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拳在清朝以前稱為玉家拳,玉家拳在明朝時期主要流傳於廣東梅嶺一帶,隨著玉氏家族部分人移居廣西,玉家拳亦隨之在廣西有傳承。清朝時期,玉家拳已分有三支(也許尚有別的分支)。一支傳於廣西環江(古稱思恩縣);一支傳於廣西忻城泗澇(有玉珍等人,玉珍先生現已近60歲);另一支傳於廣西來賓市橋鞏下馬王村(也就是現在的玉門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玉門拳
- 別稱:玉家拳
- 時代:清朝
- 傳承:廣西
歷史來源,體系,玉門太極拳,
歷史來源
在清末年間,有“長毛(即太平天國軍)”避難於玉氏族中,因“長毛”亦有善武者,曾有傳授玉氏族人,故對玉家拳有一定的補充(今在玉氏族先人墓群中仍存有“長毛”墓)。清末民初時,下馬王村玉家拳傳人玉恆寶先生(俗家道人,道號英靈子,於1861~1939年間,在玉氏族譜中可查)又經多處雲遊拜師訪友(玉恆寶在雲遊期間曾從師武當山李姓道長、道號玄陽子學習內家拳功),將學得的其他拳法融入玉家拳,使下馬王村這一支拳法愈加完善(後稱為玉氏武道學,即現今的玉門拳)。後來玉恆寶先生將所學傳給玉光山、玉光生兩位先生(玉光山先生,於1919~1989年間,在解放前曾從軍於國民黨桂系兵團)。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國中期,玉光山先生將所學傳給玉奇貴、玉奇勇先生等人。
玉門拳傳承吏:玉氏家族玉家拳→玉恆寶(博取眾長創立玉氏武道學即玉門拳)→傳玉光山→傳玉奇勇、玉奇貴。
體系
玉門拳大致由以下幾大部分組成:
一、入門基礎
1、單操手;
2、下盤修煉法;
3、基礎拳法,共有四門頂打、金剛抖力拳、短手拳三套;
4、基礎樁法;
5、基礎步法;
6、基礎技法。
二、(武當)玉門游龍太極拳
三、原傳八卦掌
四、專項功法修習
五、無極殘手絕技(亦稱禪拳或殘拳)
六、器械(雙手刀、單手刀、長棍、短桿等)
七、道家養生文化
玉門太極拳
民間密傳:武當玉門游龍太極拳為清末民初玉家拳傳人、俗家道人玉恆寶從武當道人李道長學得。據李道長所言,其所傳授的太極拳為道門秘技,歷代於道家中傳承,一般情形下嚴禁於人前顯露。武當玉門游龍太極拳為明朝武當張三豐原傳太極十三勢的一個支派,後經歷代各承傳者不同的體悟而有所補充,使之成為一套風格獨具的道門拳法。
傳承吏:武當道人李道長(道號玄陽子)→傳玉恆寶(道號英靈子)→傳玉光山→傳玉奇勇。
風格特點:與現今世傳的太極拳有所區別,在招式練法和要領內涵上保留著古拳風貌,勁力剛柔相濟,綿里藏針、勢有章法、形有意境、動態優美、力感傳神、風格獨具。本拳內煉丹田外練五弓,拳功一體,注重健身養生和實戰,;分三層進境,四種練法。精熟後八勁飽滿,彈抖爆發,勁烈剛猛,擊人可穿透人筋骨傷及五臟。演練時形神俱備,陰陽相融,身舒神安,體現出“大練如龍纏,小練如蛇行,靜練如蠕動,快練如雷霆”的獨特風格和內蘊。
拳法功效:
1、強身健體。太極拳是內練外養的功夫,對身體的健康非常有利。特別是本門太極拳的練習,極為講究對整條脊椎各骨節間的蠕動鍛鍊和對四肢各節的揉旋運動,使全身筋肉變得柔韌舒長,氣血通暢;久練可強腰固腎,清心安神,收斂精氣,外強筋骨,內壯神勇,健康腑臟,從而使人的生命得以旺盛,達到增強體質,祛病延年的作用。
2、改變氣質和豐富內在精神世界。太極拳的練習是靜中求動,動中過靜,外練內養。通過收心內養,久之則神經系統的自我抑制能力大大增強,血液供給和呼吸也變得緩和自然而有力。內心平和寧靜,則神安氣定而神勇,使人意志堅定,膽氣威猛,氣魄雄壯,承受能力增強,不怕來自各方的攻擊。這樣,人就產生一種自信,有了這種自信,就會使人變得更得更加謙虛、純樸和厚道,久之就自然能改變人的處世態度,乃至人的氣質。同時還可培養出高品位的正義感和可貴的民族精神以及陶冶情操,使思想向高層次的境界升華……。
3、防侮禦敵。長期修習太極拳功夫,外可達強壯筋骨,內則養精、氣、神而精力充沛,勁力大增。功夫俢習有素者,身體柔和順暢,上下協調一體,可發出強大的混元整體力,透人骨節,傷人腑臟,抗敵防暴。
主要內容:
一、揉筋大法;
二、太極混元樁;
三、坐功養生;
四、纏繞基本功;
五、內功十八勢;
六、武當玉門游龍太極拳八十九勢;
七、太極拳發勁修煉;
八、太極拳功夫技擊運用;
九、太極拳健身養生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