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泊村

王家泊村,村落名稱,有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姜格莊鎮王家泊村、山東省煙臺棲霞市觀里鎮王家泊村、山東省煙臺海陽留格莊鎮王家泊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王家泊村
  • 地理位置:北鄰黃海,鄰近金山港,西靠廣河
  • 面積:耕地面積63.3公頃
  • 戶數:六十多戶人
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姜格莊鎮王家泊村,山東省煙臺棲霞市觀里鎮王家泊村,山東省煙臺海陽留格莊鎮王家泊村,

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姜格莊鎮王家泊村

王家泊村北鄰黃海,鄰近金山港,南靠廣河。由廣河沖積而成的小平原沙質土壤,平坦肥沃,加之半島獨特的季風、光照、積溫和長達280多天的無霜期, 自然條件極宜棗類栽植。本村的棗樹品種在當地享有盛譽,有“煙臺的蘋果,萊陽的梨,王家泊的棗最好吃”之說。1999年,王家泊村又從霑化縣引進了優質組培冬棗苗試栽取得成功,目前已形成總面積300多畝,年產優質冬棗15萬公斤的生產規模。霑化冬棗在膠東半島找到了第二故鄉。

山東省煙臺棲霞市觀里鎮王家泊村

王家泊村,是山東省煙臺棲霞市觀里鎮下設的一個自然村。全村共六十多戶人。有宋,王,馬三氏。盛產蘋果,香甜可口。村風淳樸,遵紀守法

山東省煙臺海陽留格莊鎮王家泊村

概況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王姓六世祖王紹仁由城裡至此建村。因地處平泊,故命村名王家泊。 解放前,於、萬兩姓遷此。解放後,又有劉、高、楊、趙、張等姓來村定居。 王家泊村位於海陽市東南部,地處東經121°17′,北緯36°45′。北部100米處有乳即一級公路橫穿東西,與草家泊村隔路相望,西北與彩春泊、劉家泊村為鄰,南隔低嶺與兩甲村接壤,東與河崖村相連。東北距鎮政府駐地3公里,西距市政府駐地15公里。隸屬留格莊鎮。 全村轄區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3.3公頃,村前有大河,河南是平泊,接連低嶺,其它地面全為平泊,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排灌方便,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有玉米、小麥、花生及各種蔬菜、蘋果等。 2002年,全村有148戶,410人。有王、萬、於、劉、高、楊、趙、張、梁等姓,均為漢族,其中王姓人口較多,占總數的90%以上。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本村清代即有私塾。王姓十世祖王益鄭捐白銀250兩置學田,王氏子弟免費讀書。清末,本村王家玉、王曰臨、王者鼎考取庠生,王佐之、王佑之考取廩生,王春普、王堂考取北平大學,另有教學先生11人,當時被譽為文化村。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23人。本村歷來重視文化體育,抗戰時期就建立操場(體育場),設天橋、木馬、單雙槓等體育器械。京劇、大秧歌更是代代相傳。1990年,投資1萬元,建立設施較為齊全的幼稚園。全村人人重視科技。2002年,有科技人員4名,專門指導果樹、蔬菜等的栽植與管理。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不足100公斤,大都過著半飢半飽的生活。解放後,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00年,全村人均存款達2800元,有汽車5部,大中小型拖拉機12台,各種三輪車,手扶拖拉機31輛,機車32輛,彩電120台,電冰櫃80台,洗衣機86台,電話83部。 村莊建設解放前到建國初期,村里多為茅草土屋,幾代人擠住一起,人均住房不足5平方米。1978年後,房屋建設日新月異,部分農戶講究室內裝潢。2002年,人均居住面積達20平方米。 集體福利1966年,投資4萬元,購買大型柴油發電機,自行發電照明、磨麵。1971年,投資1萬元,建起合作醫療站,村民吃藥報銷50%。1986年,投資6萬元,村民吃上自來水,並為孤寡老人免費供水。2000年,投資2.4萬元,進行電網改造。同年4月,投資4萬元,安裝上有線電視。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7年,王少武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最早的黨員。1939年,成立黨支部,王少武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先後成立民兵基幹隊、青抗先、自衛團、兒童團、農救會、婦救會等各種抗日組織。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12名。2002年,全村黨小組3個,黨員33名。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王少武、王培助、王堯章、王希賢、高成春、王培信、王寶山、王玉祥、王學章。1994年8月起,王學章任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4年1月設村政府,王守典任第一任村長。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王守典、王堯章、王培廷、王希之、王培信、王春生、王玉章、王文章、王玉祥、王學章、王玉文、王玉發、王寧之、王學章。1999年春,王寧之成為村民直選村委會主任,2002年春,王學章當選村委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