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琮,良渚文化玉琮之首。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此玉琮通高8.9厘米、上射徑17.1—17.6厘米、下射徑16.5—17.5厘米、孔外徑5厘米、孔內徑3.8厘米。是已發現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譽為“琮王”。
(概述圖片來源)
基本介紹
文物造型,文物工藝,文物背景,文物地位,
文物造型
形體寬闊碩大,紋飾獨特繁縟,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琮體四面各琢刻一完整的獸面神人圖像。獸面的兩側各淺浮雕鳥紋。器形呈扁矮的方柱體,內圓外方,上下端為圓面的射,中有對鑽圓孔,留有台痕。下端有取料時形成的凹缺。琮體四面由中間的直槽一分為二,又由橫槽分為兩節,每節再分上下兩個組成部分。四面直槽內上下各琢刻一神人獸面紋圖像,共八個,用淺浮雕和細線刻兩種技法雕琢而成。在分為兩節作角尺形的長方形凸面上,以轉角為中軸線向兩側展開,每兩節琢刻一組簡化的象徵性的神人獸面紋圖案,四角相同,左右對稱。這一種人與獸的組合圖是良渚文化玉琮紋飾的基本特徵。另外,在獸面紋的兩側各雕刻一鳥紋,鳥的頭、翼、身均變形誇張。整體紋飾中大量填充捲雲紋、直線、弧線,刻畫及其繁縟細緻。
文物工藝
良渚玉器線條工藝
良渚玉器線紋的雕刻,和紅山文化截然不同,它琢磨細緻,其細如毫髮的“細曲線紋是由短而細的線條錯落連線而成,其直線紋是由筆直的陰線構成。這種細曲線紋線條的錯落連線和筆直的陰線,構成了良渚文化玉器特有的線條美。在的良渚玉琮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工藝所雕刻的線條如松如緊,如斷如聯,挺拔中又不乏柔軟,緊密中又略顯松馳,這種線條,是現代工藝絕然難以模仿的。
良渚玉器上的直線是筆直的,卻又是有粗細的,還可能有分叉和重疊。
良渚玉器的弧線是由短而細的線條錯落連線的。
良渚玉器的圓,加工方式有兩種,一是直接用管鑽鑽圓,二是用弧線連線。用弧線連線的圓,有明顯的接痕,圓也顯得不規整,往往帶有稜角;而用管鑽鑽的圓,雖然比較規整,圓象個圓,卻往往偏心,顯然是鑽孔時定位不正所致。一般來說,比較小的圓往往用弧線連線工藝製成,而稍大的圓則用管鑽工藝鑽成。這兩種不同的圓,它們在良渚玉器上的出現也是鑑定者必須掌握的基本要素。
良渚玉器的穿孔工藝
良渚玉璧、玉琮、玉管、玉鉞、玉三叉形器和玉冠狀器等等,都有穿孔,這些穿孔一般對穿而成,對穿孔的基本情況如圖24至圖27所示,由圖可知,不管是圖24的龍首紋玉圓牌、圖25的良渚玉鉞和圖26的良渚玉璧這些厚度不大的玉器,還是如圖27這樣有相當厚度的玉琮,它們都採用對穿的方式來鑽孔。從這些圖上可以看出,這些孔的加工工藝,都是對穿而成,中間往往留下台階。這些對穿孔就成了鑑定良渚玉器真偽的表象特徵。
文物背景
“琮”始見於《周禮》等古籍。其形以《周禮·考工記·玉人》所釋:“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白虎通·文質篇》曰:“圓中牙身玄外曰琮”。鄭玄補註《周禮》時說:“琮,八方象地”。南唐徐鍇釋琮時講:“狀若八角而中圓”。後因後人難辨琮狀的實體,以致南宋時稱為“鎮圭”。至清乾隆按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以“琮,瑞玉,大八寸,似車”的說法為據,直呼“琮”為:“輞頭、槓頭筆筒”等,當時連玉琮的上下頭都不清楚,至光緒年,金石家吳大在《古玉圖考》中,引述了嘉慶年文字學家錢坫說法,玉“琮”的器形才得以確認。而玉琮小頭朝下大頭向上的正確擺放,也是現代人給予糾正的。玉琮分扁圓筒形(包括鐲形琮)和方柱形,但還有小的琮王勤子、琮管等飾品,凡是良渚玉琮類,不論大小均屬珍貴文物。玉琮為無定價,在人們認識的提高下,收藏玉琮的保值與升值體系,也會隨著市場經濟發展逐步完善起來。
經考證,玉“琮”距今4000至5000年,其功能與意義有:一、祭祀用的大禮器之一,但材質上有優劣之分。優質的玉琮,應按《周禮》“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說法,那么玉琮是祭祀蒼茫大地的禮器,或是巫師通神的法器之一,似是印證“璧圓象天,琮方象地”等道理。劣質的玉琮、石琮,或被燒過的玉琮,都是鎮墓壓邪、斂屍防腐、避凶驅鬼用的。二、玉琮既是種器具,也是權勢和財富的象徵。從發掘現場可以看到,墓主身份越顯赫,殉葬品中的琮、璧就越多,似乎要顯示生前的一切,用於隨葬恰好說明墓主原有身份,及其在各部落中享用財富與權勢的程度,也代表良渚文化時期的一種葬制。
文物地位
此玉琮是已發現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譽為“琮王”。
2002年,此玉成為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