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褐斑病

玉米褐斑病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來在我國發生嚴重且較快的一種玉米病害。該病害在全國各玉米產區均有發生,其中在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等省危害較重。該病主要發生在玉米葉片、葉鞘莖稈上。先在頂部葉片的尖端發生,最初為黃褐色或紅褐色小斑點,病斑呈圓形或橢圓形,嚴重時葉片上全部布滿病斑,在葉鞘上和葉脈上出現較大的褐色斑點,發病後期葉片的病斑處呈乾枯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玉米褐斑病
  • 主要危害作物:玉米
  • 主要為害部位:葉片、葉鞘及莖稈
  • 病原中文名:玉米褐斑病菌
  • 病原分類地位:鞭毛菌亞門節壺菌屬
  • 病原類型:真菌
時空分布,病原,症狀,發病規律,發病原因,防治方法,

時空分布

玉米褐斑病是近幾年才發現的玉米新病害。在全國各玉米產區均有發生,其中在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等地危害較重。溫暖潮濕區發生較多,有些年份在泰華玉米地突然流行,重者可引起毀種,危害玉米和類蜀黍屬植物。

病原

屬鞭毛菌亞門節壺菌屬真菌。是玉米上的一種專性寄生菌,寄生在薄壁細胞內。休眠孢子囊壁厚,近圓形至卵圓形或球形,黃褐色,略扁平,有囊蓋。

症狀

發生在玉米葉片、葉鞘及莖稈,先在頂部葉片的尖端發生,以葉和葉鞘交接處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為黃褐多功能或紅褐色小斑點,病斑為圓形或橢圓形到線形,隆起附近的葉組織常呈紅色,小病斑常匯集在一起,嚴重時葉片上出現幾段甚至全部布滿病斑,在葉鞘上和葉脈上出現較大的褐色斑點,發病後期病斑表皮破裂,葉細胞組織呈壞死狀,散出褐色粉末(病原菌的孢子囊),病葉局部散裂,葉脈和維管束殘存如絲狀。莖上病多發生於節的附近。

發病規律

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地或病殘體中越冬,第二年病菌靠氣流傳播到玉米植株上,遇到合適條件萌發產生大量的遊動孢子,遊動孢子在葉片表面上水滴中遊動,並形成侵染絲,侵害玉米的嫩組織。在7、8月份若溫度高、濕度大,陰雨日較多時,有利於發病。在土壤瘠薄的地塊,葉色發黃、病害發生嚴重,在土壤肥力較高的地塊,玉米健壯,葉色深綠,病害較輕甚至不發病。一般在玉米8~10片葉時易發生病害,玉米12片葉以後一般不會再發生此病害。另外,據調查雙親中含有塘四平頭成分玉米品種的易感病,如沈單16號陝單911,豫玉26等。

發病原因

土壤中及病殘體組織中有褐斑病病原體菌;首先,高感品種連作時,土壤中菌量每年增加5~10倍;其次,施肥方面,用有病殘體的秸稈還田,施用未腐熟的廄肥堆肥或帶菌的農家肥使病菌隨之傳入田內,造成菌源數量相應的增加。
玉米5~8片葉期,土壤肥力不夠,玉米葉色變黃,出現脫肥現象,玉米抗病性降低,是發生褐斑病的主要原因。
空氣溫度高、濕度大。夏玉米區一般6月中旬至7月上旬若陰雨天多,降雨量大易感病。

防治方法

1、農業措施。 ①玉米收穫後徹底清除病殘體組織,並深翻土壤;施足底肥,適時追肥。一般應在玉米4~5葉期追施苗肥,追施尿素(或氮、磷、鉀複合肥)10~15公斤/畝,發現病害,應立即追肥,注意氮、磷、鉀肥搭配;③選用抗病品種,實行3年以上輪作;④施用日本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適時追肥、中耕鋤草,促進植株健壯生長,提高抗病力;⑤栽植密度適當稀植(大穗品種3500株/畝,耐密品種也不超過5000株/畝),提高田間通透性。
2、藥劑防治。 ①提早預防。在玉米4~5片葉期,每667平方米用25%的粉銹寧1000倍液或25%戊唑醇1500倍液葉面噴霧,可預防玉米褐斑病的發生;②及時防治。玉米初發病時立即用25%的粉銹寧(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灑莖葉或用防治真菌類藥劑進行噴灑。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藥液中適當加些葉面肥,如磷酸二氫鉀、磷酸二銨水溶液(原文的尿素和後面追施速效氮肥是矛盾的)、藍色晶典多元微肥、壯漢液肥等,結合追施速效肥料,即可控制病害的蔓延,且促進玉米健壯,提高玉米抗病能力。根據多雨的氣候特點,噴殺菌藥劑應2~3次,間隔7天左右,噴後6小時內如下雨應雨後補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