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沅

王慶沅

王慶沅,男,1938年9月出生,江蘇南京人。中國傳統音樂理論研究家、國家二級作曲家。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興山民歌”的發現與整理人。

《中國樂律學史》課題組研究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傳統音樂學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會員,湖北音樂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宜昌市音協副主席。

王慶沅深山求索半世紀,發現並破解不為人知的“興山特性三度體系民歌”,考證出曾侯乙編鐘與興山體系民歌的定律結構,釐清了傳唱數千年的興山民歌的文化血脈。推翻了"中國音樂西來說",佐證了中國古樂並未失傳、中國也有自己本土音樂的學術爭議。其獨特樂律學原理對於研究我國古代音樂史、我國傳統民歌的傳承與變異等都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2006年6月10日,由王慶沅發現整理的“興山民歌”被文化部發文批准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他被表彰為“興山縣有突出貢獻人才”,而他的工作將被記入還在建設中的宜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慶沅
  • 別名:巴山青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江蘇南京
  • 出生日期:1938.9
  • 職業:中國傳統音樂理論研究家、國家二級作曲家
  • 畢業院校:宜昌農業專科學校
  • 主要成就:發現並破解興山民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推翻"中國音樂西來說"
  • 代表作品:湖北興山特性三度體系民歌研究、竹枝歌和聲考辨
個人簡歷,成果介紹——興山民歌,興山民歌簡介,主要價值,發現過程,研究的里程碑,蒐集整理工作,

個人簡歷

王慶沅於1938年9月出生在江蘇南京一個國小教師之家。自幼喜歡音樂,中學時代就常常跟著當地劇團跑場。1956年,考入宜昌農業專科學校農作物栽培專業,1959年4月畢業分配到興山縣農業局成為一名農業技術員。1961年12月興山縣成立縣文工團,王慶沅因擅長音樂被調到文工團,從事作曲、指揮工作。1987年任興山文化局副局長,1990年兼歌舞劇團團長,1993年任創作室主任。
曾創作大、中型歌劇、舞蹈音樂33部,歌曲100餘首。1980年始,致力於民歌理論研究,發表論文《荊楚古音考》獲首屆中國長江歌會優秀論文獎)和《竹枝歌和聲考辨》等23篇。

成果介紹——興山民歌

興山民歌簡介

興山民歌被稱為薅草鑼鼓的民歌,因其特有的“興山三度音程”被文化部定名為“興山民歌”,興山古歌是流傳於湖北省興山縣各鄉鎮及其東、南、北部的周邊地區的漢族民歌音樂。2006年5月20日文化部發文批准其成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興山民歌的常見曲目有《征東》、《征西》、《薛剛反唐》、《十送》、《十想》、《五更》等。興山古歌音調奇特,不見經傳,讓人不識音高、不辨調式、不易歌唱。其實,它在音階結構中含有一個介於大、小三度之間的音程,被命名為"興山三度音程"。這個獨特的音階證明了在荊楚音樂文化中存在著一個與樂器考古發現的律制相一致的口傳文化。

主要價值

興山民歌是巴楚古歌難能可貴的遺存,它推翻了"中國音樂西來說",佐證了中國古樂並未失傳、中國也有自己本土音樂的學術爭議。其獨特樂律學原理對於研究我國古代音樂史、我國傳統民歌的傳承與變異等都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興山古歌在一片失傳聲中傳承了下來,證明了我國傳統音樂頑強的生命力;證明我國有獨特的本土音樂;揭示了荊楚古歌的面貌;獨特的樂律學原理將豐富我國的音樂理論,填補世界音樂理論的空白;證明了我國民間藝術實踐中,存在著與出土樂器相一致的律學原理;揭示了350音分左右的音程是我國民族音樂中的一個久遠的、客觀存在的常規音程;見證了我國民間"雞鳴歌"唱法的持久性與科學性;作為文化紐帶,有助於我國南方多個民族文化的認同,促進文化交流,增強民族團結。
就像一切活化石一樣,這門古老的藝術正面臨著絕跡的危險:
一是因為其不見經傳,讓人不識音高、不辨調式、無法記譜、很難學唱。
二是尚未謝世的薅草鑼鼓民間藝人90%均為70歲以上的老人,其傳承保護狀況令人擔憂。如不大力搶救保護,這個獨特的歌種將面臨失傳的危險。
三是興山民歌主要存在於興山薅草鑼鼓和興山喪鼓兩種載體之中,尤以薅草鑼鼓最為典型。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興山薅草鑼鼓在生產勞動中已被現代化的除草技術代替,幾乎絕跡。一旦薅草鑼鼓徹底消亡,興山民歌必將隨之絕響。

發現過程

1961年,興山縣文工團送戲下鄉,王慶沅初次接觸到“難以記譜,難以學唱,又不好聽”的興山民歌。這種歌的唱腔有個共同之處,在一句之餘發出“噢”的一聲喉音,如公雞打鳴後“喔”的一聲落音。這種怪異的音程吸引了王慶沅,他開始了蒐集整理工作。20年後,因參與《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湖北卷》工作,這種比比皆是的“怪”歌再次橫亘在他面前。“一首歌,跟著感覺記成了多種調式。”無盡的迷惑,促使王慶沅探索。“怪”歌怪在音程上。同行很快得出興山民歌“減三度”或“小三度”的結論,王慶沅卻堅持認為其音程處於大、小三度之間。這種音,唱得出來,鋼琴彈不出來,即所謂琴縫裡的音。1985年,王慶沅提出興山民歌“特性三度音程”的概念。為了獲得律學依據,王慶沅赴武漢、北京,開始了艱苦的測音研究。1987年,王慶沅終於用科學手段,佐證了自己的判斷。《湖北興山特性三度體系民歌研究》同年發表於權威期刊《中國音樂學》。興山民歌別具一格的聲腔體系,終於被王慶沅揭開。
歷史之謎青睞不倦的探索者。1987年大年初三,正在北京進行測音研究的王慶沅,偶然地聽到福建永安市豐田村人演唱的大腔戲,竟與興山民歌的音調一樣。豐田村人800年前由湖北江陵輾轉遷徙而去。經實地考察研究,王慶沅確認豐田村與興山分別保留的特性音階音調,正是荊楚古音的遺存。
在其後的研究中,王慶沅又發現2400多年前的曾侯乙編鐘,與興山民歌定律框架吻合,進一步證明興山體系民歌是荊楚古音的遺存,並可能比曾侯乙編鐘更古老。

研究的里程碑

1987年王慶沅在權威期刊《中國音樂學》上發表的論文《湖北興山特性三度體系民歌研究》,這篇文章得到了當時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呂驥、中國藝術院音樂研究所所長黃翔鵬的高度評價。這篇文章讓興山民歌擺脫了低級簡單的民間傳唱階段,而成為一種可供研究,且急待傳承的民間藝術,終於登上大雅之堂。

蒐集整理工作

田野調查極大豐富了興山民歌的內容。74歲的彭泗德是田野調查時新發現的民間藝人。彭泗德的師承關係可上溯到乾隆年間,為把他的傳承譜系等問題考證準確,當王慶沅聽說其太祖師爺以來的所有墳墓碑文仍完整存在時,十分驚喜,帶著工作人員背著沉重的攝影攝像錄音設備,上山頂下山腳步行一百多里山路進行重點采拍和詳細取證,終於從碑文記載中找到重要線索,解決了調查中的疑問。
素材整理工作是一個十分浩大的任務,近300盤磁帶王慶沅需要一字不漏的聽下來,然後轉錄到電腦里,刻入光碟。有時候他的夫人劉經建也放下手裡的工作幫助王慶沅聽磁帶,兩個老傢伙在家裡開著兩台電腦當“發燒友”。
王慶沅說,如果機器工作順利,一天可以弄完一盤磁帶。這樣算來,王慶沅天天窩在家裡聽磁帶也需要300天。但這讓王慶沅也覺得很值:再不整理,有的就要失傳了,“十堰、鄖縣部分的磁帶就已經聽不清了”。而那些曾經唱歌的老藝人都已經去世了。
為此,在這次申遺過程中,工作人員從科學定義申報項目名稱入手,通過採取廣泛徵求意見、多方求教專家、反覆研究論證等辦法,最終從興山三音歌、興山山歌、興山古歌、巴楚古歌、荊楚古歌等稱謂中正式確立為“興山民歌”,使這一千年瑰寶有了一個更精確、更合理的項目名稱。
王慶沅認為,以往興山民歌的承傳是口口相傳,其主要載體是薅草勞作,其流傳過程充滿變化甚至風險,總有一天,薅草這項勞動會消失,民歌就不會再唱響。申遺成功就是希望能夠讓其脫離薅草這一原始載體,世代傳承下去。申遺也是為了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