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新市鎮

沙田新市鎮

沙田新市鎮(Shatin New Town)是香港新市鎮之一,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自1990年代起擴展至馬鞍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田新市鎮
  • 外文名:Shatin New Town
  • 位置沙田海的填海地
  • 包括沙田大圍火炭
  • 成立時間:七十年代初期 
沙田新市鎮,地理,歷史,規劃概念,人口及房屋組合,社區設施,康樂及休憩用地,市中心,市鎮工業運輸及發展,工業,運輸,未來發展,

沙田新市鎮

地理

沙田新市鎮主要位於沙田海的填海地,包括沙田大圍火炭、禾輋、石門小瀝源圓洲角馬料水、馬鞍山等地方。大埔新市鎮在其北方,南面則為九龍群峰。沙田新市鎮最繁榮的地方是沙田市中心。
香港新沙田
由於沙田海被填,原來的城門河被延長,沿填海地上的人工河道出海。

歷史

1972年10月當時的港督會同行政局批准一個大型的建屋計畫,旨在於八十年代中期提供足夠房屋,供180萬人居住。按照計畫,這些新建房屋超過一半在新市鎮興建,而沙田、屯門荃灣正是由政府指定發展的第一代新市鎮。
沙田第一份規劃圖則於1961年由城市規劃委員會制定,其後經當時的港督會同行政局批准。根據這份圖則,沙田的人口可達約360,000人,而人口密度最高為每公頃750人。雖然圖則建議把少量土地劃為工業用地,但當時沙田只被視作九龍一個近郊住宅區。
為了舒緩市區的擠逼情況,當局需要在沙田興建大量徙置屋邨。因此當局對1961年的圖則作出檢討,以容許在沙田進行較高密度的住宅和工業發展。經過進一步的規劃和工程研究後,當局制定了一份修正分區計畫大綱草圖。在1965年當時的工務局擬備一個綜合發展計畫,建議在沙田發展一個新市鎮,人口約為100萬。根據這個計畫而擬備的分區計畫大綱草圖最後於1967年獲得通過。於七十年代初,當局擬備一份經修訂的發展計畫草圖,把沙田發展完成時的人口定為50萬人。沙田於七十年代初期開始大規模填海,人口不斷增加。
1979年政府批准發展馬鞍山,作為沙田新市鎮的擴展部分。1983年馬鞍山運輸研究獲得通過。該項研究建議,沙田及馬鞍山的整體人口界限共704,000人,而馬鞍山的人口界限為15萬人。1986年馬鞍山發展檢討完成後,當局批准該次檢討的建議,同意沙田新市鎮的人口總數應以750,000人為限。1991年3月22日一份為馬鞍山而擬備的分區計畫大綱圖首次於憲報公布。沙田及馬鞍山的分區計畫大綱圖曾經數次修訂,以納入最新的建議,而住宅、鄉村式發展、商業、工業、休憩用地、政府、機構或社區、綠化地帶和其他指定用途等主要的土地用途,以及運輸系統已納入上述分區計畫大綱圖內。

規劃概念

沙田新市鎮屬帶型發展,以城門河的天然河谷一帶為重心,發展一個均衡和自給自足的社區,使區內居民可以在一個舒適愉快的環境中工作、休憩、成長和學習。新市鎮的規劃大部分受到地形和鐵路線的限制,在規劃不同的土地用途時,當局考慮把河谷及填海區劃作較高密度的住宅和工業用途,而地勢較高的地方則劃作較低密度的住宅用途。

人口及房屋組合

沙田區內房屋種類眾多,適合不同收入水平和要求的人士居住。在全面發展後,新市鎮的公共租住房屋、資助出售房屋、私人永久性房屋(包括鄉村房屋)及其他私人臨時房屋及非住宅用房屋的整體房屋組合比率將會是 27:34:36:3,而新市鎮的人口約為 730,000人。

社區設施

根據《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在新市鎮內預留足夠土地,發展教育、社區和康樂設施,為居民服務。
新市鎮的專上院校包括香港中文大學恒生商學書院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分校)。香港體育學院則提供另一類型的專上教育。
威爾斯親王醫院於1982年正式啟用,是一家分區醫院。其他的輔助醫院服務則由位於亞公角的沙田醫院和沙田慈氏護養院(補助醫院)提供。沙田另外有一間私人醫院(仁安醫院)。新市鎮亦設有四間普通科診療所/健康中心,為區內居民服務。

康樂及休憩用地

城門河是沙田休憩用地的中樞,兩岸設有公園、長廊、腳踏車徑和其他康樂設施。占地九公頃的沙田公園,則是休憩用地的中心。馬鞍山烏溪沙西面海旁的休憩用地已發展為馬鞍山公園。當局亦計畫興建一條附設腳踏車徑的海濱長廊,由南面的大水坑通往北面的馬鞍山公園。
當局亦已規劃及提供康樂設施,這些設施如沙田運動場,多是位於城門河兩岸的。烏溪沙青年新村是馬鞍山著名的康樂區之一。新市鎮多個地點均設有游泳池場館、網球場、壁球場和室內康樂中心,供居民使用。

市中心

九廣東鐵沙田站附近一帶已發展為沙田市中心,作為舊墟鎮的擴展區。這處亦為新市鎮提供一個購物中心和主要的公共運輸交匯處。文娛館與商業樓宇及沙田車站相連,是沙田市中心的焦點。文娛館提供全面的設施,包括圖書館和大會堂。沙田法院位於文娛館旁。沙田公園位於文娛館與城門河之間,是市中心的一項主要發展。沙田公園是城門河兩岸休憩用地的中心。市中心亦設有商店、辦公室、電影院和其他商業及康樂設施。
馬鞍山的市中心包括一個商業中心區,為住宅發展所圍繞,外層為政府及社區設施用地、馬鞍山公園和吐露港長廊。

市鎮工業運輸及發展

工業

工業分布於四個主要地區,即大圍、火炭、石門及圓洲角。當局並為這些工業區提供方便的交通設施,多以快速公路連線主要幹線,減少對市民的影響。沙田新市鎮的工業以製造業、貨倉和貯物為主。

運輸

〖公路、隧道及道路〗
沙田與九龍的道路交通依賴獅子山隧道、大老山隧道、城門隧道和大埔公路。吐露港公路於1985年9月通車,聯同沙田路和大埔公路組成了一個公路系統,把新市鎮與大埔連線起來。大老山公路亦把馬鞍山與吐露港公路連線起來。西沙公路於1988年10月通車,提供了一條連線沙田與西貢的道路。
沙田兩項主要的道路工程是8號幹線長沙灣至沙田段,以及在沙田新市鎮內接駁8號幹線的T3號公路。這兩項工程分別預定於二零零七/零八年度和二零零六/零七年度完成。
〖公共運輸〗
沙田新市鎮設有多條巴士路線,由各個人口聚點直通都會區,亦有部分巴士路線由這些人口聚點接駁火車站。除巴士服務外,亦有綠色專線小巴行走人口較少的住宅區。
〖九廣鐵路〗
九廣鐵路對於新市鎮的發展至為重要。新市鎮共有五個九廣東鐵火車站,即大圍、沙田、火炭、馬場和大學站。馬鞍山鐵路連線沙田大圍及馬鞍山烏溪沙(利安邨東北面),全長約11.4公里,共有九個車站及一個維修中心,這條鐵路於大圍設有轉車設施,連線現有的東鐵。

未來發展

白石從前用作難民羈留中心,坐落於馬鞍山市中心以東的策略性位置,是吐露港的陸岬。白石提供了發展康樂設施的機會,可以進行的發展包括植物公園、主題餐廳、歷奇腳踏車樂團、水上康樂中心、古蹟/生態中心、訪客中心和低密度住宅。現時白石主要為高球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