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三太子

玉皇三太子

黃岐地區每年農曆正月十一至十六必舉行盛大游神活動,祭祀玉皇三太子。據當地漁民世代傳說,至少明代以來,黃岐灣較早遷來的胡姓家族,其先人一日在海面生產,偶得一木製人頭像,頭帶黑色紗帽,刻像如生,遂帶回家中。當夜夢見一貴胄模樣的公子,自稱“吾乃玉皇三太子,因觸犯天條被天帝腰斬三段,腳丟閩安、身置閩南、頭投貴地,爾等如能尊吾敬吾,塑吾頭像游境內各社,必佑爾等人財兩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玉皇三太子
  • 地點:黃岐地區
  • 時間:農曆正月十一至十六
  • 屬性:盛大游神活動
胡氏先人素敬神祇,遂按夢中所見,用竹製其頭像,裝扮一新,用黃傘遮蓋,擇族中耆宿捧著頭像、香案,由12人護衛抬著游境內各社,配以高照燈、鑼鼓、鎖吶等,熱鬧非常。是年胡氏家族果然添丁發財。自此每年必操辦游神活動,俗稱游“胡頭”,後亦叫游海神。信仰的人漸多。到清雍正末年,各姓漁民倡言神乃共尊同游,非胡姓獨有,因爭執停游兩年。至乾隆元年(1736年)正月,朝廷欽差到台灣巡視,遇風停泊黃岐灣,夜聞鑼鼓喧天,登視不見動靜,因奇之。翌日造訪漁民,乃知游神佳期,以為神祇顯靈,因準許正月各姓共同游神6天。此後,游神活動逐漸擴展至苔菉、北茭及馬祖島等地,活動規模亦隨之擴大,且日漸隆重。每到農曆正月初四五即開始製作頭像,正月十一晨安置於媽祖廟中,經“開眼”儀式後,於當晚抬出遊街,鼓樂前導,焰火鞭炮齊放,萬人空巷,熱鬧非凡,正月十五晚達到頂峰。直至十七早神像火化“升天”,游神活動才告結束。新中國成立後,破除迷信,時停時游。1979年後游神重趨活躍,年年不斷,有時亦與馬祖列島居民共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