些是哥哥王民興收藏的,更多的燈,來自於王福和幾十年不間斷地尋找,幾乎走遍了海南的每個村落。
為尋找銅製蛙形海棠子燈,王福和與許多地方的廢品收購站老闆成了朋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銅製蛙形海棠子燈的價格從1元錢漲到1.5元錢,最貴時不過2元錢。曾有收購站老闆想要提價,王福和咬咬牙,“再貴我也買,我絕不會轉手賣掉。”老闆很疑惑,別人不要的東西,為何王福和如此上心?別人眼中,這盞銅製蛙形海棠子燈也許只是一塊廢銅,但在王福和眼裡,這是一段活生生的歷史。
在海南傳統文化里,青蛙曾是一個重要的圖騰。它在海南島西部黎陶上出現過,在海棠子燈上出現過,象徵著多子多福。“而且青蛙遇水涉水,逢山過山,以前的人們把青蛙當作吉祥順利的象徵。”可現在,很多人已不知道這些歷史,王福和有些遺憾,“把它們的故事告訴後人,總好過被丟進廢銅冶煉的熔爐。”在王福和看來,歷史最讓人難過的一點,就好比這盞蛙形銅製海棠子燈,“它明明寄託著很多往事,可是如果真要賣了,也不值多少錢。”
在一次講解中,一群學生們指著一盞蘭芳國銀油燈詢問王福和,“這是哪個國家的燈?”王福和有些感嘆,這盞燈來自於一個已消失的國家,在1777年成立於南洋婆羅洲(今加里曼丹島),是海外華人所創立的第一個共和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亞洲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
蘭芳共和國由中國移民陳蘭伯和羅芳伯創立,因此得名“蘭芳”。它成立的原因,是中國人“下南洋”的歷史,也是海外華人聯合當地人民共同抗擊殖民侵略者的故事。王福和父母結婚時,外婆送來了這盞蘭芳國銀油燈。
在一次次與殖民者對抗後,蘭芳共和國最終在1886年不幸滅亡。然而,這段抗擊殖民者的不屈歷史,依然活在一盞盞來自蘭芳國的油燈里。在王福和眼中,歷史最讓人欣慰的一點,也如同這盞蘭芳國銀油燈,“會遺忘,卻從不會消亡,只因它有人守護。”
人去燈未熄 守史記來路
2018年,燈博物館在海口市供電局4樓正式開館。從多年前開始收藏燈具時,王福和就盼著這一天。他把收藏的近千盞燈具悉數捐出。
其中一盞泰山牌電燈製造於民國時期,是上世紀70年代,鄰居家換了新燈,用了幾十年的舊電燈出現變壓器損壞,“知道我喜歡燈,於是交給我了。”時光荏苒,王福和與這位鄰居早已不常聯繫,這盞燈卻一直陪伴著他。
1995年的一天,參與海口獅子嶺開發供電的王福和急匆匆趕往施工現場。施工隊挖到了一處古墓,施工隊長發現了一盞燈,不知交給誰,只好找到王福和,由他代為保管。後來經專家鑑定,這是一盞漢代陶豆燈。墓主人是誰,已難以回答,唯有這盞陶豆燈,見過那時的明月。
拆下海南第一盞電燈的父親王書林,已不在了;送來蘭芳國銀油燈的外婆,也早已離開人世。他們留下一盞盞舊燈,只能交給王福和,而他也在10年前,幾乎面臨著同樣的選擇。那時他被檢查出患有鼻咽癌,儘管治療順利,可癌症仍讓他感受到死亡在逼近。他放不下家人,也放不下這些燈,“如果我走了,這些燈怎么辦?”王福和只有一位女兒,把近千盞燈留給家人照看,既不現實,也顯得自私。
“父親那時沒有條件,博物館也不多,只能把燈留給後代。到了現在,我覺得一定有地方接納這些燈。”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王福和家裡存放第一盞燈開始,幾乎將近一個世紀,家裡的舊燈越來越多。儘管這些燈在家裡陪伴多年,王福和卻覺得,它們始終不屬於自己,“它們所承載的歷史,屬於所有人。”
毫無保留,無償捐獻,病癒之後的王福和,把近千盞燈全捐了。他只有在思念時,才悄悄乘坐電梯來到4樓,再看一看這些“老朋友”。
有時會有學校組織學生前來參觀,王福和也會悄悄擠在人群里,看著孩子們的表情。“他們拿著資料手冊,一盞一盞燈仔細瞧著,有時會問講解員,宋朝的防風油燈造型怎么這么奇怪,海棠子燈為什麼是青蛙舉著?”這時的王福和,總會不自覺露出微笑,一代代人伴著燈光,歷史就在那光里,只要光不滅,歷史永不散,這抹光自然會照亮來路。

所獲榮譽

2020年10月,入選2020年8月-9月“中國好人榜”。
2021年12月29日,入選“感動海南”2020-2021十大年度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