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王強(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強,男,1971年1月出生,漢族,湖北省當陽市人,理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員,1998年7月參加工作。

現任中科院廣州地化所岩石學學科組組長、同位素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黨支部書記兼副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強
  • 出生地:1971年1月
  • 出生日期:1971年1月
  • 職業: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人物簡介,教育背景,科研經歷,科研工作,獲獎榮譽,

人物簡介

王強,男,1971年1月生,博士。1993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系岩礦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98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岩石學博士學位。
王強王強

教育背景

1、 1989.09-1993.07,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系,獲學士學位,
2、 1993.09-1995.07,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研究生院碩士研究,
3、 1995.09-1998.07,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4、 1998年獲博士學位;

科研經歷


1. 1998.07-2000.10,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後;
2. 2000.11-2004.11,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3. 2004.12,日本海洋科學與技術中心地球演化前沿研究所學習Re-Os同位素分析;
4. 2005.01-2005.12,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作訪問研究;
5. 2006.01-2006.3,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6. 2006.04-現在,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7. 2009.01-2009.07,澳大利亞Curtin大學地質系,高級訪問學者;
8. 2009.12-2010.01,台灣大學地質系,高級訪問學者

科研工作

王強同志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岩石學、地球化學、地球動力學和相關金屬成礦的研究工作。他對埃達克質岩成因、成礦及地球動力學的研究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主要包括:
(1)提出了埃達克質岩及其共生岩石組合的構造環境分類方案,認為除了島弧環境外,該類岩石還可以形成於非島弧環境,且主要與陸殼熔融有關,該成果對認識大陸地殼生長及物質再循環具有重要意義。
(2)基於對可可西里中新世埃達克質岩的研究,確定了新生代非島弧環境中由增厚下地殼熔融形成埃達克質岩的典型實例。
(3)基於對羌塘47-38 Ma埃達克質岩的研究,提出了俯衝陸殼熔融形成埃達克質岩的新模式,不僅解釋了青藏高原地殼增厚、流動過程,而且得出高原隆升和伸展始於~ 47 Ma的認識,這與全球O-Sr-C同位素及氣候變化相一致。
(4)確立了板內伸展環境中埃達克質岩與銅金礦化的密切關係,並提出埃達克岩有利於銅金礦化的原因是“熔體-地幔作用”,指出島弧、大陸板內伸展和大陸碰撞活動造山帶等環境有利於埃達克質岩成礦,對銅金勘探具有指導意義。
目前,共發表論文85篇,其中SCI論文55篇(第一作者論文24篇),SCI他引1271次(第一作者論文SCI他引667次),2篇第一作者論文入選美國信息研究所基本科學指數(ESI)地學近10年高引用率論文名錄,他本人入選美國ESI地學高引用率科學家名錄。

獲獎榮譽

2009,獲廣東省頒發的“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集體獎,排名第2);
2011,獲廣東省頒發的“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集體獎,排名第5);
2007,獲孫賢鉥獎勵基金會頒發的第二屆“Shen-Su Sun Award (孫賢鉥獎)”;
2008,獲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頒發的第十二屆“侯德封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青年科學家獎”;
2009,獲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頒發的第七屆“青藏高原青年科技獎”;
2010,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的“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
2012,被評選為“第十一屆中科院傑出青年獎”獲得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