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鐵水打花技藝已入選開封市祥符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成為古城開封一項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傳統娛樂活動。
鐵水打花,又叫打鐵花,是古代匠師們在鑄造器皿的過程中發現、產生並逐漸演變的一門民俗文化表演技藝。在表演時,選一平坦開闊之地,將幾十個熔爐一字形排開,長達百米,甚是壯觀。生鐵在坩泥鍋中,燒化成沸騰的鐵汁。表演時,需兩位表演者默契配合,一位手持特製坩勺舀入鐵汁,向空中拋撒;另一位手持特質木板,在鐵水由空中下落時用力擊打。木板與鐵水相撞,當鐵水拋上空中時就像天女散花, 鐵汁濺起了十幾米高的金色火花,此起彼伏地在夜空中綻放,流光溢彩,如同飛瀉的鐵瀑倒懸,照耀夜空,散落地上時就像潑金撒銀,賞心悅目,場面甚是壯觀。
打鐵花選用上等的優質白鐵為原料,尤其是耕田之犁鏵為最優,配料為鈉、鋰、銣、銫、鈣、鍶、銅、鋇、鎂。原理是在超過婆轎探1000℃高溫下,各種特製金屬材料才能吸收到足夠的能量,發出絢麗的光芒,正是因為不同的金屬原子在高溫下能夠放出不同顏色,表演鐵打花時才能釋放出顏色各異的鐵花效果。
“寒鐵熔爐,化灼水,滾滾烈焰。舉目去,流火似金,濺星如電。但見匠夫一揮臂,沖天鐵花飛寰宇。千萬點,夜放花千樹,天地間。”鐵水打花是孕育在中原厚土之上的古老民俗活動,素有“民間焰火之最”、“最驚艷的東方霸束譽鐵火藝術之花”等美譽。
鐵檔寒嬸水打花,多流傳於黃河中下游,以豫晉地區為最盛。最早始於北宋年間,興於清朝中期,由於其較高的觀賞性和藝術性,擁有廣泛的民眾基礎而流傳至今。
北宋時期,分芝歡陵府屬於一百六十餘行的官營和私營的各種手工業工匠達萬餘人。當時,社會局面的長期安定和工商業的繁榮發展,為打鐵花的產生奠定了各項基礎。這項技藝產生之初,源於工匠們通過在鑄造過程中濺起更多絢麗的鐵花來減輕工作的乏味,久而久之,流傳漸廣,成為年節必不可少的表演項目。清朝中期,歲末年初工匠們湊在一起伴玩取樂,把剩餘的鐵水對空中擊打,鐵花四濺,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和娛樂性,傳承不絕綿延至今跨棗。在物質生活水平十分低下,精神文化生活極度匱乏的時代,給大家帶來了無盡的歡樂和振奮。
隨著鐵水打花技藝日臻成熟,掌握這項技藝的工匠規模愈加龐大,表演時的觀賞性和震撼力越來越強。而其所帶有的神秘色彩,曾一度被道教等其它行業借用於祭祀等場合。目前,鐵水打花技藝主要運用於開工活動及傳統節日表演,多出現在有喜慶、歡樂、吉祥等氛圍的場合。
由於這項技藝專業性強,前期投入較大,社會重視和保護措施不成熟不完善等原因,鐵水打花技藝的傳承,在戰亂和災荒年代遭遇了重大的挫折。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改革開放和國民經濟的長足發展,民間藝術迎來了繁榮的春天。
開封王家鐵水打花第六代傳承人王軍老師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過艱苦卓絕的挖掘整理,蒸凶婚將“鐵水打花”這項古老的民間技藝得以重現。
技藝的傳承,需要守護的沃土,更需創新的種子。王軍在保留基礎技藝的同時,創造性地加入鞭炮、鑼鼓、社火等民俗元素,結合極具東方古典的舞龍文化,形成場面宏大的觀賞表演——“鐵花火龍”。表演者赤膊上陣,舞動火龍在“鐵水流星”下穿梭,形成人在龍中舞,龍在火中飛的千年奇觀,方圓之地,盤旋飛舞,金花翻滾,猶如醒龍出世。
目前,王家鐵水打花技藝已入選燥簽龍嚷開封市祥符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成為古城開封一項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傳統娛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