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南北朝、隋朝時期官員、將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慶,生卒年不詳,字興慶,太原祁縣人,北魏靈州刺史王因之子,南北朝隋朝時期官員、將領。

王慶少有悟性,富有才幹謀略。初仕西魏,跟從宇文泰收復弘農、攻破沙苑,官至殿中將軍北周建立後,王慶多次出使吐谷渾突厥等少數民族政權,促使其與北周建立友好外交關係。後歷任兵部大夫、小司徒、上大將軍、汾州刺史、延州總管、柱國等職務。隋朝建立後,王慶進封平昌郡公,最終卒於任上,追贈上柱國,諡號莊。

基本介紹

  • 本名:王慶
  • 字號:字興慶
  • 所處時代:南北朝→隋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太原祁縣
  • 職業:官員、將領
  • 官職:延州總管、柱國
  • 爵位:平昌郡公
  • 追贈:上柱國
  • 諡號:莊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深受親待,出使番邦,卒於任上,主要成就,歷史評價,史籍記載,家族成員,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王慶年少時很有悟性,富有才幹與謀略。起初跟從西魏丞相宇文泰征戰,收復弘農,攻破沙苑,都立有戰功,常常獲得特殊的獎賞。大統十年(544年),授任殿中將軍

深受親待

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受禪登基,建立北周政權,是為孝閔帝。孝閔帝登基後,晉公宇文護引薦王慶擔任典簽。王慶明辨事物的關鍵,逐漸受到宇文護的親近優待,後升任大都督。
武成元年(559年),王慶憑藉前後功勞,受封爵位為始安縣男。
武成二年(560年),代理小賓部事務。

出使番邦

保定二年(562年),王慶出使吐谷渾政權,與吐谷渾君主夸呂劃分疆土,仍商議和睦交好的事宜。夸呂心悅誠服,於是派遣親信跟隨王慶前往北周進貢。
起初,突厥與北周聯姻,答應將女兒嫁給北周皇帝為皇后。但北齊人得知此事後,害怕形成聯合之勢,便也派遣使者到突厥求婚,贈送的財物很豐厚。突厥貪圖北齊的眾多禮物,就答應與北齊聯姻。北周朝廷議論認為魏氏往昔與柔然聯姻,就被北齊人離間產生貳心。如今恐怕再有改變,想派遣使者交結突厥。於是任命王慶為左武伯,輔助楊薦作為使者。同年,北齊軍隊就發動進入并州的戰役。王慶帶領突厥騎兵,與隨公楊忠到太原而回。因為北齊人答應送回皇姑及伯母,朝廷就與其來往交好。突厥聽到這個訊息後,產生疑慮阻隔,於是朝廷再次派遣王慶前往開導。突厥可汗感動喜悅,交結友好如同當初一般。
保定五年(565年),王慶與宇文貴出使突厥迎娶聯姻公主。從此,由於王慶在北番信用卓著,多年出使突厥。後來出使突厥,適逢突厥可汗突然死亡,突厥對王慶說:“前後使者來到,遇上我們國喪的,都割面流血,表示哀痛。況且現今兩國聯姻,難道能不實行這種做法嗎?”王慶嚴辭拒絕。突厥看見他堅守正道,最終不敢相逼。北周武帝宇文邕得知此事後,便嘉獎王慶。記錄王慶前後出使的功勞,升任開府儀同三司、兵部大夫,進封公爵。後歷任丹、中二州刺史。

卒於任上

大象元年(580年),王慶擔任小司徒上大將軍、總管汾石二州五鎮諸軍事、汾州刺史、延州總管、柱國
開皇元年(581年),丞相楊堅受禪登基,建立隋朝政權,是為隋文帝。隋文帝登基後,進封王慶為平昌郡公。王慶最終在任所逝世,朝廷追贈他為上柱國,賜諡號莊,並由其子王淹襲爵。

主要成就

王慶早年隨軍征戰,收復弘農、攻破沙苑,皆立戰功。後來多次出使吐谷渾突厥等國,促使吐谷渾、突厥與北周建立友好外交關係。王慶擔任丹州、中州刺史期間,施政嚴謹而有法度,因此屬下官吏不敢欺瞞。

歷史評價

令狐德棻周書》:①“慶少開悟,有才略。”;②“慶樞機明辨。”;③“為政嚴肅,吏不敢欺。”;④“賢衣服飲食雖以儉約自處,而居家豐麗,室有餘貲。時論譏其詐雲。”

史籍記載

《周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五》
北史·卷六十九·列傳第五十七》

家族成員

父親:王因,官至靈州刺史,封爵懷德縣公。
兒子:王淹,襲爵平昌郡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