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中國海洋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

王佳:現在就任中國海洋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導。所在院系:金屬腐蝕與防護,腐蝕電化學。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腐蝕電化學及測試方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防腐蝕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山東省腐蝕與防護學會副理事長等。目前的研究項目:自然腐蝕與抗腐蝕的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教師
  • 專業:金屬腐蝕與防護,腐蝕電化學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1988年8月— 1991年2月: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工學博士;
2.1984年8月— 1987年6月:中國科學院金屬腐蝕與防護研究所;工學碩士
主要經歷:
1.2003.12-現在:中國海洋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導
2.1994.1-2003.11: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責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其中2002.3-7:日本東京工業大學金屬工學部 訪問學者;
其中1998.5-1999.5: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建築研究所;合作研究;
3.1991.1-1993.11:中國科學院金屬腐蝕與防護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其中1991.10-1993.11:日本東京工業大學金屬工學部, 訪問學者。
工作兼職
1.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腐蝕電化學及測試方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防腐蝕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SAC/TC381);中國造船工程學會高級會員;
2.山東省腐蝕與防護學會副理事長;
3.“中國腐蝕與防護學報”和“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編委;
4.BENTHAM 國際期刊 The Open Corrosion Journal 編委;
5.金屬腐蝕與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

研究方向

1.腐蝕電化學:腐蝕電化學行為,腐蝕電化學數據解析,腐蝕電化學研究方法;
2.自然環境腐蝕:大氣腐蝕特徵與作用機理,海洋腐蝕與防護;微生物腐蝕
3.腐蝕過程檢測與監測:大氣腐蝕電位分布測量,SRB快速監測與檢測,微生物腐蝕與污損檢測技術,陰極保護分布監測技術;
4.海洋工程設施腐蝕防護與檢測:海洋採油平台,海底管道海水冷卻系統,艦船腐蝕與防護;
5.腐蝕電化學電子儀器、感測器虛擬儀器Kelvin探針大氣腐蝕點位分布測量系統,腐蝕電化學感測器,虛擬FRA,虛擬恆電位儀,大氣腐蝕模擬試驗控制系統, 海洋腐蝕現場檢測技術;深海腐蝕模擬試驗裝置;
6.腐蝕防護評價:緩蝕劑分析與評價,塗層性能分析與評價;局部腐蝕分析與評價;
7.腐蝕數據與腐蝕失效分析:全球海洋腐蝕資料庫,設備腐蝕控制與管理系統;
8.金屬表面防護處理技術。

主要貢獻

科研項目
主持的研究項總經費809.54萬;
負責的在研項目:總經費322萬;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帶銹碳鋼腐蝕電化學特徵與數據解析方法”(50971118,911021540),35萬;
2.國家海洋局公益項目200905028 “多參數海洋化學儀器系統化測評技術研究”(930460030),29萬;
3.國家海洋局公益項目200705016-2:“《海水腐蝕環境試驗方法》標準草案”(920746010),20萬;
4.奧瑞金金屬包裝公司委託項目“金屬包裝產品缺陷檢測與貨架壽命評估技術開發”;92萬;
5.北京化工大學委託項目“航空材料腐蝕電化學行為”;20萬;
6.海油工程公司青島分公司委託項目“深海環境犧牲陽極性能研究”;125萬;
負責的結題完成項目
總經費462.84萬(簡要)
1.科技部支撐計畫子課題“海洋潮差飛濺區工程設施環境參數與載荷參數研究”;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三相線界面區對氣/液/固複雜體系腐蝕行為影響與作用機理研究”;
3.國家十五自然科學重大基金項目“材料自然環境腐蝕行為與預測”中兩項子課題;
a)硫酸鹽還原菌快速檢測感測器技術(50499335-3);
b)大氣腐蝕起始過程微液滴現象研究(50499336-2);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乾濕循環加速塗層劣化和塗層下金屬腐機理與控制方法研究”;
5.國家863高技術發展計畫支持項目:海洋環境腐蝕能力現場監測技術;
6.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薄液膜下金屬表面腐蝕行為的電化學技術研究;
研究成果
已發表研究論文205篇(SCI 42篇);
已發表專利46項。
研究成果
1.大氣腐蝕起始與發展過程特徵系列研究。
系統研究了主液滴、微液滴、薄液膜、動態和分散液膜、銹層液膜等液相狀態在大氣腐蝕過程中作用,經費支持100萬元,發表研究論文35篇。主要貢獻如下,
主液滴的形成與腐蝕原電池的建立;
微液滴的形成、特徵及其在大氣腐蝕過程中的作用;
靜態薄液膜在大氣腐蝕過程中的加速作用;
分散薄液膜在大氣腐蝕過程中的加速作用和數學模型;
動態薄液膜在大氣腐蝕過程中的加速作用;
銹層薄液膜下電化學腐蝕行為特徵。
2.掃描KELVIN探針參比電極技術與套用。
從1990年先後接受日本,澳大利亞,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和金屬腐蝕與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委託研製了該國首台總計4台掃描KELVIN探頭測試裝置。其主要成果如下:
先後為日本,澳大利亞和中國三個國家研製了該國第一台KELVIN探頭電位測試裝置。
解決了KELVIN探頭參比電極測試技術的關鍵問題。
建立了全軟體控制掃描KELVIN探頭測試裝置,靈敏度高,解析度高,測量速度快,性能優異,成為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裝置之一。
使用KELVIN探頭方法研究了極薄液層下氧擴散過程,建立了相應的動力學模型。
使用SKP掃描KELVIN探頭研究了鹽微粒誘導大氣腐蝕發生與發展過程的電位分布圖譜特徵,首次發現了火山型電位分布圖譜。
證實了大氣腐蝕電位分布與化學分布,形貌分布相關性。證實幹濕循環對大氣腐蝕加速作用原因。
提出了液相形態決定了大氣腐蝕階段的系統理論。
3.銹層對金屬腐蝕電化學行為影響。
首次發現電化學方法測定帶銹碳鋼腐蝕速度值偏大而不可靠,銹層越多偏差越大;
證實電化學方法測定帶銹碳鋼腐蝕速度值偏大的原因是銹層中活性Fe2O3在測量過程中還原而增大了金屬腐蝕速度;
提出了校正電化學方法測定的帶銹碳鋼腐蝕速度值的除氧法測量方法。
4.硫酸鹽還原菌微生物腐蝕與監測。
首次研製成功硫酸鹽還原菌現場快速檢測感測器技術;
研究了硫酸鹽還原菌對環境化學狀態和腐蝕過程影響;
5.腐蝕電化學虛擬儀器技術。
開發了虛擬頻率回響分析儀和虛擬恆電位儀,開闢了虛擬腐蝕電化學測試儀器領域;
6.海洋環境腐蝕現場監測技術。
開發了海洋腐蝕現場檢測技術和裝置;開發了全球海洋腐蝕資料庫;
7.緩蝕劑陽極脫附現象。
發現了陽極電流突然急劇增加的緩蝕劑陽極脫附現象,系統研究了這一現象的腐蝕電化學行為特徵,緩蝕劑極大值現象、緩蝕劑陽極脫附作用機理和動力學模型。主要結果為:
首先發現並系統研究吸附型緩蝕劑的陽極脫附現象;
分析陽極脫附現象的電化學特徵;
提出描述陽極脫附現象的電化學參數—脫附電位Edes;
提出了陽極脫附機理和動力學模型;
運用陽極脫附理論解決了多年懸而未決的緩蝕劑濃度極值現象。
8.局部腐蝕的電化學阻抗譜特性與數據解析。
首先發現了孔蝕電極電化學阻抗頻譜特徵為孔蝕孕育期 實部收縮單容抗弧和孔蝕發展期雙容抗弧現象;
開發了具有彌散效應單、雙容抗弧電化學阻抗解析方法並編制相應解析軟體。

獲獎記錄

1.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2-J-215-2-03-R06):鋼鐵設施在海洋環境中的腐蝕及防腐蝕技術;2002年度;
2.航空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環境實驗中大氣腐蝕薄膜電化學方法研究;2002.11.27;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20021132;
3.國防科學技術三等獎;環境試驗中大氣腐蝕薄膜電化學方法研究;2005.12;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2005GFJ3138-2;
4.Silver Medal of Stern Award for 2005;Oil & Colour Chemists’Association,UK.英國油漆塗料協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