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政治系教授)

王生,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政治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韓國政治外交、中韓關係、東北亞地區國際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教授
簡介,人物生平,

簡介

王生,1964年生,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政治系教授

人物生平

主要研究方向:
韓國政治外交、中韓關係、東北亞地區國際關係、
研究特長:
中韓關係、朝韓關係、東北亞地區國際關係
海外留學與經歷:
2001年3月-2005年8月韓國高麗大學 政治外交系 國家教委 公派留學
2003年2月-2005年6月韓國東國大學 聘請講學學會情況:
王生王生
吉林省政治學會理事;韓國中國學研究會; 韓國安岩政治學會;韓國民族統一學會;吉林省韓國朝鮮研究會;東北地區中日關係史學會.
開設課程:
本科生:朝、韓政治與對外關係、當代國際關係、中國外交史、時事述評。
研究生:朝鮮半島問題研究、亞太大國關係研究
學術交流:
1. 1999年8月 “近百年中日關係與
王生
21世紀之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大連),提交論文《日美安保體制的新發展與21世紀的中日關係》,並發表在《貴州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4期。
2. 2002年 7月 “21世紀中韓關係展望” 國際學術研討會(長春,BK21 Te Education & Research Corps for East Asian Studies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Korea university 和吉林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中心·朝鮮韓國研究所共同國際學術討論會)。
3. 2003年 5月 “中韓關係與東北亞合作” 國際學術研討會,(韓國 大田,韓國中國學研究會)。
4. 2004年10月 “韓中關係:回顧與展望” 國際學術研討會“Korea-China Relationship: Retrospect and Prospect”(korea Seoul) 提交論文《冷戰以後中朝關係的變化特徵和發展趨勢》收入論文集。
5. 2005年9月 “東亞合作論壇2005 中日關係與東亞未來 ” 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提交論文《中國的崛起和東北亞秩序的新變化-以韓國疏遠美日親近中國為中心》收入論文集。
6. 2005年11月 “第三屆東北亞區域社會發展比較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長春)提交論文《中國的崛起對中韓關係發展的影響》。
7. 2006年9月"東北亞地區和平與發展第12次國際學術會議"(長春)提交論文《和平崛起的中國對21世紀韓國政治外交走向的影響》。
8.2006年11月"東亞合作論壇2006:構建和諧東亞-中國、日本、韓國的責任與作用" 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提交論文《朝核問題與中韓外交合作》收入論文集。
9.2007年9月"韓中合作與東北亞的繁榮"國際學術研討會(韓國 首爾)"Cooperation Between Korea and China and Northeast Asia Prosperity" (korea Seoul) 提交論文《東北亞新秩序與中韓關係》。
10.2007年11月7-16日"政府治理模式之探討學術研討會"(台灣: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提交論文《東北亞的和平繁榮與中韓合作》。
11、2009年8月15日“東亞朝鮮、韓國社會文化藝術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韓國:檀國大學的韓國文化藝術研究所吉林大學外語學院),主題發言《朝核問題與中韓協調》。
12、由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韓國釜山大學韓國民族文化研究所主辦,韓國國際交流財團與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為後援的第十屆中國韓國學大會”於2009年10月23日—27日在復旦大學舉行,行政學院王生教授、參加了會議。大會圍繞著外交與安全、政治與經濟、歷史、文化與社會、宗教與哲學 6個議題進行了廣泛的學術研討。我院王生教授主持了韓國外交組的研討會。同時參加了中韓關係組的研討,並做了“中韓關係面臨的新課題:探尋民間敵對情緒的解決之策”的主題發言。這個問題是近來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引起了與會專家的廣泛注意與熱烈討論。中國韓國學國際研討會是中國境內舉辦的歷史最久、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有關韓國學研究方面的年度盛會。此次會議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回響,參加會議的中韓學者150多名,提交的論文達到130餘篇。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南開大學、同濟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等,以及韓國的高麗大學、延世大學、成均館大學、首爾大學、朝鮮大學、檀國大學、釜山大學、統一研究院、韓國學中央研究院等國內國外韓國學研究領域的知名機構的代表與會宣講論文,並進行了深入討論。本次會議也得到了《中國社會科學》、《當代韓國》、《世界知識》、《環球時報》、《解放日報》、《文匯報》、《東方早報》、《新民周刊》、《世紀》、韓國KBS、日本NHK等媒體的廣泛關注。
13、2009年12月22日,由吉林省朝鮮·韓國研究會主辦的“朝鮮半島局勢研討會暨吉林省朝鮮·韓國研究會七屆二次理事會”在長春召開。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延邊大學、吉林省東北亞研究中心、吉林省對外友協、吉林省民族研究所等單位和機構的40多位專家學者與會。王生教授、圍繞當前朝鮮半島局勢發展變化中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和與會專家學者展開了熱烈討論和充分交流。
14. 2010年10月12日—15日,我院王生教授、郭銳講師應邀出席了由山東大學韓國學院、高麗大學亞細亞問題研究所主辦,韓國國際交流財團、韓國東北亞歷史財團贊助的第十一屆中國韓國學國際研討會。此次會議在山東威海舉行。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教授致歡迎辭,大韓民國駐華大使柳佑益、韓國國際交流財團理事長金炳局、韓國東北亞歷史財團理事長鄭在貞致賀詞,韓國社會科學院理事長金俊燁發來賀信。
中國韓國學國際研討會是目前中國境內舉辦的有關韓國學研究方面水平和層次最高、涵蓋領域最廣泛的國際性學術研討會之一。會上王生教授以《試析韓國政治民族主義對21世紀初朝韓關係發展的影響》為主題、郭銳講師以《中國的朝鮮半島政策評估》為主題分別作了大會發言,引起與會專家學者的熱烈反響。王生教授還應邀主持了政治外交組的討論。
15、2011年8月21-28日,行政學院王生教授應韓國教育部的邀請,參加了在韓國首爾舉行的“政府交換獎學金人士的再研修”及優秀事跡報告會。來自中國、俄羅斯、日本、義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阿根廷、匈牙利、埃及等世界各地18個國家的21名代表參加了這次活動,其中中國代表3人。韓國教育部舉行這次活動的目的主要是在政府交換獎學金獲得者之中,在韓國獲得學位,回到各自的國家工作以後,有一定名望並且取得成功的人士中通過申請、選拔再次邀請到韓國進行再研修。韓國國立國際教育院院長丁相基到會致辭。韓國教育部組織了參觀訪問外交通商部、統一部等政府機關、到“浦項制鐵”等著名企業的見學活動。政府交換獎學金優秀人士為現在韓國的政府互換獎學金學生作了學術報告並舉行座談會。王生教授做了題為 “致力於中韓友好 光大中國的韓國學研究”的主題報告,得到與會學者的好評。
16、2011年10月14日—15日,由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吉林大學朝鮮·韓國研究中心主辦,韓國東北亞學會協辦、韓國國際交流財團贊助的“第十二屆中國韓國學國際研討會”,在吉林大學中心校區東榮大廈學術會議中心成功舉行。來自中國大陸、韓國、日本、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60餘所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的170多位專家學者與會。與會專家學者分成政治外交、經濟貿易、歷史文化等四個小組進行了深入交流,並就當前朝鮮半島局勢變化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王生教授做了“中韓建交20年:取得的成果與面臨的課題”的會議發言。
17、 由遼東學院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辦、香港珠海學院亞州研究中心協辦的“朝鮮半島與亞洲”的國際學術研討會於 4月23日至25日在丹東召開。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日本環日本經濟研究所、韓國外交安保研究院、韓國檀國大學、韓國國立慶尚大學、韓國培才大學、北京大學、台北政治大學、台北世新大學、台灣桃園開南大學、香港珠海學院、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吉林大學、延邊大學、遼寧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學者50餘人參加了會議。我院王生教授應邀參加了本次學術會議。
本次學術會議主要圍繞著“經濟與合作”、“政治與外交”兩個主題展開討論。
王生教授在“政治與外交”單元做了“新形勢下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與中國的國家利益的”的主題演講,演講結合歷史與現實,深刻剖析了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對中國的國家安全、地緣戰略及地緣經濟三個方面的戰略意義,從歷史經驗來看,朝鮮半島安定與否與中國的歷史命運息息相關;從現實來看,半島的自主和平統一對海峽兩岸的統一有著積極的影響。新形勢下,我國應該從確保朝鮮的“平穩過渡”、防止韓國保守勢力的急功近利式的“吸收統一”和針對美國全球戰略東移亞太做兩手準備的戰略應對之策。一些觀點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特別是來自台灣和香港有關朝鮮半島問題專家的關注與好評。
18、由韓國社會科學院和高麗大學亞洲問題研究所主辦的“金俊燁先生與中國:韓國的中國學,中國的韓國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於6月4日至6日在首爾召開。來自中日韓三國在韓國學研究方面涉及政治外交、經濟、文學、歷史、哲學等領域的30餘名分別來自中國的吉林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延邊大學,日本的東京大學、宮崎國際大學、韓國的高麗大學、首爾大學、延世大學、亞洲大學、啟明大學、韓國文化研究院、外交院的著名學者參加了會議。我院王生教授作為韓國社會科學院的客座研究員應邀參加了本次學術會議。
今年6月7日,是在韓國廣受尊敬的著名學者、教育家,原高麗大學校長、韓國社會科學院的院長金俊燁先生逝世一周年紀念日。金先生生前動員韓國的企業和團體資助中國的韓國學研究事業,先後幫助十幾所大學(包括科研機構)建立了韓國研究中心(所)。為了緬懷這位為了推動中國的韓國學研究和韓國的中國學研究深入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的先驅者,召開了這次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麗大學校長金炳哲到會並致辭,韓國社會科學院現院長徐鎮英教授、理事長池清教授、韓國原統一部部長玄仁澤教授也參加了會議。韓國的主流媒體《東亞日報》等都做了相關的報導。
本次學術會議主要圍繞著“中國的韓國學”、“韓國的中國學”、“金俊燁和地區研究及朝鮮半島統一問題”三個主題展開討論。
王生教授在“金俊燁和地區研究及朝鮮半島統一問題”單元做了韓語主題演講。演講中,王生教授指出:冷戰結束以後,葉門、德國等由於冷戰而導致民族分裂的國家相繼統一。“冷戰活化石”朝鮮半島的統一也將是歷史的必然、大勢所趨。作為朝鮮半島“山水相連”的近鄰中國,也是飽嘗分裂之苦的國家,對朝鮮半島人民企盼統一的心情有著深切的體會和深刻的理解。從歷史經驗來看,朝鮮半島處於統一時,中朝關係就會穩定而友好,中國的東部安全就會得到保障;朝鮮半島處於分裂或動盪時,中國安全就會受到威脅。一方面,直接與朝鮮半島國家發生戰爭,多次成為中國改朝換代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由於中國與朝鮮的宗藩關係,而被拖入到近代以後東北亞地區爆發的四次戰爭。因此朝鮮半島的安定與否與中國的國家利益休戚相關。從現實需要來看,儘管處於崛起進程之中,但中國目前戰略視野基本上還是立足於國內經濟建設和致力於“營造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睦鄰友好的周邊環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環境、互信協作的安全環境”。在朝鮮半島,中國的首要利益就是“無核維穩”,“半島不能混亂,不能發生戰爭”。另外,中國也渴望海峽兩岸的統一,希望朝韓通過自主和平統一的方式而不是依靠外來力量的干預實現統一,從而給兩岸的統一帶來積極的影響。因此,中國政府一貫支持朝鮮半島北南雙方在不同的時期分別提出的“自主和平統一方案”和為實現統一事業而採取的一切積極舉措。
最後王生教授強調指出,目前,在美國全球戰略重心快速東移亞太地區的背景下,面對韓美同盟不斷強化的情況下,半島局勢越來越複雜,中國對韓國未來的安保方向不是非常清晰,因此,中國政府一方面,對半島“自主和平統一“樂見其成”,另一方面,堅決反對在外來力量的干預下,甚至採用“非和平手段”而實現的統一,因為這樣勢必造成朝鮮半島內部的混亂,大批難民會湧入東北,造成東部邊境的不安全,乃至開發東北大戰略的實施。因此,中國政府千方百計地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與安定局面。
王生教授的一些觀點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特別是日本、韓國學者中有關專家的關注與好評,並進行了熱烈地討論。對消除韓日學者對中國朝鮮半島政策的一些認識誤區、加深對中國的半島政策認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學術榮譽:
1.1994年 “論日本的文化特徵”,獲吉林省日本學會科研成果二等獎。
2.1996年《當代日本民俗》榮獲吉林省日本學會優秀論著二等獎。
3.1997年“略論第一次世界大戰至‘九·一八事變其間的中日關係’” 榮獲吉林省社會科學院“金禾杯”95-96年度青年科研成果評獎3等獎。
4.1999年 榮獲吉林省社會科學院“世紀杯”97-98年度青年科研成果評獎3等獎。
5.1999年 “世紀之交:中日關係回顧與展望”獲東北地區中日關係史研究會優秀成果一等獎。
6. 2004年12月韓國政府教育人力資源部所屬國際教育振興院舉辦了首屆政府邀請外國人獎學金留學生“學術研究獎”頒獎活動,在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名留學生中評出2004年度學術研究獎,本人獲得學術鼓勵獎.
主要科研業績:
1.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代表性論文有:
(1)《明治維新以來日本行政改革的考察》,《社會科學戰線》1995年4期.
(2)《北伐戰爭時期日本對華政策》,《社會科學戰線》1996年6期.
(3)《略論第一次世界大戰至“九、一八”事變期間的中日關係》一文,發表在《東北亞論壇》1996年4期,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並獲社科院優秀論文獎,青年科研成果三等獎.
(4)《冷戰後日本對華政策研究》一文,發表在韓國慶南大學《東北亞研究》1997年第3卷, 獲社科院優秀論文獎.
(5)《淪陷時期日本對東北地區的殖民文化侵略》,《東北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增刊.
(6)《日本小淵內閣的政策走向》,《外國問題研究》東北師範大學,1998年3期.
(7)《金大中政府面臨的政治、經濟、外交課題》,《東北亞論壇》1998年3期.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獲社科院科研成果獎勵登記優秀論文獎.
(8)《當前韓國的政經形勢及外交趨向》《當代亞太》1998年5期, 獲社科院科研成果獎勵登記優秀論文獎.
(9)《世紀之交:中日關係的回顧與展望,《日本學刊》1999年2期發表; 獲東北地區中日關係史研究會優秀成果一等獎。
(10)《文化心理因素對東北亞國際經濟合作的影響》,《東北亞論壇》2000年1期.
(11)《日美安保體制的新發展與21世紀的中日關係》,《貴州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4期。
(12)《中日間的釣魚島群島爭端》,韓國,《時代的論理》2004年6期發表;
(13)《冷戰以後中朝關係的變化特徵和發展趨勢》,韓國漢城市立大學與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共同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2004年10月發表;
(14)《脫冷戰期韓半島問題上中國的地位和作用》,(韓文)高麗大學BK21教育研究團論文集《東亞研究》10期,(2005.7)發表;
(15)《中國的崛起與東亞秩序的新變化:以韓國疏遠美日親近中國為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 當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12月發表.
(16) 《韓國疏美親中現象剖析》,《東北亞論壇》2006年2期
(17)《中國的和平崛起與21世紀初韓國的外交抉擇-以韓中、韓美、韓日關係的變化為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韓國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當代韓國》冬季號(2006.12 總第51期)
(18) 《中韓建交15年:外交史上的奇蹟和平共處的典範》,《東北亞論壇》2007年4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外交》2007年第11期全文轉載。
(19) 《挺進青瓦台的"神話"人物--李明博》, 《當代世界》(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 2007年10期.
(20) 《李明博政府的內外政策走向》,《當代世界》2008年第1期。
(21)《"音樂外交尋突破",改善仍需靠耐心》,《時事報告》(中共中央宣傳部),2008年4期.
(22)《民族主義:刺激韓國發展的雙刃劍》,《中國民族報》,2008年6月。
(23)《韓國外交的美國情結與現實抉擇--接近美國並不會疏遠中國》《東北亞論壇》2008年4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2008年11期《國際政治》、《高等學校社會科學文摘》2008年4期轉載。
(24)《2008年韓國的政治外交綜述》,《當代韓國》,2008年冬季號。
(25)《金融海嘯重創韓國經濟》,《當代世界》,2009年1期。
(26)《核危機,一次比一次急》,《環球人物》,2009年15期。
(27)《李明博執政以來的朝韓關係剖析及前景預測》,《當代世界》,2009年10期。
(28)《東北亞和平與中韓協調》,《當代韓國》,2009年秋季號。
(29)《동북아평화와중한합작:북한핵문제해결을위한과정중중국과한국의역할을중심으로연구함》,《韓國文化技術》,第八集,韓國檀國大學文化技術研究所2009年12月出版。
(30)《試析當代韓國民族主義》,《現代國際關係》2010年2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國際政治》2010年6期全文轉載。
(31)《試析韓國政治民族主義對21世紀初朝韓關係的影響》,《社會科學戰線》,2010年10期。
(32) 《2009年中韓關係述評與展望》,《韓國藍皮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7月。
(33)《中國日報》(英文版),《What the future holds for DPRK》,2010年9月21日。被美聯社、紐約時報等外媒轉引190多頻次。
(34)《金正恩,朝鮮神秘接班人》,《環球人物》,2010年27期。
(35)《舊韓末韓國的民族主義教育——以西北學會的活動為中心》,(譯文)《當代韓國》,2010年秋季號。
(36)《美國戰略重心東移背景下中國的安全環境及戰略應對》,《當代世界》,2010年10期。
(37))《中國日報》(英文版),《May Koreans live in peace》,2010年12月21日。
(38) 《中韓關係面臨的新課題:探尋兩國民間牴觸情緒的解決之策》,復旦大學韓國學研究中心編《韓國研究論叢》22輯,2010年12月。(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首屆來源集刊。
(39)《韓國何去何從?》,《世界軍事》,2011年3期。
(40)《中韓關係的發展及存在的問題》,《韓國藍皮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6月。
(41)《中國日報》(英文版),《Visits timely and important Chinese vice-premier’s trip to the two Koreas will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for early resumption of the Six-Party Talks》,2011年10月27日。
(42)《Talksonlylaunchpadforpeace 》,《中國日報》(英文版), 2012年4月12日。
(43)《中國的朝鮮半島政策》,《東北亞地區政治與安全報告》(2012),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5月。
(44)《韓國外交面臨的課題:強化韓美同盟還是提升中韓戰略合作我辦關係?》,《韓國藍皮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6月。
(45)《中韓建交20年:取得的成果與面臨的課題》,《東北亞論壇》,2012年5期。
(46)《層次分析視角下中國軟實力戰略問題研究》,《社會科學戰線》,2012年第10期。
2.出版的學術著作和參編著作有:
(1) 專著《中日關係史》(第三卷),2006年8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2) 專著《當代日本民俗》,1995年12月,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獲吉林省日本學會科研成果二等獎.
(3) 專著《關東文化》,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
(4) 參編《天地中國》(上卷),1999年10月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5) 參編《義和團大辭典》,1995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3.承擔並參與課題:
(1)國家教委課題—《戰後日本右翼勢力研究》本人參加撰寫分報告《戰後日本軍國主義活動日益猖獗的遠源近因》(《東北亞研究》1997年第1期發表);
(2)社科院招標課題—《東北亞經濟合作的障礙與對策研究》的分報告《以民族、文化心理因素為中心》;總報告上報後,全哲朱省長批示,獲院優秀成果一等獎;
(3)吉林省科委軟科學課題—《吉林省長平高速公路沿線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對策研究》本人撰寫分報告之一《日本高速公路建設與社會經濟發展》;
(4) 社會科院重點課題《東北亞藍皮書》的專題報告—《日本的新能源戰略與東北亞經濟合作》等.
(5) 2003.6-2005.6韓國高麗大學校 BK21 東亞教育研究團(The Educcation & Research Corps for East Asian Studies program of Brain Korea 21. 重點課題研究.
(6)2005.12-2006.6吉林大學985工程項目"東北亞研究與東北振興"課題,參加分課題。
(7)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科研啟動基金項目"21世紀初韓國的政治外交走向及其對東北亞地區和平的影響"(項目號 2006BS42)。
(8) 獨立承擔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資金項目"朝鮮半島和平進程與中國的作用與對策研究"。
(9)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當代韓國民族主義對中韓關係的影響及我國的對策研究” (09BGJ009 )
(10)參加劉清才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東北亞戰略與政策研究”( 09JZD0037)。子課題負責人。
(11)參加劉清才教授主持的外交部委託研究課題“對進一步深化中日韓合作的思考與建議”(2009.3-2009.12)。
(12)吉林大學人文科學創新團隊“朝鮮半島局勢跟蹤與研究”核心成員之一;參加張慧智教授主持的高等學校校內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朝鮮半島形勢追蹤與東北亞地區安全”,(2010.1.25-2012.12),子課題負責人。
(13)參加劉雪蓮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基地重大項目:“東北亞地緣政治新動向與中國的戰略選擇”子課題負責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