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既民

王既民(1924~2001)河南長垣人,1948年畢業於河南大學水利系。著名水利專家,主持丹江口葛洲壩三峽等大中型水利工程的金屬結構設計、論證和國家重大裝備“七五”、“八五”、“九五”攻關科研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既民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性別:男
個人生平,主要作品,

個人生平

1924年5月,王既民出生在黃河之濱長垣一個富裕的農戶家庭,父親、母親略識文化,叔叔是一位國小教師。在長輩的影響下,年幼的他對中國古代科技,特別是對創造世界水利史奇蹟的都江堰工程十分感興趣。1944年高中畢業後,他毫不猶豫地報考了黃河水利專科學校,並以滿分的優異成績被該校錄取。更慶幸的是,他上二年級時適逢黃河水利專科學校併入國立河南大學工學院,他又正式成為河大水利系二年級學生。中國當時的頂尖學者、著名的水利工程學家嚴愷陶述曾閻振興教授成為他的恩師。在三位教授的精心指教下,王既民學業長進飛快。
1948年6月,德才兼備的王既民從國立河南大學水利系畢業,獲工學學士學位。同年9月到錢塘江工程局實習。1949年5月,他來到已經解放的南昌市擔任江西省人民政府水利局工程員,1950年,到長江水利委員會工作。從此,他與長江的治理結下不解之緣。
時不我待。王既民激情滿懷地投入工作,漸漸成為水利行業享有盛名的水工金屬結構和通航船閘、升船機金屬結構設備技術的大專家。在50餘年的工作中,王既民早期參加荊江分洪工程南閘和北閘、黃天湖排水閘及漢江分洪工程杜家台閘等水閘的金屬結構設計,隨後主持了鴨河口、陸水、丹江口、萬安、葛洲壩、隔河岩、三峽等大中型水利工程的金屬結構設計、論證。其中葛洲壩三江2號船閘項目的研究與實踐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葛洲壩二江泄水閘上平下弧工作閘門獲國家銀質獎,國外斯里蘭卡馬杜魯·歐亞水庫大型高壓平板閘獲國家產品金質獎。諸多卓越成就的取得,既實現了王既民的宏偉志向,又為母校河南大學爭得了榮譽,為河南人民爭了光。
王既民先後在長委會設計科、水利機械處、樞紐設計處工作,歷任科長、樞紐處副總工程師、長委技術委員會委員及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水工金屬結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名譽顧問等職。1956年任工程師,1982年任高級工程師,1988年被確認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成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並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還曾任湖北省第四屆政協委員、湖北省鋼結構學會副理事長,並被評為湖北省先進科技工作者

主要作品

在學術研究方面,王既民也頗有建樹。他分別主持和參與編寫了《平原建閘設計手冊》、《葛洲壩工程叢書》、《長江三峽工程叢書》專業分冊等文獻,並不顧年老多病,嘔心瀝血地主持《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技術從書》的編寫工作,精心指導《水電站壓力鋼管設計規範》的編修工作,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為中國的水利水電建設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