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夫(中國最早女輪機長)

王亞夫(中國最早女輪機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第一個、也是惟一一個女輪機長,一個為了航海而一生未嫁的美麗女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亞夫
  • 別名:王亞希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福州
  • 出生日期:1930
  • 職業:輪機長
  • 畢業院校:東北航海學院
  • 主要成就:中國第一個、也是惟一一個女輪機長
人物介紹,人物生平,主要成就,個人生活,

人物介紹

王亞夫出生於福州一個書香門第,3 歲時,父親病逝。外公是個教授,卻很封建,怕母親再嫁,把王亞夫母女兩人接到家中生活。母親雖豐衣足食,卻沒有應有的自由和歡樂。王亞夫不願步母親的後塵,希望走一條“自己做主”的人生道路。她把自己的名字“王亞希”改成“王亞夫”,穿上男裝,剪短頭髮,儼然一個假小子。

人物生平

專注於航海勸退追求者
1948年,王亞夫高中畢業後,前往上海,後又隨上海“南下服務團”回到福州,被分配到福州軍分區文藝隊,後轉入省委文工團。
1950年秋,組織部門要選送一批“調乾生”到大學去深造,王亞夫報名申請。組織部的同志問她:你想學什麼?要乾就要乾一番事業,中國女性沒有乾過的事業,王亞夫想到了“航海”,她要當中國第一個女船長!隨後,她被送往東北航海學院(大連海事大學前身)讀大學,卻因“船舶駕駛”專業不招女生,改學了輪機專業。
1957年5月,王亞夫畢業後,被分配到廣州海運管理局所屬的一個船舶工作。
第一次上船 “膽汁都吐出來了”
1957年,王亞夫開始了航海生涯。第一艘船是艘客輪,船底比較平,走在海上顛簸得像盪鞦韆。王亞夫一上船就暈船,第一次當班4小時,她就吐了16次,連黃色膽汁都吐出來了。“要給中國婦女掙口氣”這一信念支撐著她,她挺住了。
爬上20多米高桅桿震懾男船員
此後,王亞夫調到一艘貨輪,當上了三管輪。
傳統觀念里,女性上船晦氣。在王亞夫手下做事,男人不服氣。刁難開始了。
有一次,機艙要鬆開螺帽。螺帽一個個大如碗口,必須用十八磅重錘猛打。兩個男船員對王亞夫說,“不知道怎么敲,你示範給我們看。”“敲就敲!”王亞夫掄起重錘,三五下就把螺帽擰下了。
還有一次,甲板上突然報告:前桅燈不亮了!”“ 按規矩,如果燈泡斷絲,應由水手上去換燈泡;如果線路故障,則歸三管輪負責檢修。男船員刁難王亞夫讓她上。桅桿有20多米高,又在顛簸的海面上,關係好的男同事提出,代她爬上去檢修。
“不用,我偏要爬給他們看。”王亞夫背上安全帶,迅速攀上桅桿,任憑身體在高空中搖晃,也絲毫不退縮。燈泡旋下來了,一看,是燈絲斷了。,這一下,把男船員嘴堵住了,再也沒有人說她不行。
船險被颱風打翻安慰同事“別怕”
1962年,王亞夫調到“南海157”,晉升為大管輪。一次颱風中的搏鬥,讓王亞夫至今心有餘悸。當時,“南海157”去越南,碰上了颱風,突然間海面颳大風,海水就像從天空中灌下來一樣。在“南海157”的前方,有一艘越南船隻發出呼救,但是“南海157”無法前行救助,眼睜睜看著它被風浪打翻。二管輪是個老海員了,都嚇得哆嗦起來:“這一回完了!” 王亞夫比他年輕,卻異常鎮靜,安慰他:“怕什麼只要主機正常運轉,一定能挺得過去!”她和大家一起,千方百計守護著鍋爐,保證鍋爐有足夠的氣壓,讓主機正常運轉。一連十幾個鐘頭,大夥緊緊地守護著主機,“南海157”!平安駛進越南鴻基港。
回閩工作唯一條件“必須上船”
“文革”中,王亞夫挨了批鬥。“文革”後期,1973年,她回到船上,成為中國第一個女輪機長。此時,她已經43歲了。
1983年,福建成立遠洋船隊,需要高級管理人才,要調王亞夫回福建工作。她很樂意,但只有一個條件:必須上船!這一年,53歲的王亞夫,上了“白雲山號”當輪機長。有一次,“白雲山號”進入泰國碼頭時,由於操作失誤,船推進器的4個葉片被打斷了3個,船無法繼續航行。當時擺在面前的選擇有兩個,一是拖到新加坡修理,二是拖回國內改裝。無論選擇哪個,都要付出大的代價。但王亞夫提出,按照最短葉片的長度,把另3個葉片鋸斷,減緩航速航行。“白雲山號”順利完成了航運任務。
1993年,告別海洋離休上岸。

主要成就

1973年,成為中國第一個女輪機長。

個人生活

1957年5月,王亞夫畢業後分配到廣州海運管理局所屬的一個船舶工作。那一年,她已經27歲,必須思考一個嚴肅的問題:“要不要結婚成家?” 結婚必定要生兒育女,有了家庭,有了兒女,就不能繼續在船上工作。那時,她的追求者無一例外要求她,結婚以後離開航海,上岸工作。慎思再三,王亞夫作出了果敢抉擇——終身不嫁!她寫信勸退了追求者,說,“我什麼都可以放棄,就是不能放棄上船!”
1993年,王亞夫告別海洋,離休上岸。在福州“梅海園”的居所,回憶自己航海到過的30多個國家,王亞夫興致勃勃。問她是否後悔為航海終身不嫁,她口氣異常堅決:“不,我忠於自己,忠於職守,為中國女性爭了一口氣,再也沒有比這更值得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