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明,男,漢族,吉林省安圖縣人,中共黨員。1953年出生,現為中國網通集團吉林省長春市分公司黨群工作部幹事,吉林省殘聯副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樹明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性別:男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人物榮譽

任免信息
遭遇厄運
戰病魔
王樹明成了“高位截癱”病人,只能終日一動不動地躺在床上,翻身、吃飯都要靠人幫助。妻子田玲不分日夜,寸步不離地守護著他。為避免他得褥瘡,每隔兩個小時就幫他翻一次身,擦一遍身子。分局的同伴們也輪流來護理他,端來燉好的雞湯,一勺一勺地餵他,還給他送來書報雜誌,陪他聊天。 “我才29歲呀,正是年輕力壯,施展抱負,乾一番轟轟烈烈事業的年齡,難道從此就成為家庭的累贅,社會的包袱了嗎?”看到妻子一天天消瘦下來,和同伴們親切的目光,王樹明心如刀絞,萬念俱灰,甚而想到以死得到解脫。 一天,他從妻子帶回家的報紙上看到了張海迪的事跡,他讀了一遍又一遍,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一個比自己還年輕,傷殘和自己差不多的姑娘,都能勇敢地向命運挑戰,走向成功,我一個堂堂男子漢,怎么能甘於沉淪呢?” 張海迪的事跡成了他黑暗人生的第一道曙光。他開始閱讀保爾·柯察金、吳運鐸、麥賢德、貝多芬,一個個身殘志堅的英雄形象浮現在他的眼前。面對這些英雄,他羞愧難當,一股似火山噴發的豪情在胸膛激盪,陡然增添了無窮無盡的力量。“我的腿雖然不能走路了,但是我的大腦還健全,我的雙手還能用啊!即使不能成為他們那樣的英雄,也還可以為黨、為社會、為他人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兒呀!” 一場與病魔的廝殺、搏鬥打響了。病臥了5個月的王樹明決心從病榻坐到輪椅上,抒寫新的人生! 對正常人這是件再簡單不過的事兒,對王樹明卻猶如翻越關隘重重的雪山、草地。他把這關乎自己命運的決戰分成幾個戰役,靠艱苦卓絕、持續不斷的戰鬥,打贏每次戰役,走向成功的彼岸。 為重獲足夠的腰力和臂力,他讓妻子在床上橫拉了一根鋼繩,鋼繩垂下兩根麻繩,還訂做了一件鋁合金鋼背心。每天從清晨4點起,先花半個小時,由妻子幫助穿上鋼背心;然後用兩手抓住兩根麻繩,鍛鍊自己的臂力和腰力。每一個動作,都產生撕心裂肺的疼痛,使他渾身大汗淋漓,只覺頭暈目眩,難以自持。實在堅持不了了,就躺下休息一陣,又咬緊牙關接著練。終於有一天他能夠在床上坐起來了! 臂力恢復後,王樹明又練習坐起來。“你就安心在床上躺一輩子了,甭想坐起來了!”大夫的忠告言猶在耳,可王樹明卻堅信人的生命力一定會戰勝病魔,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就像個不倒翁似的,一坐起來就倒下,每倒一次,都痛得他渾身打顫,只覺天旋地轉。不懈地苦練,他終於能夠坐在床上了! 接著,王樹明又開始了向輪椅進軍。可是妻子剛把他背到輪椅上,他就像麵條魚似的滑到地上。臀部摔腫了,磨破了,釘在脊椎和腰椎的鋼板經強烈的碰撞,又是一陣撕心裂肺的疼痛。他常常感到一陣陣的頭暈、噁心,真想躺下不再練了。“一旦躺下來就會前功盡棄,這輩子你就別想再坐起來了!”他似乎聽到了自己崇拜的英雄發出的警告。 疼痛使王樹明咬破過嘴唇,卻沒有動搖過他繼續練下去的決心。經過4個月的廝殺、搏鬥,王樹明終於能夠坐在輪椅上了。開始是幾分鐘,後來可以坐10分鐘、15分鐘、20分鐘……他看到了希望,又找回了自信。 重新坐到輪椅上的王樹明一次次找分局的馮局長,懇求上班工作。“咱單位效益好,也不差你一個人,你就安心在家療養吧!”每一次,馮局長都是這樣說。 他又去找為他醫治的老教授,懇求開一個允許工作的證明。老教授看著坐著輪椅前來的王樹明,大為震驚,可仍不相信他有了工作能力,“我這裡有一台電視機,你要是能修好,我就同意你工作。”王樹明用了一個晚上修好了這台電視機。“我從未給像你這樣的病人開過這樣的診斷。”老教授感慨地說:“我從你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奇蹟!”
極限挑戰
輪椅上的奇蹟
“好啊!”王樹明聽到有了難題就像聽到了喜訊,立即神采飛揚,“什麼課題?快告訴我!”原來當時市話分局之間通話後,被叫電話往往會產生既掛不斷,又掛不出的現象。這是一個技術難度大,安全性能要求高,比電話串廣播聲還難啃的“硬骨頭”。 王樹明嘔心瀝血,晝夜不停,苦鬥了三個月,研製出“25周中繼電流發生器”,成功地攻下了這一難題。試驗成功那天,這個面對死亡的招呼沒有哭過,經受常人難以想像的磨難沒有哭過的硬漢哭了。“我這是高興啊!”王樹明向與他分享成功喜悅的同伴們說。而他只講給妻子的,是他實現了自己心底的一個願望:要像貝多芬那樣,看到人們為他在兩耳失聰後譜寫的交響樂鼓掌;像保爾·柯察金和吳運鐸那樣,在身體嚴重致殘後,仍能為人類最壯麗的事業做出不平凡的貢獻! 王樹明用頑強的生命力取得了一項項豐碩的科研成果。11年來,他主持完成了三大項電信科研課題,參與了近百項科研項目和技改項目。由他研製的“新型中繼鈴流設備”和“載波電話鎘鎳電池充電裝置”填補了兩項國內空白。這些成果直接間接創造了400多萬元的經濟效益。王樹明還結合自己的科研實踐,撰寫、發表了十多篇論文。這位輪椅上的革新家已被中國通信協會吸收為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