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伯(原黑龍江省軍區副司令員,傳奇將軍)

王少伯(原黑龍江省軍區副司令員,傳奇將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少伯:1926年9月生人,江蘇阜寧人。1941年加入新四軍,後任39軍115師參謀長,1968年調任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副師長,1969年10月任六師師長,1976年任瀋陽軍區守備五師師長,1979年任黑龍江省軍區副司令員。1989年離休。現居哈爾濱。仍擔任著黑龍江省新四軍研究會會長。這是一位傳奇將軍。其人生頗有傳奇色彩。這位新四軍老戰士和抗日老兵,15歲參加革命,戎馬生涯身經百戰,卻未負過傷,連皮肉都沒擦破過。他指揮過許多次大大小小的戰鬥,卻從未打過一次敗仗。他曾統率6萬軍墾戰士和6萬知青,終將建三江這片茫茫無際的沼澤地開墾出來,創造了軍墾史上的奇蹟。1954年、1955年他連續兩次被選中參加國慶閱兵,且都在第一方隊第一排,走在受閱部隊的最前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少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江蘇阜寧 
  • 出生日期:1926年9月 
  • 職業:曾任正副師長,黑龍江省軍區副司令員、白城守備區副司令員等職。
  • 畢業院校:先後畢業於南京軍事學院基本系和北京軍事學院高級系
  • 主要成就:13歲成為新四軍戰士,15歲成為共產黨員。
    曾任兵團三師八旅二十三團的民夫大隊長、收容隊長
    東北民主聯軍二縱隊四師十一團七連指導員
    參加四平保衛戰;解放哈爾濱;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建設北大荒
    現任黑龍江新四軍研究會會長
他戎馬生涯近半個世紀,身經百戰,積極工作,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建設事業做出了一定貢獻。戰爭時期,他先後參加了哈爾濱保衛戰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從東北一直打到廣西鎮南關,然後留廣西剿匪。1950年首批入朝,參加了1一5次戰役。1953年回國。在革命戰爭極其艱苦的情況下,他英勇殺敵,他指揮的連隊曾創戰鬥軍民一家人兩個模範連,東北民主聯軍給他記小功一次。入朝首戰雲山,指揮羅亮泗用爆破筒第一個炸毀外國侵略著的重型坦克,榮立兩小功。在無堅固工事依託的情況下,抗擊美二師23聯隊、美24師、法荷聯軍等八千人的進攻,一日內擊退敵16次進攻,榮立大功一次,祖國第一次赴朝慰問團贈給“進攻勇猛、守備有功”錦旗一面,全營榮立集體功一次。在建設時期,他曾任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六師師長,帶領數萬名知青戰士和職工,頭頂藍天腳踏荒原,為開發建設北大荒做了大量工作,當時的省委書記張林池讚揚六師“我與王震部長都未開出來,日本人開拓團也未開出來的田,你們開出來了。”調到守備部隊以後,他更是把戰爭年代的作風傳給部隊,在歷次演習,訓練中都取得了好成績。他提倡的熱愛邊疆.紮根邊疆、建設邊疆、保衛邊疆的四邊思想在兵團六師的建三江.在環境艱苦的大興安嶺成為部隊的一種精神。
王少伯
王少伯的人生頗有傳奇色彩。這位新四軍老戰士和抗日老兵,15歲參加革命,戎馬生涯身經百戰,卻未負過傷,連皮肉都沒擦破過。他指揮過許多次大大
wang'swang's
小小的戰鬥,卻從未打過一次敗仗。在抗美援朝首戰雲山戰鬥中,他親自指揮炸毀了美軍王牌師第一輛重型坦克;他指揮全營800人抵抗敵人8000人,在以一打十的殊死戰鬥中,打退敵人16次衝鋒,堅守陣地寸土未失。他曾統率6萬軍墾戰士和6萬知青,終將建三江這片茫茫無際的沼澤地開墾出來,創造了軍墾史上的奇蹟。1954年、1955年他連續兩次被選中參加國慶閱兵,且都在第一方隊第一排,走在受閱部隊的最前列。
王少伯還有一次國慶觀禮,也鮮為人知——
1969年國慶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接到上級命令,從該兵團抽調200人赴京參加國慶活動。時任該兵團第六師師長的王少伯,受組織上委派擔任總領隊。作為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幾十萬人的代表,王少伯被安排在天安門觀禮台觀禮。
當年,時任39軍115師參謀長的王少伯,1968年41歲時調入兵團一師任副師長。

1969年8月,兵團發布命令正式組建六師。在兵團黨委會上王少伯主動請纓,提出要帶頭開發六師。並毛遂自薦向兵團黨委提出:如果讓我當師長,一定乾出個樣來。兵團黨委經研究把王少伯的職務上報到瀋陽軍區,果然很快就下了命令。那年,他43歲,是兵團最年輕的師長。
在他的率領下,吹響了向撫遠荒原進軍的號角。這批隊伍由一大批老轉業官兵和4萬知青組成,他們高舉當年開發北大荒精神的紅旗,向荒原進軍。
他們在淺過膝、深沒腰的人稱“大醬缸”沼澤地中,頂著蚊子、瞎蠓和小咬的侵襲,開懇荒地。並作到當年開荒,當年種地,當年打糧,當年做貢獻。到1971年,就開出107萬畝土地,在農墾史上創出奇蹟。
王少伯親自把師部所在地命名為“建三江”。從此,在中國和世界的版圖上都標出這響亮的名字。他以個人的魅力和氣魄,贏得全師人們的尊敬和愛戴。他和全師的幹部、轉業官兵和知青結下血溶於水的深厚情感。王師長臨走的時候,他坐著吉普車,走過六師的每個團,向他難以割捨的幹部、老職工、知青一一惜別。他每到一個單位,那裡都是全團傾巢出動。機關幹部、轉業官兵、知青、學生和幼稚園的小孩兒,排成整齊的隊伍,含著熱淚夾道歡送他們心目中的英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