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玉華宮遺址
- 地理位置:陝西省銅川市
- 時代:唐朝
- 原名:仁智宮
- 保護批次: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文號:國發〔2001〕25號
- 序號/分類號:119/119
- 批准單位:國務院
地理位置,歷史發展,發現,出土文物,
地理位置
玉華座落在子午嶺南端的山谷中,北依陝北黃土高原,南臨八百里秦川。子午嶺縱貫陝北和隴東之間,南起陝西銅川、耀縣、淳化、旬邑諸市縣,北至昊旗、志丹兩縣,南北透巡起伏千里。山嶺東、西兩麓分別為洛河與徑河,這兩條河流雖無航運之利,但河谷兩岸地勢比較平坦,農耕發達,自古以來就是關中北通俠北,西至甘肅、寧夏的交通要道。子午嶺山巔更是一條重要的交通要道,秦始皇時修築了“直道”,由當時的雲陽縣甘泉山直達九原郡(雲陽縣在今陝西淳化縣北,九原郡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西。玉華正位於上述三條交通要道的咽喉要衝,在經濟、軍事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歷史發展
玉華宮始建於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五月,原名“仁智宮”。建築範圍僅限於當時的鳳凰谷②。唐太宗時在原仁智宮的基址上,繼續大興土木,“匠人以為層聲峻谷,元覽遐長,於是疏泉抗殿,包山通苑”⑧,經過一番擴建和重建,於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建成規模宏偉,“初有九殿五門”的宮殿建築群,改名“玉華宮”④。其範圍除鳳凰谷外,又包括了珊瑚谷、蘭芝谷等地。
玉華宮建成後,唐太宗於貞觀二十二年(648年)二月前往巡遊,並作玉華宮銘,還令皇太子李治奉和。同年五月,令方士那羅邇娑婆在此造“延年”之藥。六至八月,唐太宗曾在玉華殿召見玄奘,詢問譯經情況,又令上官儀宣讀“大唐三藏聖教序”,藉以宣揚佛教。”
其後玉華宮逐漸衰微,到唐玄宗天寶年間(742年-755年)這裡已成為廢墟。杜甫詩句“溪回松風長,蒼鼠竄古瓦,不知何王殿,遺構絕壁下。陰房鬼火青,壞道哀湍瀉,萬籟真笙芋,秋色正瀟灑。美人為黃土,況乃粉黛假,當時侍金吾,故物獨石馬。憂來藉草坐,浩歌淚盈把,冉冉征途間,誰是年長者”,反映了宮殿廢棄後的荒涼景象。
發現
出土文物
玉華宮遺址出土遺物可分為建築材料、鐵器、銅錢、碑刻四類。
(1)建築材料有磚、瓦、瓦當、石刻構件、琉璃飾件等。
(2)鐵器有刀、矛、斧、匕首,均出土於東區。
(4)碑刻三通。一為治平三年四月一日立石《留題玉華山詩》。一為治平三年夏五月鐫立《口口口山記》。
一為元砧癸酉(即元砧八年)二月十有一日鐫立《前坊州太守盛公玉華宮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