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1965年5月生,1982年在玉山第一中學畢業後,以優異成績考進
中國地質大學。
1986年畢業獲學士學位,改考本校岩石學專業研究生,主攻變質岩石學,兩年後獲碩士學位。由於他在研究生期間成績全優及創新性的學術成果,中國地質大學首次破例批准他免試提前攻讀博士學位。
1989年,
中國地質大學在評選“十佳優秀學生標兵”中,他名列榜首。
1990年,僅以兩年時間就完成了23萬字的博士論文,又以全優的成績獲得岩石學博士學位,同年11月,來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貴陽),開始博士後科研工作。
1993年初出站後於同年4月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當年便被聘為副教授。
1994年12月晉升為教授。
人物生平
王江海博士是中國自己培養的青年社會評價科學家。他直率、豁達、實幹、肯吃苦,對生活要求不高,對地球科學卻執著追求。他堅信,只要勤奮、敬業,在國內同樣可以出高水平的成果。事實正是這樣。在攻讀岩石學碩士期間,他就立志要站在本學科的最前沿。在導師的精心指導下,他選定混合岩成因機製作為主攻方向,不久,便首次提出混合岩是典型的非平衡有序現象,混合岩化則是參考態失穩轉化為熱成分耗散結構的過程。這一獨到的見解是對變質岩石學界公認的混合岩成因理論的大膽挑戰。他的見解剛一提出,便在中國地質大學引起了極大震動。當他把論文初稿和10萬字的報告交給導師游振東教授時,這位我國著名岩石學領域的權威無限感慨地讚嘆說:“後生可畏呀!”老教授不僅為地質科學領域有了新突破而欣喜,更為看到年輕一代已擔當起承前啟後的歷史重任而高興。進入博士階段,他系統地自學了非線性科學理論,憑藉紮實的數理和地質基礎,對岩石礦物中巨觀有序結構成因的難題開始了衝擊。他首先選定固溶體中的振盪分帶問題。經細緻的動力學分析,獲得了優於前人的理想模型。一萬餘言的論文投在《礦物學報》上,審稿人葉大年院士連連稱讚:“是篇水平很高的文章,為礦物學界套用耗散結構帶了個好頭!”接著,他另一篇有關柱狀節理成因的論文同樣獲得《岩石學報》審稿人的高度讚賞。他在主攻的混合岩領域,成就更為突出。他不畏艱辛,八進大別山,獲取野外第一手資料。在綜合研究的基礎上,將
大別山雜岩分為三個構造岩石區並提出了相應的研究方法。在麻粒岩中發現堇青石紫蘇輝石冠狀體,制定了絕熱減壓的p—t軌跡。首次提出大別表殼岩系具有綠岩帶性質的新認識。確證了TTG系列岩石在大別雜岩中的存在及其與角閃質岩石的空間和成因關係,建立了大別雜岩的三階段演化程式。
王江海博士對混合岩的研究不僅系統、細緻,而且處處體現出創新,他採用多種方法對混合岩開展了多角度的研究,建立了大別混合岩三階段成岩模式:熱異常誘導交代,交代誘發深熔,最後為深熔後的交代的複雜過程的新認識。在運用前人方法時時有創新,如在混合岩構造解析中考慮了“粘性褶皺”效應,豐富了霍普古德倡導的建立構造變形序列的原則和方法。在空間分布計算中考慮了幾種特殊情況,提出R值判別法。基於大別山混合岩的基本事實和模型實驗結果,從非線性動力學建模角度論證了具熱中心混合岩田的成因機制。他的博士論文,專家們一致認為“是篇優秀的博士論文,為混合岩研究翻開了新的一頁。”
在博士後期間,他考慮到所內項目的配套,毅然轉向對他來說是非常陌生的研究領域:陸相熱水沉積作用的研究,並取得了突出成果,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的支持,反映出他具有紮實的地質基本功,寬廣的知識面和很強的科研適應能力。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他不僅圓滿完成了博士後階段的任務:陸相熱水沉積判別標誌研究,寫出了30萬字的高水平的博士後出站報告,出版了二本專著。他的專著連同發表的論文系統闡述了地質自組織理論基礎,創立了一門新的綜合性邊緣學科:非線性地質學。套用非線性動力學理論解決
地質巨觀有序現象的成因問題,這在國際上也剛起步。在這些成就中,包含了他妻子鄭玉蓉律師的極大理解和支持。
到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工作後,由於該所的開明領導和優良的科研環境使分如魚得水。在他的主要倡導下,以李獻華研究員為首的青年科研人員獲準成立了中國科學院同位素地球化學青年實驗室,他是其中的中堅力量。在他的周圍,團結了一批大有潛力的青年科技人員。無論是對自己的研究生還是對其他青年科技人員,他在學術上耐心地指導,在思想上嚴格要求,言傳身教,是他們的良師益友。
近年來,王江海博士先後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三項,其他項目五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70餘篇。
個人作品
出版了論著《大別雜岩的早期演化及混合岩成因機制》(1991年)、《大別變質雜岩的岩石與構造學》(合著,1994年)、《綠泥間蠟石》(合著,1996年)、《Wang,Jiyang and Wang Jianghai etal(1996年)、Geothermics of china》、《陸相熱水沉積》(1996年)等六部。
成就及榮譽
王江海博士在科研工作中的無私奉獻精神和突出的成績,得到了黨和國家以及科學界的高度重視和獎勵;1991年獲中國地質學會頒發的優秀論文獎;1992年獲中國礦物岩石地化學會“侯德封獎”;1994年被中國科學院破格晉升為研究員,並擔任了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和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職稱評定委員會。同年,榮獲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家人事科學院周光召院長的祝賀。同時得到廣東省科協的獎勵,並獲“西南西北地區優秀中青年專家”稱號。1997年被中國科學院增列為博士生導師,時年僅32歲。
個人其它信息
1991年參加了全國青年地學家學術討論會,1992年赴日本參加了第29屆國際地質大會,1993年參加了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暢談會,1994年參加了第二屆青年岩石礦物地化學者研究會,1995年參加了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暑假活動,1996年赴香港大學訪問,同年參加了廣東省中青年專家考察雲南、貴州的活動,1997年8月赴美國加里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進行合作研究。
社會評價
他的成就,《中國科學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東畫報》等報刊和《地理化學》、《礦物學報》、《岩石學報》等國家一級專業刊物先後作了長篇報導並刊登了他的多幅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