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神人紋兩節琮

玉神人紋兩節琮是至少在乾隆時期已進入宮中,乾隆時將琮孔加大並配上銅胎琺瑯膽。從器的玉質及飾紋風格看,與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基本相同,故應為同期玉琮,是良渚文化寬矮式玉琮的代表,惟其上節飾紋略異,未見有同紋者,所知僅此一件。

玉神人紋兩節琮
玉神人紋兩節琮
良渚文化
尺寸:高6.7cm 孔徑11.5cm-11.7cm
說明:玉料青綠色,局部有較重白色沁斑。體方柱形,兩端各有一環形口,中心有一圓孔。玉琮外周四角皆淺浮雕神人紋,並用兩道橫弦紋相隔。上組四個神人紋,均用淺浮雕琢圓眼,眼外有兔耳形眼廓及不規則的回紋,錦地線條粗細不一;下組四個神人紋,圓環狀雙眼,三角形眼角,凸鼻,鼻上有粗細不規則的回紋。琮四面凹槽內刻有清乾隆皇帝詩一首:“雖曰飾竿琳與琅,置肩孰能當。近經細繹輞頭錯,遂以成吟一再詳”。末署“乾隆癸丑春御題”及“八征耄念”和“自強不息”篆書印。唯因當時工匠不了解神人紋形象,故把詩文倒刻。
由此可知,玉琮至少在乾隆時期已進入宮中,乾隆時將琮孔加大並配上銅胎琺瑯膽。從器的玉質及飾紋風格看,與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基本相同,故應為同期玉琮,是良渚文化寬矮式玉琮的代表,惟其上節飾紋略異,未見有同紋者,所知僅此一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