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德(原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第3團隊政治委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友德(1906—1940.9),出生於湖北省陽新縣大王店。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前是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第3團隊政治委員。1940年9月在第二次“平壩保衛戰”中犧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友德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06年
  • 逝世日期:1940年9月
  • 出生地:湖北省陽新縣大王店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人物榮譽,

人物生平

王友德,1906年生於湖北省陽新縣大王店。1929年參加農民協會,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任紅五軍司務長。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在紅八軍醫院任看護員。同年5月奉調到紅三軍團第三師衛生隊任文書。由於愛學習,關心人,善於聯繫民眾,深受幹部戰士喜愛,不久任衛生隊指導員。1933年任紅四師衛生部部長。1934年調任紅五軍團衛生部附屬醫院院長,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長征途中,以頑強的毅力,拖著虛弱的病體,翻雪山,過草地,始終堅持隨紅軍總部衛生部行動。到達甘孜後,被任命為紅軍總部衛生部附屬醫院院長,在工作繁重、食宿困難、缺衣少藥的條件下,帶領500多名傷病員,途經阿壩,翻越天險臘子口,到甘肅岷縣,最後勝利地到達延安。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任八路軍總部野戰醫院院長,隨軍東渡黃河到山西前線工作。1938年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1939年9月,因工作需要提前離校,赴河南省確山縣竹溝,在豫鄂邊地區開展敵後游擊戰爭。先後任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第三團隊政治處主任、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開創豫鄂邊區抗日根據地的鬥爭。1939年11月,參與指揮楊柳河戰鬥,率隊插入信陽與楊柳河之間地區,身先士卒,活捉敵哨兵,順利完成了從東面對楊柳河的攻擊,殲滅偽軍一部。同年冬天,奉命率該團由豫南向鄂中挺進。途中,以多種形式開展宣傳鼓動工作,使部隊始終保持高昂的戰鬥情緒,克服了高山險阻,順利通過了敵偽數道封鎖線,完成了挺進鄂中敵後的任務。在打擊雲夢縣偽軍賀成慈部的戰鬥中,發動幹部戰士出主意,想辦法,集中民眾智慧,制定戰場政治工作計畫,組織火線喊話瓦解敵軍,充分發揮了政治工作在戰鬥中的巨大作用。1940年9月,指揮該團在雲夢、孝感地區執行反“清鄉”任務,參加了第二次“平壩保衛戰”。戰鬥中,他不顧敵人密集的火力在陣地前沿指揮作戰,不幸被敵人子彈擊中,壯烈犧牲。

人物評價

縱隊司令員李先念在戰後舉行的追悼會上稱王友德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讚揚他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

人物榮譽

2015年8月24日,王友德入選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