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鎮

王和鎮

沁源縣王和鎮位於長治市西北部,汾屯公路和沁介公路穿梭而過,交通條件十分優越,介於平遙、介休、沁源交匯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王和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沁源縣
  • 電話區號:0355
  • 地理位置:長治市西北部,汾屯公路和沁介公路穿梭而過
  • 面積:168.6平方公里
  • 人口:14520人(2017年)
  • 車牌代碼:晉D
簡介,經濟發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文化建設,建置沿革,環境資源,自然環境與資源:,人口:,交通:,社會狀況,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建設,教育,衛生醫療,民生工程,名勝古蹟,人口數據,

簡介

王和鎮是一個礦產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生態環境良好的集農、林、牧、礦、貿為一體的工農聯合型的邊關鎮。王和鎮位於山西沁源縣北部,是連線沁源、平遙、介休等兩縣一市交通商貿的三角區。全鎮國土資源總面積168.6平方公里,轄23個行政村,35個自然村。

經濟發展

區域內擁有生產礦井15個,2個基建礦井,1個建材廠個鋁礬土布耐火材料冶煉廠。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山藥、莜麥、蕎麥、豆類等高寒品種。省級汾屯線縱貫全鎮,兩大水系江入汾河,鄉村水泥(油)路四通八達,程控電話聯接各村。王和鎮在全力抓好鋁釩土深加工的基礎上,重點改造和裝備了煤礦的安全設施,建成了小雜糧和中藥材兩個種植基地,金針和經濟兩條種植帶,以及肉牛繁育、肉驢育肥兩個養殖基地;啟動了王和、古寨兩個商貿交易市場。王和鎮在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一、二、三產業全面發展。2005年轄區內建有煤炭企業12個、建材企業2個、鋁礬土加工企業2個。資源整合後,2010年有煤炭企業6個(全部是億元以上企業),建材企業4個,鋁礬土加工企業2個。全鎮國內生產總值2005年為2.5億元,2010年達到4.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05年為3056元,2010年為5861元。
王和鎮王和鎮

第一產業

王和鎮傳統農業以種植玉米、穀子、大豆和小雜糧為主,至2010年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積極推動王鳳、賈郭、鐵水等村小雜糧基地建設;積極探索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後林業經濟產業化發展模式,大力發展乾果林經濟,古寨村投資2.5萬元種植核桃70畝2520株,使林經濟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又一新渠道;積極支持、引導廣大農民通過股份制和農民經濟合作組織等方式,興辦農業產業項目。截止2010年,本鎮已組建各類農村經濟合作社80個。王和村投資1800萬元興建了太岳源農牧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千頭肉牛育肥。前軍村投資300萬元組建了黃粉蟲養殖合作社,為本鎮“上游”特色農業產品增添“新丁”;此外,王鳳粉條、油料加工,王和養雞、王和牛肉等農業合作社延伸產業鏈條,形成新的農業循環經濟產業鏈。各類合作社的通力協作,競相發展,打造出了王和品牌,為本鎮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添彩增色。

第二產業

至2010年,六大煤炭主體企業在煤炭資源兼併重組的基礎上,積極實施煤礦技改擴建項目,長沁集團新超煤業累計完成投資1.6億元,占到總投資的80%,礦井生產系統已基本形成,地面建設框架初步完成;梗陽煤業有限公司累計完成投資2.2億元,完成了與國營王和煤礦的兼併重組工作,汾西正新集團賈郭煤礦累計完成投資1.5億元,金暉隆泰煤業有限公司累計完成投資1億元,四個煤礦已完成地質勘探、水文勘探、初步設計等前期準備工作;新超煤業、梗陽煤業已復工;地寶煤業已全面完成30萬噸能力提升,已生產達效;沁北工業園區300萬噸重介選煤廠累計完成投資1.36億元,已完成設備安裝,進入調試階段。

第三產業

結合本鎮實際,王和、鐵水、賈郭等村由黨員幹部帶頭成立的運輸合作社,王和村帶頭成立了“璐璐通”物流運輸合作社,投資1500萬元購買30輛運輸車,初步形成了“運煤走、拉貨回”的雙向運輸模式,年收益可達到1000萬元以上。此外,積極發揮商貿優勢,暢通流通渠道,以商品貿易物資交流會等形式做活了王和、古寨集貿這篇大文章。

文化建設

2005年,該鎮以縣科學發展大會精神為指導,結合實際,按照“突出以煤炭生產和鋁礬土深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區域經濟特色鎮建設突出以嚴肅黨紀和民主法制為主要內容的政治文明建設,突出以農村載鎮化和通道‘五化’為基本要求的‘視窗’建設”的總體發展思路。當年實現鄉鎮企業總產值2.2億元,增加值0.8億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0.95億元,財政稅收102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56元。“十一五”期末,80%的村修通水泥(油)路,90%的村安裝了程控電話,80%的村飲用上自來水,50%以上的村接通縣城有線電視信號,80%的農民看上了44套電視節目,99.9%的農民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在全鎮狠抓“高全強”黨建和反腐倡廉的基礎上,以各種“協會”為載體,著力抓好安全和穩定工作,全鎮呈現出和諧、安寧、健康、快速發展的大好局面。

建置沿革

王和鎮位於沁源縣北部,東西長22.5公里,南北寬9.75公里,面積161平方公里。轄王和、後溝、神靈、太山、口頭、前西、紅蓮、鐵水、坡底、虎限、松樹、前軍、後軍、西溝、南坪、大柵、古寨、賈郭、王鳳、道北、岩進石、小箭桿、郜家峪23個行政村。鎮政府設在王和村。

環境資源

自然環境與資源:

王和鎮地勢東高西低,平均海拔1534m,年均降雨量610mm。無霜期短,全年無霜期為110-120天,轄區內礦產豐富,主要礦產資源有煤、鋁礬土等,探明煤炭資源儲量23589萬噸,鋁礬土資源儲量1200萬噸,發展潛力巨大。主要河流有龍鳳河,屬汾河流域,林地4.7萬畝,森林覆蓋率為26.3%,耕地面積2.1萬畝,林地面積5.7萬畝,土特產品有蕎麥、莜麥等。

人口:

全鎮現有4230戶,總人口13700人,農業人口12723人。
常住人口14520人(2017年)。

交通:

汾屯線、王關線穿鎮而過,是介休、平遙、沁源三縣交會的“黃金三角”之地。

社會狀況

基礎設施建設

至2010年王和鎮大力度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努力完善鎮村服務功能,王和、後溝等村累計投資452.5萬元,完成211戶美好家園改造工程;20個村新建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累計投資1200餘萬元;古寨村投資180萬元,實施街巷整治,集中搬遷居民47戶,太山溝、鐵水溝村投資150餘萬元,實現了水泥路“戶戶通”。23個行政村建立和完善了環境衛生保潔、保潔員管理等長效機制,並建立起了相對完善的垃圾池、垃圾箱、垃圾場等垃圾處理系統。

生態建設

本鎮森林覆蓋率由2005年的20.4%提高到2010年的26.3%。2009年至2010累計投資550萬元實施了生態建設“八大工程”:採用“坡改梯”荒山綠化法對後溝界碑嶺和古寨小嶺則兩個口子路荒山進行了綠化;對道北、郜家峪、王和、太山溝、小箭桿、後溝等六村實施了荒山造林工程,總造林8600畝;實施了退耕還林補植補種工程和園林村企建設工程,王和、前軍等16個村達到園林村建設標準,隆泰、新超等五個企業園林企業初見成效。同時,啟動了國家公益林保護工程,6400餘畝公益林得到有效管護;實施了小箭桿2000畝封山育林工程;萬畝天然林實行了專業隊管護,11個項目村,24000畝天然林責任到人。

教育

王和鎮現有寄宿制初級中學1所,在沁源縣鄉鎮中學中規模位列第三,國小11所,幼稚園1所。2009年至2010年先後投資2100餘萬元實施了校安工程,對全鎮學校進行了新建或維修加固。投資90餘萬元對王鳳、賈郭、鐵水三所國小進行了抗震、加固改造;投資1000餘萬元新建了紅蓮、西溝等五所國小的教學樓,教輔用房6740平方米,投資1007萬元興建了鎮中學教學樓、學生宿舍、餐廳。鎮中學連續五年中考升學率位居全縣鄉鎮中學之首。

衛生醫療

鎮內有衛生院1所,醫護人員45名,病床20張。設有急診、內科、外科、婦科、口腔、化驗室、放射科,能開展普外、婦科的常規手術。投資120萬元興建的衛生院醫技樓全面完工並投入使用;神靈、郜家峪等7個空白村完成了村級衛生所建設;王和、紅蓮等10個衛生所都達到標準化衛生所建設的要求,投入使用。23個行政村實現衛生所全覆蓋,並配齊了有資質的醫療衛生專業人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到98%以上。農民參合率連續5年在全縣領先。

民生工程

至2010年本鎮依託晟磊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新上民用型煤生產項目,年生產能力為4萬噸,可以滿足全鎮居民冬季取暖用煤需求。投資130萬元新建的敬老院於2010年正式投入使用,45名五保人員實現了政府集中供養,入住率達50%。

名勝古蹟

龍鳳峽,龍鳳峽全長20公里,峽谷峭壁千仞,奇峰怪石。轄區內有“講書堂”“子夫灘”“鬼門關”“藏雲洞”“白牛灘”等人文景觀。此處人文景觀歷名悠久,神秘莫測,自然景觀奇特,應不暇接,令人神往。古寨村明清民居,古寨村歷史悠久,明清民居建築群占地面積廣,有13萬方米,80多個院落,民居風格各異,保存完好,極具開發價值,還有大柵古堡等古蹟。

人口數據

常住人口14520人(2017年)。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0457

5530

4927
家庭戶戶數
2583
家庭戶總人口(總)
9829
家庭戶男
5150
家庭戶女
4679
0-14歲(總)
2835
0-14歲男
1489
0-14歲女
1346
15-64歲(總)
6675
15-64歲男
3599
15-64歲女
3076
65歲及以上(總)
947
65歲及以上男
442
65歲及以上女
50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979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