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祿(南陽大越調琴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有祿(1896年—1972年),南陽縣紅泥灣鄉前官寺村人。南陽大越調琴師,綽號“銀牌琴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有祿
  • 別名:銀牌琴王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南陽縣紅泥灣鄉前官寺村
  • 出生日期:1896年
  • 逝世日期:1972年
  • 職業:南陽大越調琴師
人物經歷,藝術特色,

人物經歷

王有祿出身寒微,父母早逝,兄弟六人相依為命。王有祿排行最小,自幼割草放牛,愛撥弄琴弦,能識琴曲,鄉鄰視為奇童。十二歲隨四兄離家謀藝,先在潦河亂彈班操琴,後到董營越調班拉四弦。十四歲正式拜南陽大越調名琴師羅克云為師,半年間學會了十餘種樂器,一年學會五十餘種唱腔曲牌,三十餘種嗩吶曲牌,四十餘種絲弦曲牌。三年出師後,他又廣叩師門,交結藝友,博採精英,化為己用,琴技大進,在南陽一帶廣有影響。然仍謙虛好學,聞鄧縣高明修有“一氣嗩吶”之技,即往求教。後不斷往來切磋技藝,成為摯友。
民國十五年(1926)秋,王有祿率班到南召縣核桃園演出《哭殿》,為他的琴聲場下掌聲此起彼伏。演出結束,數十名地方紳士同至台上,將一枚特製銀牌掛在他的胡琴軸上,王有祿被觀眾高高抬起,呼為“銀牌琴王”。
民國十七年春,與師兄張春德率班南下漢口,演出一年有餘,藝友雲集,客座滿堂,武漢三鎮長時流傳著“南陽有個大越調,銀牌琴王呱呱叫”的佳謠。
民國二十一年後,慕名投師者紛至沓來,他先後培養出曾兆中、張治文、季子等高徒。他牢記羅克雲先師訓戒,視徒如子,不吝絕技。同時堅持每場戲必演,不失主琴師之職。
民國二十九年後主要活動於河南、湖北的重鎮名城。1951年到南召縣越調劇團,1960年轉入方城縣越調劇團。1969年初隨團到社旗。他一生堅持操練,以琴為友,全心治藝。1972年病逝,享年七十六歲。

藝術特色

王有祿操琴力度均勻有致,指法靈活,音隨心發,曲隨意出。無論“正裝戲”“外裝戲”,都能演奏自如,聲情俱佳。演員們說他的琴既包腔又包戲,越唱越想唱。觀眾道:“王老六的胡琴像活人,會哭會笑迷人心。”若他不到場,不開戲或降低戲價的事經常出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