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分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強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北宜昌
  • 出生日期:1964年4月
個人簡介,個人簡歷,

個人簡介

王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分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1981年至1992年在北航就讀取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先後任北航熱動力工程研究所副所長兼黨支部書記、所長,動力系副主任,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副院長、分黨委書記。主要從事渦扇發動機多功能矢量噴管、飛行器紅外隱身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在《航空動力學報》、《推進技術》等國內外權威報刊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曾獲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三等獎2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榮膺北京市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北航“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殊榮。

個人簡歷

緣於藍天夢進北航,師從新型殲擊機總設計師
童年,在王強的記憶里是有些苦澀的。在上國小的時候,他不幸患了急性腎炎,不得不輟學一段時間就醫。
出院後靜養的那段日子,小王強成了父母單點陣圖書館裡的常客,他沉迷於《三國演義》、《林海雪原》、《我的大學》等各類文學作品之中,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
由於幾次生病,學業時斷時續,整個國小階段王強的學業一般。進入宜昌市十七中以後,在數學老師的指導下,他的數學成績突飛猛進,帶動了其他學科成績明顯進步,還擔任了勞動委員和副班長。
1979年,王強以勉強過線的分數考進宜昌市一中。時值剛剛撥亂反正,全國的校園裡掀起了爭分奪秒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熱潮。王強一方面注重鍛鍊跑步,課餘時間踢足球、打排球,身體素質越來越好;一方面刻苦學習,成績提高很快。1981年5月,全省組織預考,王強取得了全市(當時地市分設)第二名的佳績。兩個月後的高考,王強考出了全班第一(489分)的高分。當時這個成績可以上北大,但在填報志願時,因為從小就有一份濃濃的藍天情結,王強毅然填報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並順利被錄取。
北航成立於1952年,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術優勢的多科性、開放式、研究型大學,肩負著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基礎性、前瞻性科學研究,以及戰略高技術研究的歷史使命。作為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北航一直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的重點高校。
開學典禮上,著名空氣動力學家沈元院長號召全體新同學要以振興中華為己任,獻身祖國的航空航天事業,王強心潮澎湃,把這些話默默記下。
進入心儀的象牙塔,王強如魚得水,愛泡圖書館,操場上也常有他生龍活虎的身影。他擔任了班上的團支書,每學期各科成績優良。大三暑假,學校組織同學們前往瀋陽飛機製造公司實習,在觀看了我國新型殲擊機的試飛表演後,王強內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堅定了他報考研究生、繼續在這一領域求索的決心。
本科一畢業,王強如願以償考取了北航五系流體所碩士研究生,導師為著名飛機設計氣動力學專家、當時正在進行飛行試驗的我國某型殲擊機總設計師、北航兼職教授顧頌芬“雙料”院士。
初生牛犢勇攀高峰,課題研究成果填補世界空白
顧院士在航空工業界享有極高聲譽,他主持研製的某型殲擊機當時是我國空軍的主戰機種之一。王強考上研究生後不久,顧院士從瀋陽來北京,給王強等一批弟子送了一本書,書中講的是前蘇聯飛機設計師雅可夫列夫勇攀事業高峰的故事。從這本書里,王強讀出了導師對他們的殷切期望。
王強的研究生課題是“複雜翼身組合體外掛物減阻的計算和試驗研究”。這是一個工程性很強的項目,來源於我國新型殲擊機的生產實踐。王強從零開始,採用國外通用的有限基本解方法編寫了複雜翼身組合體三維流場的計算程式,分析計算了翼身組合體流場與外掛物相互作用的有利干擾和不利干擾,可以降低約2%的飛機巡航阻力,相當於增加50公里的飛行航程,這項研究成果得到了顧院士和校內專家的高度評價。
碩士畢業後,經顧院士推薦,王強報考了李椿萱院士的博士研究生。針對王強的特點,李院士建議他參加“運載火箭熱底部流動”課題組,作為博士的研究方向。在李椿萱院士和趙鶴書教授的精心指導下,王強開始進行“運載火箭底部阻力計算方法研究”的課題研究工作,重點研究我國下一代大型運載火箭和天地往返運輸系統底部阻力的計算方法。為了探索國內外同類火箭底部阻力估計過大的問題,王強查閱了大量資料,進行了無數次理論計算和分析,設計出非常實用的計算程式在計算機進行數值模擬,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
要計算火箭底部流動的化學反應,需要用到化學反應動力學和非平衡態熱力學等多方面的知識。為此,王強廢寢忘食攻讀這兩門學科等有關基礎知識,並成功計算出含有化學反應的運載火箭底部阻力。這個課題在1991年通過了部級鑑定,翌年榮獲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這項研究成果後來在多項航天型號上推廣套用,填補了中國乃至世界在這個領域裡的一項空白。
1992年7月,王強順利通過博士論文答辯,在北航飛行器設計及套用力學系獲得工學博士學位。北航熱情挽留他留校任教,多年在這裡求學的生涯,讓王強深深愛上了這座美麗的校園,因此他欣然答應到動力系任教,主要從事飛機發動機矢量噴管和紅外隱身方面的計算和實驗工作。
艱辛付出豐厚回報,人生價值在事業中綻放光芒
1993年,年僅29歲的王強晉升為副研究員。而立之年,他被提拔擔任了動力系熱動力工程研究所副所長兼黨支部書記,成為北航青年教師中的佼佼者。由於工作業績顯著,1998年,王強被評為北京市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同年擔任了熱動力工程研究所所長。
王強利用幾乎所有的休息時間忘我地開展科學研究,在他的時間表上,已經沒有了節假日,每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以上。功夫不負有心人,不斷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讓他的人生價值在事業中綻放出光芒。“矢量噴管內流特性數值模擬研究”和“排氣噴管超音段壁面排氣引射冷卻紅外抑制技術研究”獲國防科工委國防科技成果三等獎;“面向企業需要,注重工程特色,為國防工業培養高層次人才”、“‘依託優勢學科,培養兩類創新人才’的探索與實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4年1月,王強經遴選為博士生導師,任北航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副院長,兼任“全國航空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教育協作組組長”,他多次主持召開全國航空工程、航天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培養工作研討會,並受聘為《航空發動機》、《推進技術》等刊物編委會委員。
2008年12月,王強挑起了學院分黨委書記的擔子,他不敢有絲毫懈怠,在他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學院各項工作蒸蒸日上,取得了一項項佳績。2011年11月,學院獲批國家教育部開展創新人才培養綜合改革的“試點學院”,瞄準國際一流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012年,學院主辦“第一屆國際航空航天工程教育論壇”、協辦“第四屆噴氣推進與動力工程國際會議”,均獲得了圓滿成功。
在繁忙的工作之餘,王強筆耕不輟,“帶噴流的尾支風洞實驗模型底壓計算及分析”、“利用ENSAAP程式計算噴管超音段壁面排氣引射冷卻性能結果與分析”、“流體注入的軸對稱矢量噴管三維流場計算”等50餘篇學術論文在《空氣動力學學報》、《航空動力學報》和《推進技術》等國內外權威報刊雜誌上發表。
王強致力於加強學院和企業間的交流合作,在他的積極推動下,近年來,學院先後與北京全四維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中航工業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署協定,設立“四維動力獎學金”、“黎明獎學金”,在獎勵一批熱愛科學、道德高尚、勤奮學習、團結合作精神強,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同時,也拓展了畢業生就業方向。
王強積極參與國際友好合作與交流,近年來,先後出訪了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巴斯大學、蘇薩克斯大學,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法國巴黎中央理工大學,美國普渡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多所大學。
2012年11月25日,殲-15飛機研製現場總指揮、中航工業沈飛集團董事長、總經理羅陽在工作崗位上殉職。驚聞噩耗,作為熟識多年的校友,王強心中無比沉痛。他組織學院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悼念活動,沉痛緬懷這位優秀的北航校友,號召全院師生以羅陽為榜樣,努力為祖國航空事業多做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