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丕厘

王丕厘(1840-1893),清朝官員,號子藩,字甘仲。清湖北黃岡(今新洲)縣人。清光緒六年(1880)庚辰年中二甲第41名進土,入翰林院,選庶吉士。光緒十四年(1888)欽命提督雲南全省學政。光緒十六年(1890)丁外憂歸里。光緒十九年(1893)卒於任所。著有《救時厄言》《仰坡集》《知味齋》等書。《清代職官表》有載。

基本介紹

  • 本名:王丕厘
  • 字號:號子藩,字甘仲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地:湖北新洲
  • 出生時間:1840年
  • 去世時間:1893年
  • 性別:男
  • 官職:舉人
人物生平,奇聞軼事,

人物生平

王丕厘(1840-1893),號子藩,字甘仲。清黃岡(今新洲)縣人。其兄王受厘,其弟王會厘,長子王黻袞
王丕厘少從叔海東學詩古文,工書法,皆有法派。以諸生人問津書院會課,時學使張之洞賞其文,調經義治事上捨生。
清同治八年(1869)科試,卷以一字師賦命題。學使先問原委於羅田潘恭壽,次問蘄水范昌棣、皆莫能對,其獨至備前備言之,受張之洞嘉獎。同治九年(1870)以優貢生,朝考一等任知縣。旋中同治十二年(1873)鄉試舉人,清光緒六年(1880)庚辰年中二甲第41名進土,入翰林院,選庶吉士。八年(1882)歸省主持問津書院春祭。九年(1883)散館授職編修。光緒十四年(1888)欽命提督雲南全省學政。臨行謝恩,皇帝曰:“汝文有底有面,平時看何書?”其對曰:“日閱經史兼看經世有用之書。”光緒帝悅,特嘉獎。蒞任後嚴慎關防,減差徭。每試生童試卷必一一寓目,親定取捨,頗有政績。
光緒十六年(1890)丁外憂歸里,兄弟四人結伴遊學問津,其受聘主持問津書院祭孔大典。敬書大殿聖龕“斯文在茲”匾額,儀門左右“玉振”、“金聲”四字,又於魁星樓額書“文光射斗”巨匾。與張履平沈卓如等資助修建“陽邏培心善堂”。
王丕厘光緒十九年(1893)卒於任所,滇南人士立祠祀之。著有《救時厄言》《仰坡集》《知味齋》等書。《清代職官表》有載。

奇聞軼事

《王氏家譜》記載,王家一門多讀書人,出了不少進士。王丕厘所在的村子,是一個輩出讀書人和官員的地方。據說王海棠灣有一座筆架山,還有口大池塘。這口池塘十分神奇,如果池塘有霧氣產生,三天不散的話,會出幾個秀才;如果半個月不散,就會出舉人:如果一個月不散,那一定會出進土。而池塘的水混濁變黑,必是在村子裡外出做官的大官去世。據說,王海棠灣60年就會出一個“封疆大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