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結構,維修,
歷史
但好景不常,在二十世紀初建成連線新界和九龍的陸路運輸網路後,圓洲角的重要性日益減低,並開始式微。
圓洲角和沿岸地區的填海工程於1970年代因應發展沙田新市鎮而展開,沙田海急速填土,圓洲角的島狀外貌亦因而改變,成為城門河河岸的一部分。其間政府陸續收購圓洲角及沙田圍的田地和魚塘,區內很多古老建築在城市化過程中被荒廢及拆卸。現時剩下來的只有這間民宅古屋,亦曾一度售給村外人作住宅及工廠用途,現時成為圓洲角歷史唯一的印記。
結構
這間百年古屋樓高兩層,是典型的傳統客家民宅,屬兩進一天井三開間式建築,主要以花岡石及青磚砌成,以木橡及檁條支撐牆身,配以瓦片構成金字屋頂。民宅的牆基以當時相當昂貴的花岡石建造,正門入口以細琢花岡石作為門框,再加裝木柵“趟櫳”拉門,前院由一道花岡石矮牆包圍。 民宅內地面鋪設菱形圖案廣東大階磚,內外有精美的壁畫和傳統裝飾,正面牆身有精緻的灰塑、壁畫及巧手雕刻的檐板,山牆的檐壁以草尾灰塑裝飾。通過前方門廳後是天井,右邊是浴室,左邊是廚房,內有連煙灶的磚囪,兩進的次間為睡房,建有木構閣樓。前後進的明間牆身繪畫吉祥圖案壁畫,系梁分別雕刻“百子千孫”及“長命富貴”等吉祥語句。
維修
民宅大致保
持完好,曾於1996年進行多項復修工程,2006年再更換損毀的木構件和進行內部翻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