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嗣均地緣人口學術與人生

王嗣均地緣人口學術與人生

王嗣均地緣人口學術與人生,王嗣均編著圖書, 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嗣均地緣人口學術與人生
  • 作者:王嗣均
  • 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9月1日
  • ISBN:978730821885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王嗣均先生(1929-),浙江大學教授,我國現當代著名人口地理學者,原杭州大學經濟地理(城市規劃)專業主要創始人和負責人,浙江省人口研究的主要開拓者、杭州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的創辦者,並任該所所長多年。先生曾長期擔任中國地理學會人文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人口學會人口遷移與城市化研究委員會委員、浙江省人口學會會長,以及中國大百科全書地理學卷人文地理學編委(1982-)、《經濟地理》雜誌編委(1981-1996)、《人文地理》雜誌編委(1985-1996)、《國外人文地理》雜誌編委(1985-1996)、中國人口叢書編委(1983-1991)、中國人口問題系列專著編委(1990-1995)等多項學術兼職。
在超過半個世紀的教學、科研生涯中,由於國家需要,在不同時期,先生涉足過地理學、城市規劃學、人口學的多個學術領域,除了培養人才之外,撰寫和主持編著了大量學術性論著,留下了多方面具有先導性、開創性、突破性、經得起時代檢驗的學術成果。
為了全面反映先生的學術成就和治學歷程,《王嗣均地緣人口學術與人生(套裝全2冊)》由兩大部分(兩集)組成:第一部分(上集)收錄了先生50餘年學術生涯中撰寫的具有代表性和重要學術價值的論著。主要包括城市化理論問題研究、人口遷移及與其相關的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研究、人口地理學科學視野內的理論問題研究、人口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以及人口科學與人口決策相關問題研究等五個系列的論文和幾項未曾發表過的研究報告。第二部分(下集)選自先生2018年完成的自傳《淡淡的腳印——我的一生》,內容涉及原杭州大學地理學、城市規劃學及人口學三種學科、專業的發展演變歷史,以及先生自己的治學經歷和感悟,對查考其任職學校、系科、專業的發展和先生個人的治教治學活動,是不可多得的歷史資料,具有史料參考價值。

圖書目錄

《王嗣均地緣人口學術與人生十億人的空間歸宿——人口遷移與城市化文集》
中國城市化的若干理論問題
農村隱性城鎮化的調查與水平估測
中國農村隱性城市化的形成機理、區域差異及發展前景
中國近期城市化速度和市鎮人口的分配問題
中國城市化空間發展的戰略轉變與巨觀調節
80年代中國人口城鎮化概觀
二元經濟結構條件下產業投資的城鎮化效應探析
中國城鎮化幾個問題的省際定量比較研究構想
城市效率差異對我國未來城鎮化的影響
論中國現階段大城市的成長
現階段中國城市化區域發展的比較研究
城市化道路的回顧與反思
尊重規律,因勢利導,推進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南翼的城市化
城市化與人口現代化
“八五”期間浙江城市化發展評估
關於改善城市化進程的幾點思考
城市化與戶籍管理制度改革
我國凝滯的人口城鄉構成亟須破局
經濟發展呼喚遷移自由
關於城鄉劃分標準的幾點意見
戶籍管理制度改革需要重點處理好三個問題
遷移管理制度改革的理論思考
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與遷移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中國戶籍管理制度問題的癥結與改革思考
廣義人口地理學的科學視野
浙東姚慈稻棉區的農業勞動力資源及其利用平衡
人口地理學概觀
中國人口地理研究的進展
從人口地理角度看浙江人口的幾個問題
杭州本世紀末城市人口規模試析
寧波港口開拓與城市組團發展構想
略論溫州經濟模式下的鄉鎮超高速城鎮化
人口普查的現代特點與作用
浙江杭、寧、紹、硤四市鎮人口遷移和流動的特徵分析
中國城鎮遷入和遷出人口特徵的對比分析
長三角都市帶人口容量研究
人口地理學中一個被忽視的領域
人口區劃問題芻議
脫出窠臼,邁向新的高度
菲律賓的人口政策與人口活動
人口與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與人口工作的長期使命
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滕頭村
2020年浙江省農村社會發展的前景和目標研究
浙江省人口數量和結構變動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研究
《浙江可持續現代化報告》總序
《理論與實證:人口、環境和發展》序
人口科學與人口決策
世界人口再生產類型轉換規律與我國現階段人口控制問題
80年代浙江生育率變動及其對人口決策的含義
浙江省未來人口發展趨勢及生育政策選擇
人口科學的視野與現階段人口研究的幾個深層次問題
浙江人口科學發展的回顧與前瞻
《王嗣均地緣人口學術與人生 淡淡的腳印——我的一生》
第一部 灰色的童年
1.降生在海養育的地方
2.喪父之痛
3.母愛永恆
4.學習勞作
第二部 青少年時代的求學之旅
5.啟蒙的歷程
6.從桐照到橫溪
7.“青燈黃卷”修三年——從和平寺到儒雅洋
8.“晨鐘暮鼓”又三年——寧中生活
第三部 在困惑中踏進社會
9.“問路”
10.政治沒有真空
11.從教、培訓和入團
12.小親畫上句號
13.變革之年的處境
14.機遇與困難同在
第四部 受業高等師範
15.師專印象
16.“五反”檢查隊
17.初歷浙師院
18.師院學業的終結
第五部 躋身高教事業
19.助教體驗
20.病貧交困
21.與疾病抗爭的教訓
22.山東見習
23.北京“聽會”
24.溫州考察
25.1957年的感受
第六部 教育大革命歲月
26.浙師院的最後日子
27.從浙師院到杭大
28.無所適從的變革
29.誤打誤撞上海赴會
30.康復路上的悖論
第七部 短暫穩定與短暫奮進
31.高校回歸本位
32.初涉人口
33.走進蘇南城鎮
34.走近學術“禁區”
35.短暫奮進的收穫
36.“四清”,告別“高教六十條”
第八部 “文革”之劫
37.山雨欲來
38.樹小也招風
39.“清隊”遭遇
40.兩陣風帶走一歲光陰
41.家事抱憾
第九部 隨時領命
42.送教上門到龍泉
43.再送教,臨安一年
44.置身於大批判之中
45.緩衝期的零活
46.面對“工農兵學員”
47.勞動在“五七幹校”
48.走馬乾燥區
49.不是客串的客串
50.下嘉興農村
第十部 嘗試城規培訓
51.推上新戰車
52.且作馬前先行
53.拓展培訓服務
第十一部 尊嚴和價值回歸
54.回來了,人和人格的尊嚴
55.回來了,學術和學人的價值
第十二部 守望城規六年
56.轉軌定局
57.個人角色轉換
58.試探專業方向
59.雙管齊下促師資水平
60.在城言城說研究
61.大意失荊州的教訓
62.告別城規專業,告別地理系
第十三部 跨進人口學界
63.一次撞上來的人口盛會
64.當會長,歷史的附會
65.“人口熱”熱了我
66.搭起人口研究小平台
67.主持《中國人口·浙江分冊》編撰
第十四部 為人口事業奔忙的十年
68.擁抱振興大學人口學的歷史機遇
69.國際合作催生人口研究實體
70.惜別,履新
71.人口所十年經略
72.腳踏實地才能站住腳
73.P04研究大協作
74.派出留學人員之惑
75.失才之痛
第十五部 國門內外的國際交流
76.國門之內的國際交流
77.馬尼拉與曼谷之行
第十六部 難以了卻的地理情結
78.略盡傳播地理知識之責
79.參與地理學界的學術交流
80.參與刊物建設
81.助力人文地理學復興
第十七部 夕陽餘暉
82.一留再留總關情
83.盡一點“智庫人物”義務
84.老牛夕陽還奮蹄
結束語
附錄:學術生涯簡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